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湖引流钱塘江水9年后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湖引水工程于1986年9月30日建成通水,日取水能力为30万t,9年中共为西湖引入16192万m~3清澈的钱塘江水,引水量是西湖蓄水量的1846倍.对于引水后的西湖水体,已经在浮游藻类、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效益、杭州西湖引水工程效益及配水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西湖引水9年后水体的理化特性和引水效果的调查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就西湖引水9年后主要湖区的透明度、耗氧量、浮游植物总量、氮、磷和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年周期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等单位承担的《西湖引水工程效益评价和最佳配水方案研究》项目,于1990年10月在杭州通过专家鉴定。研究报告认为引水工程经过三年多的运转,对西湖水源的补充和水质改善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西湖自1981年开始引入钱塘江水。1981年引入水量为830万吨,1982年为678万吨,1983年3月止为64万吨。引流的目的,除补给西湖水源不足外,主要在于稀释西湖水质使之更适合风景湖泊的要求。在引水前的1978年19月——1980年12月,我们对西湖水体进行了浮游  相似文献   

4.
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流域产磷、底泥释放磷负荷及磷的沉降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用TP质量平衡模型验证了近20年西湖治理前后全湖、全年平均浓度及年内各月浓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西湖进一步治理(包括截污、引水、配水)的定量效果。  相似文献   

5.
西湖引流钱塘江后浮游动物的年平均数量(1214个/升)比引流前减少了73.4%,即降低了悬浮于水体的生物密度,相应地提高了西湖水体的透明度(比引流前提高了9.1cm)。轮虫类在夏、秋季的密度高于冬、春季,作者认为引流入湖的适时季节应放在夏、秋两季,增加引水量,以冲淡较浓密的生物数量,从而来提高湖水的清晰度。研究表明进水区小南湖的生物量较低(51μg/l),其透明度较高(77.3cm),而出水区少年宫湖区的生物量较高(332μg/l),其透明度则较低(43.7cm),说明各区受益的程度不同。文中建议应多方位的布设引水入湖的湖口,使引入的优质水匀布全湖。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钱塘江水引入西湖后的替换效果,本研究通过典型水质参数跟踪测量,检出钱塘江水的扩散锋面,进而用数学方法计算各子湖区的江水替换率。本研究在评价富营养化湖泊引水替换效果方面具有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物不断增多。近年来游客与日俱增,提高和改善西湖的湖水质量极为迫切。西湖水体表面油等污染物目前是采用人工用网斗捞取的,此法工作量大,清理也不彻底,尤其对于油类和微小尘灰的污染,更难以奏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对西湖湖面油污染的处理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杭州西湖系世界闻名的游览湖泊。其流域面积为27.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为5.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0米,总蓄水量为1042万立方米。由于近几十年来周围建造了不少旅馆、疗养院、医院、甚至工厂,这些单位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西湖,使西湖水质一年年恶化,整个湖泊都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近年来,由于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西湖水体富营养化收到一定效果,从1980年以来,水质理化状  相似文献   

9.
在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的研究基础上,再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其中考虑了底泥沉降及底泥释放同时发生的水与底泥双层介质的交换)数值解,对一个进出水口,引水量2000万t/a8个点浓度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多个进水、出水口的布局和引水增加后对西湖各水域水质改善程度。又用最新水质资料作了预测验证。  相似文献   

10.
多元组合系统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上游龙泓涧受到周边茶园面源污染,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为解决此问题,基于生物净化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想,开展景观水体的净化处理示范工程研究。该工程根据河道特点,将生态廊道,生物沸石和生态浮床3种技术组合,对水体进行多重净化作用,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多级生态廊道可相对延长水流的流程,尽量减少死水区和短流。生物沸石本身具有物理截留和吸附作用,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能保持长效和稳定的去除作用。以陶粒为载体,悬挂立体弹性填料的多层次立体生态浮床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结果表明,该工程净化效果良好,对水体中的COD、TP、TN、NH_4~+-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46.24%、31%、24.43%、13.42%,达到示范工程的预期目标,并且夏季的处理效果高于冬季,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引水治污工程水质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绍兴市引水治污工程的水质管理模型,提出了设计引水流量、水质模拟、引水流量的时间调度、控制最大允许排污量等计算方法,并提出用水环境容量增益系数、COD去除率、引水冲污率和引水自净率指标来反映引水治污工程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西湖北里湖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是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经过环湖截污等工程措施,影响西湖的外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治理,但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外污染源得到控制后,富含营养盐的沉积物成为西湖水质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研究西湖北里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丰度、间隙水磷含量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沉积物磷形态与间隙水磷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内源磷对西湖北里湖营养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北里湖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较低,不同磷形态及其含量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间隙水总可溶性磷(TDP)和PO34-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不明显,但其含量总体在垂向上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沉积物磷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七八年一月份以来,杭州市卫生防疫站和杭州大学地理系协作,开展了对西湖水体保护的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研究上。为有计划地开展湖体本身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体中的生物群落与水质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西湖的水生动物,除养殖鱼类外,大部分为微型或小型的动物。它们分布在水体的上、中、下层,大多行浮游生活,故称浮游动物。它们有浮漂的结构装置,又有游泳的运动器官。经调查,西湖的浮游动物约有二百余种,形态各异,构造特殊,有些肉眼可以看见,有些则得借助于显微镜。按动物分类学原理,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15.
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揭示水文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侧重于探究连通后水文水动力、水质和水生生物等要素的变化,但对于连通工程实施中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结合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构建了大东湖生态风险概念模型,以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各湖泊为风险小区,选取底泥悬浮、水位变动、引水水质和外来物种入侵作为风险源,水环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风险受体。利用相对风险模型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湖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中,杨春湖和沙湖的相对风险值较大,约为东湖的6倍,主要原因是杨春湖和沙湖的水位变动和底泥悬浮的风险较大。在此基础上,从开展湖泊底泥疏浚、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优化涵闸工程布局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西湖淤泥进行低成本有机型基质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湖淤泥为主要原料,配以砻糠灰、干鸡粪、菜籽饼等,组配低成本有机型基质,旨在合理开发利用西湖淤泥。处理Ⅰ(西湖淤泥 砻糠灰 干鸡粪)与处理Ⅱ(西湖淤泥 砻糠灰 菜籽饼)均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其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及N、P、K含量适宜樱桃番茄的生长。处理Ⅰ樱桃番茄早期营养生长及前期产量、总产量等方面与对照(泥炭 珍珠岩 泡沫粒)无显著性差异,果实中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Ⅱ早期营养生长不如对照,但前期产量、总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干物质、Vc含量与糖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Ⅰ、处理Ⅱ的成本约为对照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与水生生态修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过去的50年,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耗资数亿,但收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提出需要用生态方法去解决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学手段,恢复、重建高等水生植物带落,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控制藻类来修复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地选择先锋种类组合、消除草食性鱼类的影响、合理地控制水位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杭州西湖景区PM_(2.5)中12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杭州西湖景区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6.40μg/m~3,其中V、Cr、Mn、Fe、Ni、Cu、Zn、As、Nb、Ag、Sn、Pb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16、3.61、22.68、304.84、2.58、9.69、96.38、5.26、197.45、3.89、5.65、27.85ng/m~3,12种重金属元素合计占PM_(2.5)的质量分数为1.88%,总体上冬春季高于夏秋季。Cr、Mn、Fe、Cu、Zn、As、Pb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交通二次扬尘,Sn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V和Ni主要来源燃油,Nb和Ag来源未知。健康风险评价显示,杭州西湖景区PM_(2.5)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健康风险均处在安全范围内,表现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对西湖9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采集到3门7纲25种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280.3个/m~2,主要类别为水生昆虫、寡毛类、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空间分布上,不同湖区的底栖动物组成存在不同,在主湖区(少年宫、外湖心)底栖动物主要为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绝对优势种,而湖西区(西里湖、茅家埠、金沙港、乌龟潭、浴鹄湾)底栖动物主要为软体动物。季节变化上,底栖动物密度分布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寡毛类全年采样出现频次较低,作为耐污染种,这表明西湖水环境质量变好。西湖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27,西湖水质为轻污染,其中茅家埠、金沙港和乌龟潭点位H’较高,与所在湖区生长大量沉水植物,生境更加稳定有关。H’与加权营养状态指数(TLI(∑))在对西湖个别点位水质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鉴于西湖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认为TLI(∑)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为了能从大量的水体监测数据中,整理出一种综合评价水体质量的计量尺度——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以判断水质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继提出了几种水质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为了考察其中几种水质指数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