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实现矿山应急协同高效救援,实现灾区现场、救援指挥中心、应急资源调度的无缝衔接,构建了基于GIS可视化的矿山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并对系统的功能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将GIS技术与定位、通信、导航、网络、数据库等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实现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多方协同救援,救援及调度过程在电子地图上的全程追踪与可视化监控,旨在提高应急响应速度、辅助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井下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建立井下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快速建立一套应急通信链路,实现井下被困人员位置和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防止事故的二次发生和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井下救援工作的调度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于喜双 《煤炭技术》2013,(8):190-19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井下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建立井下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快速建立一套应急通信链路,实现井下被困人员位置和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防止事故的二次发生和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井下救援工作的调度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井下救援时探测机器人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通信无法快速建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组网、高效率应急救援通信系统以及其组网方式.系统可以利用机器人运载系统,将通信中继设备放入井下关键位置,完成组网功能.对煤矿救援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搭建方式的研究,对实现井下远距离救援及应急通信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矿井调度电话、移动通信、人员定位、局部扩播和应急广播系统相互独立设置,缺乏互联和共享的实际,提出将其融合于调度平台,平时可单独、局域通话,灾变应急救援时可实现一键扩播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实现灾变第一时间最快通知到井下所有区域和每个人员,为救灾赢得时间。介绍了煤矿五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成功应用于煤矿日常生产和应急救援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井下事故造成的通信系统瘫痪问题,通过研究救援通信网络的特性,提出了适合井下复杂环境运行的煤矿救援无线通信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将通信设备带入事故现场,借助合理有效的通信网络布放规则,将通信设备放置在安全、可靠的指定位置,旨在实现少人或无人环境中,井下煤矿救援机器人可将实时采集到的事故现场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搭建的无线网络可以满足各种数据的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井下救援视频信号差,易受环境干扰,系统集成度低,不能实时显示现场救援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井下救援通信的嵌入式视频信号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井下视频采集端和井上救援指挥端。井下视频采集端系统采用Linux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S3C6410自带的编码器MFC对视频数据进行H.264标准压缩编码;井上救援指挥端系统在VS2005开发环境下实现视频解码,网络传输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并针对矿山救援环境特点优化开源H.264解码算法。该系统完成了救援现场视频处理,提高了设备集成度和视频画面清新度,实现了井下救援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信息的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处理好故障,消除设备隐患,设计了基于异构数据的井下设备维修调度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井上下各子系统工况与人员位置信息数据,利用矿井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工具,可快速地把设备故障、隐患、巡检等信息同维修技术人员信息关联起来,达到了快速维修调度的目的。该系统经煤矿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实地调研,介绍了泄漏通信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认为泄露通信技术将在煤矿井下生产调度指挥和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由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井下救援提升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系统主要用于矿难井下快速救援,具有提升速度快,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内置的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可实时监测井下有害气体含量,音视频通信系统实现了井上井下实时交流,并观察救援舱内人员及救援舱外井壁情况,确保被救人员安全,为井下抢险救援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