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实现电力业务5G规模化承载,针对电力控制类、采集类、移动应用类业务,通过分析电力5G业务需求,研究了5G切片技术方案和业务流程,提出了基于切片的电力5G虚拟专网组网方案。测试验证了组网方案可定制、差异化地承载电力5G业务的网络性能和安全隔离等技术优势,为后续电力5G业务拓展和组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安全是5G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5G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需在5G网络与业务发展初期予以充分考虑。本文介绍了5G网络的安全优势,阐述了5G安全面临的挑战,分析了5G安全技术架构和安全需求,并提出了5G安全发展建议,旨在为5G生态相关方开展网络建设、业务运营、安全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5G新网络架构引入和关键技术应用正在推动网络变革和技术创新,加速通信运营商网络向以DC为核心的组网架构演进,促进MEC在5G网络中的规模部署和商用,成为未来网络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新型关键基础设施。针对5G网络中MEC规划部署架构、方案和策略等关键问题,首先基于国内运营商网络重构的目标架构和关键举措,研究了MEC在5G网络中融合部署实施架构,其次结合业务、技术和运维等因素,提出了MEC规划方案和部署策略,最后阐述了固移融合趋势下MEC网络及平台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4.
5G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从5G网络的技术架构出发,针对开放性、云架构、服务化控制模式技术特点,从无线网络、承载网络与核心网几个方面,分析5G网络的安全薄弱点。针对核心网安全薄弱点提出整体的应对策略,通过技术、网络组织和管理手段,加固5G网络的安全堤坝,为业务运营提供安全可信的网络。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3种5G典型业务的覆盖和容量的需求,5G网络中引入了非独立和独立部署4G和5G组网架构以及集中单元(CU)/分布单元(DU)分离的设备形态。新的无线网络架构对于未来传输网的部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当前5G网络架构的标准进展,从无线网络的角度分析了5G网络架构对传输网的影响和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5G业务发展领域,OTN相较于其他传送网体现出了更多优势,能够较好实现5G业务承载。在对5G业务发展的OTN承载需求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5G业务的OTN组网架构,并对OTN采用的前传、中传等承载技术进行探讨,能够为发展5G通信网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5G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安全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5G应用场景出发,分析了新场景下的主要应用特点和面临的安全挑战,阐述了5G网络安全需求和5G安全技术架构,从安全认证、隐私保护、切片安全、终端安全等几个关键领域对5G安全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从技术架构、部署理念、应用需求三方面总结了5G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为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现场实时直播提供重要通道保障。在重点研究5G切片等关键技术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电力应急通信业务需求,对5G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5G技术的电力应急通信网络架构解决方案,并从架构特点、业务流向、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架构的优势,该解决方案提升了应急现场在直播多个高清画面时的可靠传输能力,满足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9.
5G与2G、3G、4G网络共存,ToB与ToC业务共同发展的局面对分组域核心网组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核心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融合组网方案,从标准及产业进展、融合组网分层架构、融合计费、业务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分析了融合组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对融合组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分组域核心网融合组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网络的建设和关键技术的发展,5G专网和电力应用开始大规模融合,催生出能适应电力需求的5G电力专网。首先,梳理电力“发”、“输”、“变”、“配”、“用”多个环节各类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覆盖范围等指标的初步要求,并通过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网差动保护、计量自动化三大典型电力业务场景分析电力业务对通信网络时延、带宽、可靠性、连接数等性能的详细需求;其次,重点阐述适合电力业务场景需求的5G软、硬切片专网方案和公网专用、专网专用的5G核心网组网架构,同时分析5G核心网5G LAN、端边协同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际落地的5G电力专网案例和成果验证说明5G电力专网已基本能满足电力业务对带宽、时延、安全等需求,同时提出5G电力专网规模化商业应用还需解决5G切片颗粒度偏大、业务开通不够智能化、产业链升级缓慢、关键技术还需迭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从安全的含义与安全威胁、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安全体系、安全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对网络安全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一些网络安全产品。  相似文献   

12.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守鹏  孙红波 《电子学报》2003,31(10):1491-1495
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的建立是获得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针对信息系统来说现有的安全模型都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为适应当今以网络为基础的高度分布与开放的信息系统的特点,在划分安全域的基础上,分别对单域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加以研究,给出了适应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从而为信息系统安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的过程中,在网络演进和业务需求的促进下,安全设计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安全能力更加丰富。指出5G网络安全的设计理念是在开放的环境下构建安全的网络与服务,基于对3GPP、ITU、GSM中的5G安全标准的综合分析,梳理出网络自身安全保障、垂直行业支撑、安全测评认证3条主线。基于这3条主线,对5G网络中引入的安全新技术、安全新能力、安全新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对5G安全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Android智能终端安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Android智能终端安全问题,构建Android智能终端安全分层体系。首先从远程防盗、生物身份验证和硬件安全模块方面阐述了Android设备安全的安全威胁及保护措施,然后从无线安全网络、病毒传播查杀和防钓鱼攻击说明了Android网络安全的隐患及防范,之后从内核安全、本地库运行时环境安全和应用框架安全角度介绍了Android操作系统安全的研究内容,接着从静态检测和应用行为动态检测、应用加固和应用评估方面展示了Android应用安全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着眼于数据本身总结了Android数据的追踪、加密和备份等安全保护技术,最后结合实际需求展望了Android安全未来在安全增强框架、智能应用行为分析等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鉴于互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根据互联网安全标准的研究现状,基于互联网的研究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确立了互联网安全研究的覆盖范围,提出了多层面的互联网安全参考模型,并着重介绍了模型中的计算机系统安全部分,阐述了网络环境中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和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理论可为我国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信息技术范围的安全标准,包括人身财产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国际标准,探讨了什么是“安全技术”标准,还论述了我国标准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安全问题描述的网络安全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恒山  管会生 《通信技术》2009,42(3):177-179
过去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而网络安全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能解决的,安全管理也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很重要的手段。因此文章首先给出网络安全问题的一种描述方法,综合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采取层次化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的安全模型,为今后研究和实施网络安全系统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魏亮 《电信科学》2007,23(2):37-40
网络与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中国的安全防护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相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应进一步研究相关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现状与未来所面临的挑战,然后结合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需求提出了保障其安全的策略以应对未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简要论述了信息安全工程基本理论,给出了信息安全工程流程图;剖析了校园网面临的安全隐患,从安全工程角度,给出了校园网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