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3.0T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在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及放疗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脑胶质瘤的患者,综合分析患者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特点并进行放疗前后波谱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局部脑回肿胀,病变呈略长T1略长T2异常信号,DWI上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无明显强化,4例见团片状强化;术后、放疗后均见条片状强化。6例波谱分析结果均有NAA峰降低,Cho升高,Cho/NAA比值明显上升,术后、放疗后3个月复查,针对强化区行MRS扫描,4例Cho/Cr值、Cho/NAA值下降,2例Cho/NAA值分别为1.83、2.35。结论 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放疗后评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氢质子波谱特征以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2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对照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共20例,分别进行常规MRI扫描和双侧苍白球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由2位放射科副主任医生阅片,评价两组新生儿的常规MRI图像特征。采用PRESS脉冲序列获得双侧苍白球的1H-MRS数据,对两组新生儿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NAA/Cr、NAA/Cho、Cho/Cr等值进行统计学分析,42例新生儿的MRS各项数值NAA、Cr、Cho、NAA/Cr、Cho/Cr、NAA/Cho比值与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分别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采用F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胆红素脑病组日龄(7.4±2.6)d,胎龄(37.89±2.1)周;对照组日龄(9.2±4.8)d,胎龄(38.6±1.9)周。22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中,18例(81.8%)在双侧苍白球中出现T1加权成像(T1WI)图像异常高信号,12例(54.5%)相应部位T2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WI FLAIR)信号轻度增高。胆红素脑病组双侧苍白球MRS与对照组相比,NAA、NAA/Cho、NAA/Cr比值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结合1H-MRS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0T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对脑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29例:脑膜瘤8例,胶质瘤14例,转移瘤7例.所有患者均常规行3.0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运用1 H-MRS分析;检测肿瘤组织区、瘤周组织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区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胆碱类物质(Cho)和含肌酐类物质(Cr),比较NAA/Cho、NAA/Cr和Cho/Cr比值.结果 脑肿瘤的1H-MRS与正常脑组织明显不同,表现为NAA/Cr及NAA/Cho比值降低,Cho/Cr比值升高.在高级别胶质瘤区中NAA/Cho值比低级别下降明显(P<0.05).脑膜瘤与胶质瘤实质区各项代谢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肿瘤瘤周区仅NAA/Ch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体素1H-MRS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有助于胶质瘤、脑膜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或术腔周围强化可疑区域的放疗前、后代谢产物值的变化。方法我院36例术后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后行磁性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MRS检查,分析术后残留病灶或术腔周围强化可疑区域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酐(Cr)及Cho/NAA、Cho/Cr值的变化。结果放疗后Cho、Cho/NAA数值较放疗前有明显降低(P <0.05)。结论 MRS可评估肿瘤放疗后的代谢变化,是判断近期疗效有参考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影像结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胶质瘤诊断、分级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RI符合胶质瘤患者配合1H-MRS检查[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肌醇(mI)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H-MRS显示病变区与正常脑实质比较NAA下降、Cho升高、Cr总量变化不大且无规律性和部分出现异常Lac和(或)Lip峰,mI含量表现为轻度下降,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MRI影像结合1H-MRS分析对颅脑胶质瘤分级、诊断、范围确定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脑胶质瘤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梁建晓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36-263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普通扫描及功能成像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20例,均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平扫及强化图像特征,测量并比较各感兴趣区表面扩散系数(ADC)值、NAA/Cho、NAA/Cr、Cho/Cr、Lip/Cr及ADC值的不同.结果 病变呈等或略长T1信号,等或略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16例病灶呈均匀性明显强化,4例病灶强化不均匀.淋巴瘤实质区Cho/NAA、Cho/Cr及Lip/Cr数值均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瘤周水肿区Cho/NAA及Cho/Cr数值均显著高于健侧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95、3.900、4.6972、2.800、3.167,均P<0.05).肿瘤实质平均ADC值为(0.551±0.088)mm2/s,瘤周水肿区平均ADC值为(0.932±0.141)mm2/s,健侧对照区平均ADC值为(0.799±0.081) mm2/s,肿瘤实质区ADC值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瘤周水肿区ADC值均显著高于健侧对照区(t=10.251、3.657,P<0.05).结论 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中,磁共振普通扫描、MRS及DWI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并分析MRI和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11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对比其MRI与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结果.结果 MRI结果显示,3例患者累及2个脑叶,8例患者累及3个或者3个以上脑叶;病灶位置:颞叶11例,额叶7例,顶叶4例,枕叶5例,岛叶3例,5例为基底节区,6例胼胝体,l例小脑.1H-MRS检查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患者Cho/Cr升高,NAA/Cr降低,Cho/NAA升高,Mi/Cr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病灶位置NAA峰降低,Cho升高,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脑胶质瘤患者,MRI联合1H-MRS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宋文  余长亮  王海宝 《安徽医药》2014,18(2):285-28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γ刀治疗前后磁共振(MR)特点,探讨MR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9例原发性脑淋巴瘤γ刀治疗前后行MR平扫、增强、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对其磁共振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经γ刀治疗前后MRS各峰下化学物质含量的均值是否有差异。结果该组共9例原发性脑淋巴瘤。6例单发,3例多发,T1WI显示4例呈等信号,5例呈低信号,T2WI显示4例呈等信号,5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可见握拳征,经γ刀治疗后病灶均明显缩小或消失;9例MRS显示:胆碱(Cho)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4例见脂质(Lip)峰;与治疗前波谱比较显示:Cho降低,NAA升高;比较治疗前后NAA、Cho各含量及NAA/Cr、Cho/Cr的均值,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分析MRI及MRS特点对于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临床诊断和γ刀治疗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马磁共振氢质子波普成像(1H-MRS)在原发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癫痫病例26例,正常对照组15例,行颅脑MR平扫、海马斜轴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海马区氢质子波普成像。结果两组颅脑常规平扫均未发现异常。癫痫组海马薄层扫描发现形态及信号异常者9例,对照组均未发现异常。癫痫组海马1H-MRS(NAA/Cho+Cr)值普遍低于对照组,癫痫组中最小值≤0.72者19例,正常对照组3例;癫痫组该比值小于0.66者16例,对照组为0。癫痫组双侧海马同时出现波普异常者7例。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的海马1H-MRS(NAA/Cho+Cr)比值越低,阳性诊断特异性越高。波普异常同时伴有形态信号改变及一侧海马局部(NAA/Cho+Cr)比值较对侧明显减低,对原发性癫痫定侧定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临床孤立综合征(CI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CIS患者和5名健康自愿者进行3.0TMRI和1H-MRS检查,测量CIS病灶组、病灶邻近或对侧表现正常脑白质组(NAWM组)及自愿者正常脑白质组(对照组)主要代谢产物NAA、Cr、Cho、mI、Lac峰值,及NAA/Cr、NAA/Cho、Cho/Cr、mI/Cr的比值。结果 CIS病灶组、NAWM组NAA、Cr、Cho、mI峰下降,Lac峰升高,Lip峰变化不明显。病灶组、NAWM组NAA/Cr(分别为1.50±0.17、1.67±0.15)明显低于对照组(1.82±0.08,P<0.01);病灶组NAA/Cho(1.40±0.28)亦显著低于NAWM组(1.79±0.16)及对照组(2.10±0.25,P<0.001);病灶组的Cho/Cr(1.09±0.14)显著高于NAWM组(0.93±0.02)及对照组(0.83±0.11,P<0.001);病灶组和NAWM组的mI/Cr则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1H-MRS可反映CIS病灶的代谢异常、NAWM的早期生化代谢改变,对C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点分辨解析采样方式对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右侧额叶、海马和丘脑行MRS检查,分析的代谢产物有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及相互间比值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左额叶、右额叶、左海马、右海马、左丘脑和右丘脑的NAA/Cr分别为1.41±0.33、1.40±0.36、1.43±0.27、1.42±0.26、1.46±0.30、1.45±0.28,低于健康组对应位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o/cr分另4为1.36±0.38、1.37±0.29、1.30±0.31、1.31±0.28、1.20±0.20、1.22±0.19,高于健康组对应位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A/(Cho+Cr)分别为0.60±0.14、0.61±0.16、0.62±0.20、0.63±0.23、0.66±0.18、0.66±0.21,明显低于健康组对应位置,且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NAA/Cr、NAA/(Cho+Cr)的下降幅度和Cho/Cr的上升幅度,额叶〉海马〉丘脑。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MRS改变,主要体现在NAA的下降和Cho的上升,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部不同环形强化灶的MRI及MRS不同表现形式为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的MRI表现及其中10例MRS的表现。结果脑部表现为环形强化的病变有:良恶性肿瘤、转移瘤、感染性病变(脑脓肿、结核瘤、寄生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术后,放射性脑损伤(晚期)、脱髓鞘病变及血管性病变等,可通过它们的发生部位、年龄、MRI征象及H-MRS分析测定:胶质瘤NAA下降明显、Cho明显升高、Cr轻度下降、Cho/Cr、Cho/NAA比值明显增高;转移瘤无NAA峰,可出现Lip峰;细菌性脑脓肿Lac峰明显,无NAA峰;脑囊虫Lac、醋酸盐峰和丙氨酸峰升高;弓形体病Lac峰和Lip峰明显升高;淋巴瘤Cho升高较明显,同时有更高的Lip峰,Cr明显降低,Cho/Cr的比值比所有级别胶质瘤都高。结论 MRI增强扫描与H-MRS检查配合起来,既能正确鉴别脑部多种环形强化的病变,又能为临床选择导航、立体定向活检、γ刀等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LGA组、AA组和GBM组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MR)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随后行二维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肿瘤强化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一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酐(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3组间肿瘤强化区和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平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脑星形细胞瘤强化区波谱表现NAA下降,Cho升高,22例出现Lac峰,24例出现mI峰。脑星形细胞瘤3组各组内肿瘤强化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LGA组与AA组、GBM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和mI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了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ZH—MRS)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刺激激励回波采样方式对29例AD患者和20例老年健康者的海马、颞顶叶和扣带回行MRS检查;分析的代谢产物有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并比较分析其相互间比值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D患者在海马、颞顶叶和扣带回的NAA分别为(0.40±0.06)、(0.42±0.06)、(0.43±0.08),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I分别为(0.25±0.08)、(0.23±0.06)、(0.21±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0.05)NAA/Cr分别为(1.30±0.10)、(1.40±0.11)、(1.42±0.1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分别为(0.81±0,07)、(0.78±0.08)、(0.70±0.06),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kmI/NAA分别为(0.61±0.06)、(0.55±0.08)、(0.49±O.07),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AD患者NAA、NAA/Cr的下降和mI、mI/Cr、mI/NAA的上升,海马〉颞顶叶〉扣带回。结论AD患者MRS改变,主要体现在NAA的下降和mI的上升,对AD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临床确诊或病理证实环形强化病变患者,包括18例高级别胶质瘤(HGG)、14例脑脓肿(BA)及8例脑转移瘤(SBM)。分析病变的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特点。观察分析常规MRI表现、多模态MRI表现,比较3种病变不同位置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脑血容量(rCBV)、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结果HGG:形态不规则,瘤壁厚薄不均,16例内壁伴结节、外壁毛糙,平扫呈T1WI等、T2WI等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中至重度水肿。其中12例侵犯周围脑组织;BA:形态规则,11例呈均匀薄壁,3例厚薄不均内壁伴结节,平扫呈T1WI等、T2WI稍低高信号。增强较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其中4例内部伴液-液平面;SBM:形态局限,呈类圆形,位于皮髓质交接区。瘤壁稍厚,内壁毛糙,外壁光整,平扫呈T1WI等、T2WI稍高信号,增强不均匀环形强化,病变周围重度水肿。DWI:HGG及SBM瘤壁弥散受限,ADC略升高,BA内部弥散受限明显,信号明显增高,ADC明显减低,HGG水肿区ADC明显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强度HGG>SBM>BA,rCBV不同程度升高。3种病变内部坏死区均呈低灌注,HGG周围水肿rCBV高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MRS显示HGG水肿区Cho/Cr高于BA、SBM,NAA/Cr低于BA、S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17例HGG瘤壁旁见弥漫分布极低信号,5例SBM周围见小范围点状极低信号。结论HGG、BA与SBM常规MRI影像学征象存在重叠现象,鉴别诊断有时困难。多模态MRI技术可综合评价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助于临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颞叶癫痫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hihpsAchieva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38例颞叶癫痫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海马’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癫痫患者病灶侧与正常侧,病灶侧与正常对照组海马的NAA/(Cho+Cr)、NAA~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癫痫患者组癫痫侧、正常侧和对照组海马的NAA/(Cho+Cr)值分别为(O.424-0.06)、(0.67±0.09)、(O.72±0.07),癫痫组癫痫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尸〉0.05)。以NAA/fCho+c0来检出癫痫,灵敏度曲线呈现低一高一低的变化,在0.60时,灵敏度最高。结论-H—MRS不仅能早期诊断海马硬化,而且可进一步提高术前癫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