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非连续接收(DRX)是5G非授权频段部署中重要的节能机制。为授权频段设计的非连续接收机制,不能良好适配非授权频段,唤醒窗口长度固定而不能随信道繁忙程度调整,为保证传输时延性能则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该文针对5G非授权频段新无线技术(5G NR-U),提出一种新型非连续接收机制。在新机制中,非授权频段新空口设备处于唤醒状态时不断对信道进行能量检测来判断信道的忙闲状态,并据此自适应调整唤醒窗口时间。相比唤醒窗口长度固定的原有机制,数学模型分析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保证业务传输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新机制可比原有机制节约更多的能量。在文中典型场景中,新机制比原有机制可多节约能量11%。  相似文献   

2.
针对5G非授权频段通信(NR-U)场景,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低时延随机接入机制。该机制分别在随机接入回复窗口(RARW)与竞争窗口中加入了信道空闲计时器,来减少UE因在非授权频段进行竞争接入所引起的时延;此外该机制还加入了请求发送/允许发送机制,来解决隐藏节点对随机接入过程的影响。该机制可降低传统机制中由于未考虑非授权频段特性及隐藏节点问题所引起的随机接入时延问题。该文首先对NR-U场景中的传统随机接入机制进行分析并进行问题定位;其次,提出新型随机接入机制的网络实体交互流程,建立新型机制与传统机制中的网络实体交互时序模型;最后以数学推导和仿真的方法对新型机制与传统机制进行对比评估,相关结果显示出新型机制在平均耗时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5G新空口(New Radio, NR)定义了侧行链路(Sidelink, SL)模式2资源分配机制,使用户能自主选择预留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以满足基站覆盖范围外终端间直接通信的需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间直接通信对于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有限的授权频谱成为限制速率的瓶颈,使用非授权频段可以缓解授权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网络的传输速率;非授权频谱中的NR(NR in the Unlicensed Spectrum, NR-U)采用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 LBT)接入非授权信道,LBT不确定性会引起NR SL用户接入预留资源失败,带来额外的传输时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自主侦听的非授权接入方法,通过配置候选预留子信道资源,提升了模式2资源分配机制下NR SL用户采用LBT机制接入非授权信道的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有效提升NR SL系统在非授权频段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徐珉  胡南  李男 《电信科学》2019,35(7):7-16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授权频段的短缺日益明显,5G网络亦开始考虑在非授权频段的部署,即使用NR协议在非授权频段提供接入服务。5G非授权频段组网的主要挑战是在5G新技术特性下支持LBT机制,保障同已有非授权全频段系统(WLAN、LTE LAA等)的公平性,合理共享频谱。从LBT机制的演进入手,分析了LBT对5G非授权频段组网的影响,归纳了相关的标准化进展及挑战,并针对突出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保障5G非授权频段组网性能,最小化LBT失败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移动通信》2020,(4):1-6,23
非授权频谱作为5G授权频谱的补充可以满足运营商及垂直行业的多种应用,3GPP在R16阶段对5G NR在非授权频段的接入进行了研究和标准化。结合非授权频段的监管规则,对5GNR在非授权频段的关键技术及国际标准化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包括5G在非授权频段的帧结构设计增强、物理信道设计增强、物理过程设计增强。基于这些技术分析,本文对非授权频谱使用5G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冯若富  强静 《通信技术》2024,(2):153-157
针对当5G非授权频谱与其他非授权频谱共存时,现有下行信道频域分配方法可能遇到的占有信道带宽(Occupied Channel Bandwidth,OCB)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隔行填充伪数据的下行物理信道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并将分配颗粒度下调至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级别,满足了OCB规范要求,有助于非授权频谱共存,同时明显地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最后,通过举例5 GHz非授权频段的计算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俊  张治中  邓炳光 《电讯技术》2021,61(12):1573-1578
5G通信系统通过共享WiFi频谱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吞吐量,但对WiFi传输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针对非授权频段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nlicensed,mMIMO-U)系统设计了一种WiFi/5G共存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通过构建WiFi和5G用户的小区蜂窝模型,采用空间资源分配和空域波束赋形使得信号在指定的方向上得到增强,在非期望方向上信号强度降低,并采用块对角化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信号检测技术有效地处理了用户以及环境噪声之间的干扰进而改善信道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降低了WiFi/5G设备之间的干扰和算法复杂度,提高了5G设备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使WiFi/5G能在非授权频段共存。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基于PSWF的非正弦通信技术应用于短波通信中的特性,在分析选择短波信道模型和阐述非正弦通信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对短波信道特性给非正弦通信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利用Simulink对非正弦短波通信模型实现的基础上,对相对时延和误码率之间的关系、传输路径数目不同和误码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通信中采用不同能量聚集性的PSWF脉冲组和误码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传输路径的增加使系统的误码率上升;选择能量聚集度好的脉冲组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相对时延增加系统可靠性并不随之变差。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子技术》2018,(7):140-146
由于车车通信(V2V)在基于终端直通技术(D2D)实现时对可靠性和时延要求更加严格,D2D的无线资源分配需要重新设计,因此,对一种基于竞争的资源池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讨论和改进。设计了一种在授权频段下的信道检测机制,通过对不同检测窗口的设计与分析,实现了车载终端(V-UE)通过信道检测,尽可能避免在选择资源池资源时发生资源碰撞导致信道质量下降。同时通过对时延要求不同的业务设定不同窗口,实现了对信道资源不同优先级的占用。通过系统级仿真,证明了该机制在提高信道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对不同业务占用信道的时延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感知性能与系统传输效率之间对感知时隙长度进行有效折衷,在对授权信道当前分别为"占用"和"空闲"状态时的感知时隙长度与状态转移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授权信道状态转移概率预测的感知时隙长度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保证在感知过程中始终用最小的感知时隙长度来满足系统对感知性能的最低要求,以最大化认知系统的能量效率与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