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乃恒  巴德纯  王晓冬  刘坤 《真空》2011,48(4):1-16
本文详细叙述了抽除可凝性气体时所利用的两种抽气设备,即气镇泵与冷凝器.首先介绍了可凝性气体的形成、饱和状态、汽化与凝结.讨论了油封机械泵抽除可凝性气体对泵性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防止的措施,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即去除泵中的凝结液的加热法和泵油的再生法及防止可凝性气体在泵中凝结的气镇法和双泵串联法.其次还介绍了气镇泵的结...  相似文献   

2.
《真空》2019,(1)
在微波管研制过程中,电子枪真空除气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对阴极进行加热,获得灯丝电流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检验电子枪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流电压,测试电子枪快速启动参数,测量阴极、聚束极热膨胀量和阴极高温时电子枪材料充分预蒸散从而减少电子枪的蒸散物。根据微波管电子枪结构特点和性能要求,设计和开发了极限真空度2×10~(-7)Pa且具有温度、膨胀量等性能测试功能的双工位电子枪真空除气系统。除气系统由直联泵作为前级泵、分子泵和离子泵为主泵构成超高真空系统,采用阀门的切换可实现两工位在超高真空度下同时工作且互不干扰,有效提升了电子枪的品质,缩短了研制进度。每个工位均配置"分子泵启动允许"、"离子泵启动允许"、"分解电源开允许"及"真空异常"指示灯,防止误操作对电子枪部件或除气系统带来损坏。测试结果表明微波管电子枪真空除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合理,性能优良,适用于不同型号微波管电子枪,在电子枪研制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微泵自吸困难、难以实现流速精确控制等问题,利用MEMS技术研制出具有三明治结构和两被动阀的压电驱动微泵,其中泵腔、泵膜和阀片分别由硅、聚二甲基硅氧炕(PDMS)和SU-8构成.从理论上,分别对气体和液体微泵的工作原理、被动阀性能以及结构参数对微泵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综合两类微泵特点,提出了气液两用微泵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及其优化方案.在不同驱动电压条件下测试了具有不同形状泵腔、不同阀口尺寸和不同类型阀片结构的微泵.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泵可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气、液体的最大流量分别达到53.6mL/min和1280μL/min;泵腔高度影响到微泵的体积压缩比,是影响微泵自吸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泵具有结构简单、自吸、低成本、易于加工及操作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泵注法除硫及中和残酸技术是指采用泵注设备将除硫剂或中和残酸剂注入到试油试气地面测试流程中,使返出的硫化氢浓度或残酸液PH值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目前属于新型技术,无相关标准进行指导。标准化过程中,在分析技术特点前提下,从操作人员、设备设施、注入药剂、现场操作、作业环境五方面入手,制定了泵注法除硫及中和残酸技术标准化流程,并应用此标准成功指导了30余口井施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为今后其他同类技术标准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核聚变实验装置以及未来聚变堆所需要的低温复合泵抽除氢同位素及氦混合气体的 情况,介绍了当前这种抽气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我们已设计的“插板式’低温复会泵特 点——工作温度稳定、对氦吸附容量大,复合泵抽除混合气体时可长期工作. 计算部分重点是“自然对流”换热能力,驱动力的来源及计算方法,事故态所需安全阀的大小和回 气管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碳化、活化工艺制备碳气凝胶材料.用SEM和BET比表面积测量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联系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对碳气凝胶的电除盐过程和除盐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多孔电极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7.
宋兴文 《真空》2001,(1):36-38
在真空抽气系统中,增压泵与维持泵之间常用电磁气阀来对维持泵进行停泵充气,但电磁充气阀工作可靠性低,生产和使用费用高,且容易被烧坏,本文介绍了一种带充气气动阀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它除具有电磁充气阀的功能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简便,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国内外生产的立式涡轮分子泵已成系列,而且主轴转速高达每分钟几万转。为了提高这种泵的使用寿命。除选择高精度轴承和作好动平衡外,还要保证轴承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在一些大中型的立式涡轮分子泵中,通常采用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倒链式润滑系统。实践证明。这种润滑系统非常有效。 本文以流体动力学“强迫涡”的原理,对这种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计算公式和结构参数的选择方法。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9.
用四极质谱计对一台全金属超高真空系统进行了残气分析.发现钛钽二极式溅射离子泵能有效地抽除惰性气体,但泵停止工作后会大量解吸惰性气体及甲烷;BA 规管电子轰击去气时系统内有大量 CO、CO_2和CH_4产生,同时有 O_2、N_2、H_2、Ar、Ne、He 等气体出现;德制 TVP—501型涡轮分子泵启动时可出现以机械泵油为主的严重返流,高温烘烤能有效地消除油污染.在10~(-9)帕下分析系统中的主要残余气体是苯、CO 和 CO_2.最后提供了一些典型实验结果,并且对其中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国孝 《真空》1996,(5):51-52
一种新型油蒸汽流泵——宽域高真空强力油扩散泵张国孝(沈阳速达特种真空泵应用技术研究所)一、前言GQK(B)-600泵是一种新型油扩散泵。该泵打破常规设计,采用特殊结构。它除采用扩散泵结构外,还采用增压泵结构,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此外,还采用了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水环泵对于干空气和饱和空气气量测定方法,探讨水环泵工作过程中对性能影响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并给出理论计算方法。介绍了湿空气实验室和饱和空气发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特定条件下水环泵对干空气和饱和空气抽除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水环泵性能测试实践与理论数据比较,分析了工程实践中水环泵应用常见的工况对工作效能的影响。水环泵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抽除气体温度、液环温度等边界条件和增加喷淋措施,增加水环泵对饱和气体"凝化"产生的附加抽气量,提升水环泵工程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铯束管超高真空长期维持特性是铯原子钟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真空度会影响铯原子钟的性能指标及寿命.材料表面放气率是影响铯束管真空度的主要因素.在铯束管封装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材料制定相应的真空除气工艺来减小材料的放气率,并在铯束管内安装溅射离子泵来维持真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铯束管内的工作压力,并测试了溅射离子泵的各...  相似文献   

13.
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除气温度及不同除气时间快速凝固Al-Li-Mg-Cu-Zr合金粉末表面结构及氧化层的组成,探讨了除气过程中粉末表面的反应,从理论上揭示了RS Al-Li合金粉末除气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14.
泵的自吸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动结构,这种不稳定的两相流动结构会诱发振动和噪声,不利于泵的稳定运行.目前,针对泵自吸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泵的自吸机理及气液流态的演变规律,很少涉及自吸过程的振动特性.为了揭示离心泵自吸过程的振动诱导机制,通过搭建离心泵自吸性能试验装置,以双叶片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和振动...  相似文献   

15.
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除气温度及不同除气时间快速凝固(RS)Al-Li-Mg-Cu-Zr合金粉未表面结构及氧化层的组成,探讨了除气过程中粉未表面的反应,从理论上揭示了RSAl-Li合金粉末除气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16.
铝熔体旋转喷吹除气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铝熔体净化工艺中除气箱内净化气体的分布特性,利用欧拉模型和多参考坐标系法对铝熔体旋转喷吹除气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离底间隙、气泡直径、除气箱形式等不同因素对流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易从除气箱中心区域上浮至自由液面逃逸,边壁区的铝熔体不能与足够数量的氩气进行有效接触,不利于边壁区铝熔体的除氢,且在45°相位角位置处更加严重.减小离底间隙、减小气泡尺寸、采用方形除气箱可改善除气箱内气相的分布状况,有利于铝熔体的除氢.  相似文献   

17.
《深冷技术》2015,(1):4-5
在30000 m3/h空分设备重新开车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使含有大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的空气进入循环粗氩泵密封气管路,使密封气管路堵塞,出现循环粗氩泵密封气流量显示为零和密封气吹除口喷液现象。采用在线加热的方法排除故障。介绍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过程,阐述具体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浩 《工业计量》2014,(6):28-31
针对存在气顶的油藏、溶解气油比较高的油层在进行机械采油时产出液伴生气较多的实际情况,进行套管气辅助举升的研究与试验。研究了该装置的工作机理和性能,分析了该装置对井下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设计了其配套工艺技术方案,并着重进行井下矿场试验的分析和总结,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能够解决井内套管压力释放和套管气回收的问题,同时起到套管气助流举升的作用,减轻了抽油泵的负荷,提高了抽油泵泵效、井下举升效率、系统效率和集输管流效率,而且该技术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螺杆真空泵的结构、性能、技术参数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对螺杆真空泵与罗茨型干泵、爪式干泵在气路和抽速特性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螺杆真空泵在制药行业溶媒回收、石化行业汽油蒸汽回收以及空间模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真空》1974,(Z1)
引言 粒子加速器、空间技术、电子工业等广阔的科技生产领域对无油超高真空的要求,推动了无油真空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它的使用已日趋普遍。作为无油真空系统的主泵溅射离子泵受到了更多的注意。我们在六七年试制40e/S普通二极泵的基础上,一年来又设计和投产了10e/S、25e/S、50e/S、100e/S、200e/S、等五种离子泵。我们就泵的结构、磁场强度、工作电压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着重制作了多种泵芯,对如何提高离子泵抽除惰性气体的性能作了一些探讨。 本文简要介绍离子泵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较详细地介绍了提高离子泵抽除惰性气体性能等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