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植保无人机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大疆MG-1P植保无人机喷施药剂对小麦安全,且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防效达77.82%、病指防效达79.54%,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高于易田3WYTZ1000-21型自走式喷杆植保机,防效表现较佳。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设计了3WG-T70B型风送式远程喷雾机(加农炮)、HY-B-15L单旋翼植保无人机、3WSH-1000型自走式旱田喷杆喷雾机3种不同施药器械对小麦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3WSH-1000型自走式旱田喷杆喷雾机的防效最好,相对于无人机、加农炮,防治效果佳,深受当地广大农户喜爱。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试验探索和县地区不同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机械使用同样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差别较大,其中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他药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次用药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1次用药。试验中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3.6%、73.9%和93.9%、92.5%。  相似文献   

5.
曹斌  郁婷仙  杨强 《上海农业科技》2023,(4):131-132+136
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治水平,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特选用4个不同药剂组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施药后30 d调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00 mL/hm2+250 g/L丙环唑乳油60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病穗防效为75.31%,病指防效为85.26%,且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50mL/hm2+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600 mL/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6.
于2016、2017年分别在江西省泰和县和南昌县进行了应用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技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超低容量喷施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与用药液量呈正相关;在泰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25%氟环唑悬浮剂420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15.0 L/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15.0 L/hm2的防效(84.20%)显著高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4.20%)显著高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1.83%);在南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75 g/hm2的防效(81.83%);在南昌县试验点,在统一施用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75 g/hm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7.52的条件下,无人机用药液7.515.0 L/hm15.0 L/hm2的防效为53.73%2的防效为53.73%69.44%,显著低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69.44%,显著低于人工电动喷雾药液450.0 L/hm2的防效(86.72%)。  相似文献   

7.
对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大型喷杆喷雾机、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以及常用的扇形、锥形单孔、锥形双孔喷头在电动喷雾器上的作业效率、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等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型喷杆喷雾机在麦田化学除草中作业效率高、防效好,优于其他除草器械;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可作为小面积补充使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但易造成药害或环境污染;各种喷头在田间施药均匀到位的前提条件下,防效无明显差异,锥形双喷头作业效率略高。  相似文献   

8.
大疆T20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白粉病防治中的作用,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利用大疆T20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小麦白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喷施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安全,且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相对较好,小麦白粉病轻发生田块(60大队)病指防效达75.24%,防效略高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小麦白粉病偏重发生田块(33大队)病指防效达70.56%,防效低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方差分析显示,大疆T20植保无人机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防效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测定发现,大疆T20植保无人机与易田自走式喷杆植保机处理之间产量相差较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进行不同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助剂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施药效果以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与飞防助剂均对小麦安全。其中,极飞P20、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效较好,病穗率防效分别达81.4%、75.7%,病指防效分别达79.3%、82.8%。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作业通过添加飞防专用助剂红雨燕、蜻蜓飞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飞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应用技术,比较研究了不同用药次数和时期、不同施药器械及水量、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随着防治次数增加而提高,于扬花10%、扬花100%时各喷药1次,防效理想;采用电动喷雾器、机动弥雾机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采用手动喷雾器显著提高;50%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在6种杀菌剂中最佳,其适宜药量为750~900 m L/hm~2,在小麦病情稳定期,2016年和2017年的防效为76.9%~87.0%,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控制小麦穗期赤霉病和锈病的为害和提高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治效率,对部分新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药泵应用在病害防治效果中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丙硫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900 mL·hm-2、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750 mL·hm-2结合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等处理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并兼防锈病;植保无人机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人工药泵相当,对锈病的防效优于人工药泵。  相似文献   

12.
在辣椒开花结果初期,开展了使用3WQF80-10农用植保无人机喷洒2%春雷霉素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效试验,同时与人工施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一定时,辣椒冠层药液雾滴沉降效果以添加飞防助剂优于未添加的,雾滴密度随着喷液量的增加而增加,即雾滴数以喷液量16.5L/hm2>喷液量13.5L/hm2>喷液量10.5L/hm2;对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以添加飞防助剂、喷液量16.5和13.5L/hm2时以及人工喷雾最好,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辣椒开花初期,推荐3WQF80-10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喷液量在13.5L/hm2,并添加喷液量1‰的飞防助剂即可达到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选用航空植保专用药剂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与对照常规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处理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79.26%、83.73%,显著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处理,与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处理相比防治效果和增产幅度也没有降低。另外,药剂处理各小区小麦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症状。因此,在今后的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作业中,可推广使用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张家港市植保植检站在杨舍镇南新村开展9种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17年赤霉病大发生的情况下,小麦适期2次用药后,48%丙硫菌唑悬浮剂和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防效最佳,病穗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在91%以上,可在大面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大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的施用方法,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与电动喷雾器喷药2种施药方式,以四唑虫酰胺单剂、复配剂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50 m L/hm2处理的杀虫效果优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 L/hm2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大螟的防控效果达96%以上,一次用药即可有效防控;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与人工电动喷雾方式施用,对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防效均达到96%以上。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150 m L/hm2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在大面积防控时可以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方式。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开展小麦蚜虫防治试验。其中采用了静电喷雾器等不同植保药械施药,通过调查、比较,对其田间应用效果做出评价。静电喷雾器和普通电动喷雾器施药处理对小麦蚜虫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4.7%、86.9%,作业效率分别为60 m2/min、70 m2/min。静电喷雾器在小麦上层具有较高的药液沉积,普通电动喷雾器在小麦中、下层具有较高的药液沉积。  相似文献   

17.
植保无人机不同喷液量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河南省汤阴县开展的飞防试验,探索植保无人机在不同喷液量下,对小麦蚜虫、叶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植保无人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0%吡唑·戊唑醇超低容量液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用量为90~120 g/亩,在试验剂量下,选择关键的防治时期进行1~2遍喷施,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同时,该产品适用于植保无人机、易喷保等超低容量和低容量施药器械施药,在低水量、高浓度药剂喷雾下仍能保持优异的防效,适用于对小麦统防统治,能够起到高效、省工、省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新型高效药剂及研究其对小麦品质、产量的提升效果,在如皋市丁堰镇新堰村开展了施用不同药剂组合药效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先正达方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病指防效均达99%以上。拔节孕穗期施18.7%嘧菌·丙环唑悬浮剂750 mL/hm2+40%环丙唑醇悬浮剂300 mL/hm2+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750 mL/hm2,扬花初期施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1 200 mL/hm2+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375 mL/hm2,扬花盛期施27.5%麦甜预混剂悬浮剂1 200 mL/hm2+含氨基酸生物激活剂375 mL/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95.00%和95.39%,且有一定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植保机械喷雾雾滴沉积分布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行器、背负式弥雾机3种植保机械喷雾在小麦上的农药雾滴沉积分布,分析其对小麦病害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雾滴沉积密度和雾滴覆盖率都较高,是植保飞行器的8~10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雾滴沉积密度为136.19~167.53个/cm~2,雾滴覆盖率为12.96%~28.13%,雾滴覆盖率上部与中部高于下部叶片。对小麦病害防治效果较好,小麦纹枯病病指防效达61.60%,赤霉病防效达71.43%,白粉病防效达78.02%。植保飞行器喷雾在小麦上、中、下部位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14.28、13.15、18.42个/cm~2,雾滴覆盖率分别为2.45%、2.08%、1.46%,植保飞行器喷雾在小麦上、中、下部雾滴分布均匀。植保飞行器喷雾对小麦病害防效较好,纹枯病病指防效达63.26%~75.20%,赤霉病病指防效达85.71%,白粉病病指防效达70.33%。背负式弥雾机喷雾在小麦上的雾滴沉积密度为81.21~147.12个/cm~2,雾滴覆盖率为7.26%~28.76%,总体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且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