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2):221-222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
鹤壁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构造发育,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大。随着鹤壁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增大、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通过对鹤壁市西部山丘区岩溶地下水进行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和资源评价,寻找富水地段做为鹤壁市后备水源地,评价水资源量并计算可开采量,同时指导鹤壁市岩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证鹤壁市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程文汉 《矿产勘查》2013,4(2):224-228
广东省韶关市是一个以石灰岩地层为主的山区重工业发展城市,城镇居民饮用水源主要是抽取武江河水,部分厂矿及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解决,而所开采的地下水,以覆盖型岩溶水为主.由于可溶岩的岩溶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因而富水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基于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解决岩溶石山地区厂矿、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作者通过对韶关市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及韶关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的大量资料分析总结,并参考相关文献,认为韶关市岩溶发育仍有规律可循,其岩溶发育及富水性有如下特点:(1)质纯厚层结构单一的碳酸盐岩岩溶最发育,富水性强;(2)地下水径流强烈及排泄地带岩溶发育,富水性强;(3)沿断裂交汇部位及褶曲轴部岩溶发育,富水性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Z2):170-173
勘查区位于贵州高原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南部衔接地带,构造体系复杂。通过对勘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勘查区属走向北东-南西的挤压构造带。区内地下水以碳酸岩岩溶裂隙水为主,主要靠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但分布具不均一性,富水性差异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467-468
贵州碳酸盐岩广布,地表岩溶干旱缺水十分严重,而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发利用隐藏型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野外调查、物探和钻探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总结沙柳村采用机井开采岩溶地下水成功经验,为类似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岩溶水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西戈壁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及两水转化关系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构造控水作用在前山区形成的“地下水库”及含水层岩性、水文地质参数、富水性的分析,经验证提出了对该区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解决西戈壁镇人畜钦水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娜 《广东建材》2010,26(8):6-9
本文对广州市花都地区岩溶发育情况进了探讨,首先简要介绍了工作区地质和水文地质背景;接着从本次工作的依据入手,介绍了了本次工作有关情况。文中重点介绍了区内主要岩溶含水层及其分布、溶洞发育及垂向分布规律、充填及富水性等情况,并分别从岩性、地貌、构造、埋深、地下水活动情况及古水文网发育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267-268
镇宁片区为三叠世地层相变区,根据最新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区内三叠系下统罗楼组地层与以往1:20万地质资料有较大的出入,岩性差异较大,富水性及地下水赋存规律不明,百姓饮用水不足,地下找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实际工作中采用了地层剖面实测、水文地质调查、岩溶洞穴调查等手段,对罗楼组地层的岩性、富水性、岩溶发育及地下水赋存规律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通过水文地质钻探验证罗楼组地层地下水赋存规律。研究及实践结果对镇宁片区乃至红水河流域该地层富水性划分及地下找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宁 《建材与装饰》2009,(8):334-336
岩溶地区地下水分析是系统查明岩溶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和石漠化特征及控制因素的重要手段,通过构筑水均衡分析模型,进行岩溶地区地下水补排平衡分析、计算,为评价岩溶流域的水资源潜力,提出开发科用方式和工程方案建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维征  杨家林 《矿产勘查》2020,11(7):1442-1449
文章通过对宜阳县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含水岩组及地下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地质环境对地下水的赋存和对含水岩组富水性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富集规律,进而对含水岩组的富水性进行了分区,以期有助于当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岩溶区富水运营隧道衬砌病害发展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隧道发生严重病害路段,主要采取地下水追踪试验,结合地质调查,分析岩溶隧道衬砌病害快速发展关联因素,理清断裂构造、岩溶发育、富水条件、围岩空洞等因素是衬砌病害发展的客观作用条件,证明地表塌陷增强地下水对岩溶隧道衬砌的动力作用,可为富水岩溶地质塌陷区运营隧道的设计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富水岩溶地区城市地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常面临涌突水防治、支护结构稳定性控制等技术难题,实施可靠的探测技术和有效的注浆手段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基于穿越富水岩溶区的贵阳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深基坑涌水工程,采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瑞雷波探测等技术手段分析了场地内岩溶发育特征;通过全断面注浆在基底下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注浆止水板;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岩溶注浆止水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注浆形成的结石块体起到了填充岩溶空隙、加固基底、封堵地下水的综合作用,注浆完成后,基坑施工工作面稳定,堵水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对富水岩溶地区地铁深基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研究分析该地区前人研究成果和现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基本查明了本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及其富水性、水化学特征,基本了解屏南县双溪地区地下水赋存规律,为该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及供水井施工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贵州平坝鸡大陇赤泥堆场岩溶渗漏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平坝长空地区岩溶发育,地下水运移复杂。鸡大陇赤泥堆场建于峰丛洼地之上,由于堆场选址和防渗处理措施不当,产生渗漏,使强酸、强碱废水污染了岩溶水,直接影响了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调查该区的岩溶泉、潭等地下水天然露头水位,分析推断岩溶洼地地下水发育的两个径流带分别为向北和向南径流带(主、次径流带)。据此水文地质特征,对堆场进行渗漏污染预测评价,并提出防渗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4)
遵义城区附近礼仪坝-洪水台-舟水桥一带位于舟水桥向斜核部,为岩溶石山地区。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该区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通过对舟水桥向斜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该区为垄岗槽谷地形控制的开放型岩溶水系统,地下水集中赋存于向斜核部T1m碳酸盐岩分布的槽谷中,可采资源量1 974.86 m~3/d,因补给面积较小,资源量有限,开发利用前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开发。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4)
遵义城区附近礼仪坝-洪水台-舟水桥一带位于舟水桥向斜核部,为岩溶石山地区。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该区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通过对舟水桥向斜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该区为垄岗槽谷地形控制的开放型岩溶水系统,地下水集中赋存于向斜核部T1m碳酸盐岩分布的槽谷中,可采资源量1 974.86 m3/d,因补给面积较小,资源量有限,开发利用前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开发。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咸阳市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渭河纵贯境内,两岸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全市五百多平方公里土地可分为三种地下水分区类型:渭河南岸漫滩阶地,属极强富水带;渭河北岸一、二级阶地,属强富水带,渭北黄土原(渭河三、四级阶地),属中偏弱富水带。其中,渭河南岸东部已辟为西安沣河水源地,西部尚未进行水文勘察;  相似文献   

18.
吕玉香  胡伟  郭传道  周军 《矿产勘查》2016,7(2):369-373
结合近年来在渝东南渝东北岩溶地区实施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供水示范项目,对该区岩溶地下水富集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统计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暗河、大泉数量及成井率。结果表明:地层岩性是岩溶地下水赋存的基本条件;地质构造是制约岩溶大泉及暗河形成、分布和径流的主控因素;地形地貌是岩溶地下水地域分异的重要条件,新构造运动为地下水的径流和溶蚀作用提供了动力条件,控制了岩溶发育的分带和成层性,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岩溶地下水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629-633
根据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水文地质试验,对林周县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含水层以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物(Qhalp)为主,冲积砂砾卵石富水性好、渗透性好、具微承压、单井出水量1 000~3 000m3/d;冲洪积含泥砂砾石富水性较差、渗透性较差、单井出水量100~1 000m3/d。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水及径流补给,于澎波曲下游排泄。水源地地下水属于Ⅱ类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优良。地下水锶含量为0.34~0.44mg/L,偏硅酸含量也较高。初步判定地下水富锶与白垩系上统设兴组花岗岩侵入体有关。水源地可开采量为3 614.63 m~3/d,地下水储存量为4 311.00×10~4m~3。通过研究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林周盆地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初步探讨地下水富锶的成因、分布及利用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合肥市区大量岩土工程勘察案例的基础上,对该区常见地下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地层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对地下水进行论述,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富水性,补、径、排条件进行研究,为地区边坡和基坑工程施工中,预防地下水不良作用和设计降水、止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