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CFG桩和水泥土桩联合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复合模量.结果表明,在复合模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CFG桩同时降低水泥土桩的置换率,承载力将提高;在承载力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水泥土桩的置换率同时降低CFG桩的置换率,加固后地基的复合模量减低.认为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合理设置两种桩的置换率,使地基承载力与相应的地基反力相协调,调节地基的复合模量以有效减小不均匀沉降,达到优化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河闸水涨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物理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复合地基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最优转换率和综合模量进行了研究,并对南河闸复合地基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应力分析,得到了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加固处理的工程投资为目标的最优置换率。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综合模量随置换率的变化并非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选取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及线弹性本构关系,通过在桩土接触面设置接触单元,对桩体复合地基进行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得出了桩长、置换率、基础刚度、桩体模量、加固区及下卧层土体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规律,为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介了沙颍河阜阳船闸工程区地质构造概况,由于闸基坐落在软土地基层上,天然地基压缩模量大,需要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对其地基采取换水泥土和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方法,以及一定的施工措施,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的沉降变形,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真空击密法加固后饱和吹填砂性土室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滨海饱和吹填砂性土地基进行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试验,然后对加固后的原状土进行室内试验,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地基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饱和吹填砂性土经过高真空击密加固后,干密度明显增大,含水量和孔隙比显著降低;强度指标显著提高,可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压缩模量显著增大,且压缩模量与孔隙比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桩体沉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复合地基进行研究,提出了桩体沉降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新方法.根据对不同参数(桩长、桩径、桩体模量、褥垫层厚度、褥垫层模量、加固区土体模量、下卧层土体模量)的复合地基的分析,提出了桩体沉降法的两个重要参数:桩顶应力比和桩端应力比,并推导其经验公式.通过与工程实测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桩体沉降法计算的沉降量与实测数据相吻合,可以认为是工程设计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基土与上部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良地基土存在影响建筑安全的隐患,当地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撑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地基土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地基施工.地基土对建筑整体质量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很好的改造及加固,会给建筑质量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文介绍了不良地基土作为地基的不利表现,建筑施工中对地基土的改造方法以及加固处理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极限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合地基的复合模晕是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关键参数,但求解出完全符合实际的精确解较困难的情况,在分析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现有计算方法及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将复合地摹看成由桩和土组成的复合材料,从整体上考虑,避免了桩与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并采用弹性理论中最小势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计算复合模量,推求出复合模量上、下限值计算公式.此外,对影响复合模量上、下限值的几个主要参数如桩土压缩模量、土体泊松比和置换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极限值随着土体模量和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上限值是下限值的1.1-1.4倍,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求极限值范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目前国内应用于软土地的地基技术,大多数属于复合地基,其中水泥搅拌桩法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常用方法之一,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广泛应用,尤其使用于淤泥质土、淤泥、粘性土、粉土、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它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地基土和水泥浆强制搅拌,使水泥和软土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该加固体与天然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夯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