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行肝移植后新肝再发肝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3年11月14日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为1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肝移植术后(以下简称术后)3个月时曾返院化疗。术后19个月时发现移植肝首次出现肝癌复发,随后依次施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射频消融及肝左内叶肿瘤切除术等序贯综合治疗。术后32个月时发现移植肝再次复发肝癌,依次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肝右前叶肿瘤射频治疗及肝右后叶肿瘤切除等综合治疗。术后5年时发现门静脉血栓,出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抗凝、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及术后接受常规抗乙肝病毒治疗。术后常规服用抗排异药物。结果该患者肝移植手术及术后恢复较为顺利。肝移植术后2次肝癌复发均成功治愈,第2次复发治愈后无肿瘤复发。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均小于103copies/ml,患者至今仍然健康生存,肝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癌复发的病例,只要复发肝癌符合中国杭州标准,仍应积极进行肝移植。对于肝移植术后新肝复发肝癌的患者,积极的序贯综合治疗及手术切除仍可能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5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 252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针对发生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同时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探讨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6例(死亡1例)、肺栓塞1例、胆汁瘤2例、胆囊炎4例、胃穿孔并死亡1例.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较差、门静脉高压、化疗栓塞药物剂量过大、药物反流及异位栓塞等有关.重视TACE术时机的选择,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文宝红  程敬亮  张会霞  闫晨宇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414-1415
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1999年行结扎术。2006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术。3年前体检时彩超发现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大小约31mm×30mm,无腹胀、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不适,给予药物治疗。用药1个月后复查彩超示肿块较前减小,建议定期复查,未给予特殊处理。1年前出现晨起小便时尿急症  相似文献   

4.
病例 男,58岁,因"脑外伤术后1年,颅骨修补术后20 d"入院.患者缘于1年前不慎发生车祸,在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颅骨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恢复良好.20 d前患者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情平稳出院(图1 A~B).现患者出现双眼突出,眼睑闭合不全,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心率快等症状,为求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近期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68例肝癌患者,术中经2次循环冻-融,1周后行肝动脉造影、TACE或灌注化疗,术后行增强CT或DSA随访。结果肿瘤最大径≤5cm的肝癌14例,术中完全消融。肿瘤最大径5~10cm的肝癌54例,其中29例术前未给予TACE,术中均未完全消融;25例术前行1~3次TACE,20例(80%)完全消融。全组病例术中无死亡,术后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CR1例,PR36例,SD21例,PD10例,1年生存率为98.5%(67/68例)。结论CT引导下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5年3月3例原发性肝癌行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术后6个月出现肝癌骨转移死亡,病例2术后5个月出现肝癌复发,术后6个月死亡,病例3术后2月因肾功能衰竭并发严重感染死亡。结论:严格掌握肝癌肝移植的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预防肝癌复发和转移的措施有利于提高肝移植治疗肝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中心自 1994年至 2 0 0 0年 ,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 70例肝癌患者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准备 :(1)手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2 )HpD皮试呈阴性后 ,按每公斤体重 5mg计算药量加入 5 %葡萄糖液 10 0ml,静脉注射。2 术中护理 :(1)术前肌内注射安定 10mg,强痛定 10 0mg ;(2 )术中给予维持量液体 ,保证静脉路畅通。3 术后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6h ;(2 )当天可食软食或半流 ,第 2天可下床活动 ;(3)注意避光 ;(4)术后给予消炎 ,保肝治疗 ;(5 )病人在治疗出现低热反应 ,可对症处理。光动力治疗肝癌的临床…  相似文献   

8.
<正>病人,女,28岁。两年前因肠扭转并全小肠坏死,在外院行"全小肠及部分结肠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病情逐渐平稳后转入我院普外科,在全麻下行"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术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抑制失败,给予取出坏死肠段,病情平稳后持续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0 d前出现左下腹部疼痛不适,腹部超声及CT检查提示左下腹腔包裹性积液(图1)。临床给予对症治疗后,左下腹部疼痛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1岁。因咳嗽、胸闷2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无明显咳痰、咯血及胸痛。既往史:6年前因肝癌行右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肝细胞肝癌。术后2个月因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行介入化疗1次,全身化疗6次,多发结节消失;3年前肝癌复发行介入栓塞化疗及微波热凝固治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64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全身散在皮疹伴瘙痒,症状逐渐加重,多次在各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银屑病,给予调节机体免疫、抗炎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等综合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于1年前因进食梗阻感在我院行胃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食管恶性肿瘤,并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PTblNoMoH1Ⅰ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针对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99例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重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介入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和总结此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特点.结果 护理干预99例患者,其中包括巨块型肝癌70例,结节型肝癌22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肝脓肿,5例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6个月生存率为90.9%,12个月生存率为82.82%.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应用循证护理正确认识和总结该新方法的护理特点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破裂出血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止血并切除肿瘤26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34.0%、13.0%。平均生存时间22.63±18.73月。结论:术前精确评估、避免输血和术后给予化疗栓塞是改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手术切除治疗后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经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术是无法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癌介入治疗后,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纳差,发热、乏力等栓塞后综合征。患者的持续腹胀和便秘,影响其饮食、睡眠,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期。为探求合适的处理措施,笔者收集30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术后腹胀患者,1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芒硝腹壁外敷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碘化油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碘化油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对此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方法:收集2000年9月~2008年3月肝癌TACE术后并发碘化油肺栓塞8例,分析患者的术前肝脏CT及胸片、术中造影检查、碘化油用量及化疗药物剂量、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8例碘化油肺栓塞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渐进性呼吸困难、胸片和/或CT可见片状高密度影。给予吸氧、扩张支气管、减轻炎症反应等治疗后好转7例,死亡1例。7例患者3~15天症状消失,其中有2例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随访观察20~60天,复查胸片正常。病灶直径≥10cm的6例,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的6例,碘化油用量≥20ml的7例。结论:碘化油肺栓塞常发生在巨块型肝癌和/或存在肝动静脉瘘的患者,碘化油用量多超过20ml,术中正确仔细的处理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肝癌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常规治疗外,通过术中控制出血,减少肝脏阻断时间,围手术期给予吸氧、高氧液治疗及改善微循环等特殊治疗,本组手术除2例死亡病例外,其余患者均病愈出院。结论:手术干预是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青海地区特殊的低氧环境使肝癌的手术治疗受到很大影响,通过不同手段的预防处理,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术后患者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肝癌 (原发性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3位 ,每年约有 1 0万人死于肝癌[1 ] 。患者早期无临床症状 ,出现症状时常常已属晚期 ,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由于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为肝癌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专科护理重点应放在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是保证疗效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科于 1 996 - 0 5~ 2 0 0 2 - 0 6的 6年间共收治进行介入治疗的肝…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7岁。因乏力、胃灼热1年,多尿、恶心2个月,意识模糊5天就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反复出现乏力、胃灼热、上腹不适、便秘等症状,给予抑酸、通便等治疗,症状未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标准化管理在27例肝癌术后患者回输扩增活化淋巴细胞(expanded activated lymphocytes,EA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7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标准化管理小组,对其进行EAL回输前、回输中、回输后3个阶段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AL回输治疗.2例患者在输注药物后30 min出现低度发热,1例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乏力,所有患者经休息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在肝癌术后患者行EAL回输治疗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3D 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住院治疗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19例,行DynaCT扫描并选择3D iGuide技术引导射频针穿刺后实施RFA术,评价术后的技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 结果:19例患者全部操作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疼痛为主,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影像学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2例。 结论:3D iGuide穿刺技术在Dyna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中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为RFA治疗肝癌提供新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8岁,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反复寒战、高热,体温在39℃-40℃之间,每次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均缓解。1年前患者突然寒战,高热收住院,经86天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未再出现发热出院。由于该患者属医源性胆管损伤形成肝管后支狭窄而造成反复发热,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了如下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