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CF)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SIL-2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SIL-2R随肿瘤分期增高而逐渐升高;膀胱癌患者IL-2产生能力、NKCF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术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呈现一个暂时抑制到逐渐恢复的过程。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变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32例大肠癌患者根治术前后不同时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毒因子(NKCF)活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SIL-2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SIL-2R随肿瘤分期增高而逐渐升高;大肠癌患者IL-2产生能力、NKCF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术后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呈现从一暂时抑制到逐渐恢复的过程。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变化与大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患者血清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且血清SIL-2R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提示血清SIL-2R可作为估价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Wen R  Zhou G  Xie S  Lian B  Sun X  Chen J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47-248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机理。方法对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分别行BCG和BCG加IL-2膀胱灌注,随访14~2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1.25%和21.05%。结果应用IL-2加BCG膀胱灌注6周后,外周血天然杀伤细胞激活因子(NKCF)活性明显增强,在NKCF活性与IL-2活性间有显著正相关变化。结论IL-2加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用BCG,IL-2和BCG两者间有免疫促进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鼠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重组免疫干扰素(rIFN-r)在体外对膀胱癌患者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均能诱导病人T细胞DR抗原IL-2R的表达(P<0.05),而对正常人T细胞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BCG和rIFN-r防治膀胱癌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DR抗原、IL-2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NK—IL—2—IFNr系统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N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测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并同时检测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干扰素(IFNr)产生水平。结果发现MHD患者NK活性、IL-2活性和IFv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次血液透析后MHD患者的NK活性、IL-2和IFNr诱生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长期血液透析对NK活性、IL-2和IFVr诱生水平影响不大,正常对照NK活性与PBMC诱生IL-2和IFNr水平存在直线正相关,而MHD患者相关性无显著意义,但透析后MHD患者NK活性与IL-2活性相关性有显著意义。提示:MND淋巴细胞存在多方面功能受损,包括免疫调节环路的紊乱;血液透析能部分纠正这些免疫学异常;但长期血液透析无助于改善MHD病人的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讨贫血与慢性肾衰(CRF)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检测了CRF患者单纯输血及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及γ干扰素(γIFN)水平,并与肾功能正常肾小球肾炎患者(GN)组及对照组(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RF组血清IL2,TNF和γIFN水平均显著低于GN组及C组(P<001),sIL2R水平则较GN组及C组明显升高(P<001)。CRF组血清IL2,TNF和γIFN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存在直线正相关,而sIL2R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性,单纯输血或应用EPO治疗能改变这些细胞因子活性水平。结论CRF免疫功能低下与贫血有关,及时治疗和改善贫血状态可部分纠正这种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膀胱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卡介苗(BCG),白细胞介素(IL-2)联合膀胱腔灌注对其影响。方法 用^3H-TdR掺入法测定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BCG,IL-2灌注前后动态观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膀胱肿瘤病人外周血NK活性,T4细胞,T4/T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经BCG,IL-2膀胱灌注治疗后,NK活性,T4细胞,T4/T8比值增高,NK活性,T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N-CWS)对膀膀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学机制。方法:膀胱癌荷瘤鼠注射N-CWS,观察N-CWS的抑瘤效果及N-CWS对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注射N-CWS的膀胱癌荷瘤鼠的抑瘤率为96.2%,其IL-2水平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结论:N-CW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对风心病瓣膜替换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例风湿性心脏病(RHD)换瓣病和5例先天性心脏病(CHD)病人体外循环(CPB)前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体依赖细胞毒细胞(ADCC)活性、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产生能力进行动态对照研究。结果表明:NK、ADCC活性、OKT4细胞、IL-2和IFN-γ产生能力于术后下降,以RHD组中心功能Ⅲ级和双瓣替换为著。文中对上述指标下降原因及临床意义进行  相似文献   

12.
对21例胸腔恶性肿瘤和8例胸腔良性肿瘤二组患者围术期作NK细胞活力,血浆SIL-2R表达水平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胸腔恶性肿瘤患者NK细胞活力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血浆SIL-2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01);二组患者在术始2 ̄3小时NK活性均明显升高,术后3 ̄5天则显著回落,而SIL-2R水平则表现为一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69例结直肠癌(CR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①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结直肠Dukes分期C期和D期的sIL-2R和TNF水平均明显高于A期和B期(P〈0.05);③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1个月;血清sIL-2R和TNF水平均显  相似文献   

14.
对4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Ⅱ(IL-2)测定,结果表明40例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SIL-2R和低水平的IL-2,同时表明二者水平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提示血清SIL-2R和IL-2测定有助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II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Ⅱ(IL-2)测定,结果表明40例患者均存在高水平的SIL-2R和低水平的IL-2,同时表明二者水平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提示血清SIL-2R和IL-2测定有助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心脏体外循环(CPB)手术前后病人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观察分析心脏CPB手术病人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例风心病择期换瓣病人,术前、CPB10分钟、CPB2小时、术后第1天、3天、5天检测血清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术后第1天血清sIL-2R水平升高,CO4(辅助细胞)活性明显降低,CD4/CD8(辅助细胞/抑制细胞)比值下降,NK活性降低;并且sIL-2R与CD4、NK活性呈负相关。结论:低温心脏CPB手术对病人免疫机能有不良影响,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术后病人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7.
对34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PLC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比值均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Ⅲ期PLC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sIL-2R水平≥1000u/ml、500~1000u/ml、<500u/ml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分别为80.0%、29.4%、0%。肝癌切除术后2周sIL-2R水平较术前低(P<0.05),免疫治疗后4周sIL-2R水平亦较治疗前低(P<0.05)。细胞免疫水平都有所改善。提示测定外周血sIL-2R水平可作为PLC的免疫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113例I~Ⅳ级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胶质瘤患者术前血清sIL-2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升高程度与肿瘤分级有明显关系(P〈0.01),术后sIL-2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Ⅱ~Ⅳ级者下降尤为明显(P〈0.01),术后sIL-2R再次升高可先于肿瘤复发;血清sIL-2R与脑脊液(CSF)及肿瘤囊液中sIL-2R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即所有T细胞的表面分子(CD3)、辅助T细胞表面分子(CD4)、抑制T细胞表面分子(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生磷酸酶法和酶免疫法动态检测了60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TNF-α和SIL-2R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D3、CD4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自然杀伤细胞(NKC)、白细胞介素-Ⅱ(IL-2)为观察指标,研究了15例原发性癌(PHCC)患者行肝动脉结扎加肝癌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及丝裂霉素悬液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以肝癌切除术患者(n=15)为对照。结果表明瘤内注射药物后1周,NKC、IL-2活性继续下降,术后3周起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5周超过术前接近正常水平,和对照组变化一致,提示采用该法和手术切除一样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