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1a细胞的表面特征是CD11b^ CD5^ IgM^ ,其表达的CD5分子对BCR的传导有抑制作用。B-1a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数量增多,并可能是抗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来源;IL-10主要由B-1a细胞分泌,并对B-1a细胞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IL-10能促进抗红细胞自身抗体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DLBCL的6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4种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IL-17F、IL-22、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生存结局患者中的差异,及其对DLBCL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3年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14种细胞因子中,仅IL-10在不同生存结局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IL-10的最佳cut-off值为11.74 pg/ml。初诊DLBCL患者血清IL-10与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r=0.321,P=0.029)、C-反应蛋白(CRP)(r=0.320,P=0.013)及肿瘤负荷指标乳酸脱氢酶(LDH)(r=0.439,P<0.001)呈正相关。初诊时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IL-10水平较...  相似文献   

3.
由于B细胞(Breg cells)在免疫反应中具有介导特异性免疫反应、分泌抗体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到正性的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B细胞同样具有负性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变应性疾病中,某种具有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集可以通过分泌IL-10、TGF-I等细胞因子方式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s)的分化或是直接抑制免疫性T细胞的增殖。这种B细胞的亚集被称作调节性B细胞,即B调细胞。同时,B调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对B调细胞的产生、增殖及分泌也起到调节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讨论B调细胞在变应性疾病中,对T细胞免疫反应进行调节的可能机制以及B调细胞所处微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对B调细胞的调节作用,并展望了B调细胞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B细胞抗体分泌及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为摸索简便易行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之具有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方法,建立了一种用少量外周血检测人PBMC的ADCC活性的微量比色方法。确定实验条件为:效应细胞浓度1.0×10 ̄7/ml,效靶比1∶10;抗绵羊红细胞抗体1∶500稀释,37℃孵育4小时,细胞毒指数适中(约35%左右)。上述实验条件可敏感地检测PBMC的ADCC活性,具有操作简便、易于一般实验室开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LAIR-1和IL-10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为OLP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AIR-1在口腔扁平苔藓(n=22)和健康人(n=22)外周血Treg上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CD4+Foxp3+Treg上LAIR-1阳性率高于健康人,血浆中IL-10的水平亦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LAIR-1和IL-10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提示两者可能在OLP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B-laa细胞的表面特征是CD11b+CD5+IgM+,其表达的CD5分子对BCR的传导有抑制作用.B-laa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数量增多,并可能是抗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来源;IL-10主要由B-la细胞分泌,并对B-la细胞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IL-10能促进抗红细胞自身抗体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趋化因子-13(CXCL-13)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对于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0例淋巴瘤患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记录其脑脊液指标(包括压力、蛋白、潘氏试验、有核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氯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和CXCL-13的水平。结果:根据中枢浸润与否分为中枢浸润组(CNSI组)和非中枢浸润组(non-CNSI组),CNSI组的IL-6、IL-10、IL-10/IL-6比值及CXCL-13表达水平均高于non-CNSI组,但仅IL-10/IL-6比值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脊液蛋白是否增高分为蛋白增高组(n=14)和蛋白正常组(n=26),蛋白增高组的IL-6 [(5.78±2.69)pg/ml]、CXCL-13水平[(0.83±0.59)pg/ml]明显高于蛋白正常组[IL-6(2.41±1.16)pg/ml、CXCL-13(0.38±0.18)p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阴降火法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滋阴降火法治疗。比较2组中医症候积分、细胞因子IL-10、IL-18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细胞因子IL-10、IL-18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69.7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9.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滋阴降火法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IL-2、IL-7和IL-15联合对T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释放测定及ELISPOT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程度、IFN-γ分泌细胞的频率、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活力、细胞的凋亡状态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T细胞在周期性刺激后,用CD3/28微珠的短期扩增效应最好,但多轮刺激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细胞的扩增最强。Cr释放试验表明,CD3/28微珠扩增的T细胞不具有杀伤活力,高浓度IL-2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其次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ELISPOT显示不同培养条件诱导出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率从高到低依此为高浓度IL-2〉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低浓度的IL-2〉CD3/28微珠。细胞表型分析显示高浓度IL-2和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含有较高比例的CD3+CD8+T细胞。对细胞的凋亡测定表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获得的T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比例最低。细胞增殖试验显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分化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体外扩增T细胞的方法,其中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T细胞的扩增最显著,获得的T细胞存活率最高,分化能力最强,该细胞同时也含有较高频率的IFN-γ分泌细胞且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活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ICOS/GL50分子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XG-2上的表达,探讨GL50单克隆抗体(mAb)11C4对XG-2体外生长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XG2细胞表面ICOS/GL50等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台盼蓝染色计数检测不同浓度11C4mAb对XG-2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RT-PCR法检测XG-2细胞中Bcl-XL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ICOS/GL50分子共表达于XG-2细胞表面,11C 4mAb可显著抑制XG-2细胞的体外生长,并诱导其凋亡。结论11C4 mAb对MM细胞XG-2的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为MM的临床生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该院体检中心健康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后,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然后在体外用IL-17进行刺激培养,或预先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孵育1h后再进行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0的水平。结果 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经IL-17刺激后明显诱导IL-10的分泌(P0.01),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加入核转录因子(NK-κB)抑制剂可明显抑制IL-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10的作用(P0.05),但MEK1/2抑制剂、p38/MAPK抑制剂和JNK抑制剂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IL-17可能通过NK-κB信号途径诱导单核细胞上调IL-10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10对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PBMC,以细胞贴壁法分离得单核细胞。在RPMI 1640培养液中加入rhGM—CSF和rhIL-4诱生树突状细胞(DC),分别在培养第8,第13d时加入0,12.5,25,50,100ng/ml浓度梯度的IL-10。作用2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DC表型。结果:IL-10对成熟DC的表型表达无影响;IL-10抑制未成熟DC的共刺激分子CD86和DC成熟特异标志CDla,CD83的表达,对CD80的表达没有影响;对未成熟DC的Ⅱ类抗原HLA—DR的表达率无影响,但使其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降低;IL-10能使未成熟的DC向耐受原性抗原提呈细胞(APC)转化。结论:为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IL-10在小儿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MPP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MPP患儿血清IL-10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恢复期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结论IL-10在MPP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能参与了MPP的原发肺部损伤和肺外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组,SH)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LC)25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C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抗炎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发病机制的作用,用一期凝固法、ELISA和细胞发色底物分析检测不同浓度的人重组IL10(rhIL10)作用下,人重组IL6(rhIL6)诱导PBMNC的促凝活性(procoagulantactivity,PCA)、TF表达及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rhIL6培养PBMNC的PCA、TF表达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rhIL10作用PBMNC后,可对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起不同的抑制作用;在500ng/LrhIL10的作用下,rhIL6诱导的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0对PBMNC的TF表达和活性抑制可能是ACS重要保护机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钴原卟啉(CoPP)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过表达的效应关系及其对BMMSC分泌IL-10的影响。分离培养BMM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中CD34、CD45、CD44和CD71的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BMMSC向成骨及成脂诱导情况。BMMSC随机分为4组,分别置于CoPP浓度为0、25、50和75μmol/L的培养液中进行诱导。用MTT法分析BMMSC增殖情况。采用RT-PCR检测各试验组HO-1的表达水平,筛选出诱导HO-1表达上调的最适合的CoPP浓度。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IL-10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BMMSC中CD34、CD45表达呈阴性,CD44和CD71表达呈阳性;BMMSC经成骨及成脂诱导后出现钙沉积和脂滴,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呈阳性。各个浓度的CoPP对细胞增殖无显影响,CoPP 50μmol/L能强烈诱导BMMSC的HO-1表达,其在试验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IL-10分泌量也较对照组增多。结论:CoPP对细胞增殖活性无促进作用,CoPP50μmol/L是诱导BMMSC HO-1表达上调的最适合的浓度,HO-1表达上调可诱导IL-10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创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变化的连续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分别在受伤后第2、3、5、10及15天测定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TNF-α浓度采用放免法测定,IL-1β、IL-6、IL-10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在多发性创伤后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IL-1β及TNF-α于2周后恢复正常,而IL-6、IL-10增高持续至2周后。结论 TNF-α、IL-1β、IL-6及IL-10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可能和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IL-2、TNF—α、IL-10、IL-8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发病中的作用,观察33例Allo-HSCT患者aGVHD的发病情况。aGVHD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部分病例还依据皮肤、肠粘膜活检的病理学变化。移植前后定期采集患者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IL-2、TNF—α、IL-10、IL-8的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13例发生aGVHD,其中8例Ⅰ度aGVHD,5例Ⅱ-Ⅳ度aGVHD。IL-2、TNF—α水平在aGVHD阳性组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而IL-10的水平在aGVHD阳性组明显低于aGVHD阴性组,IL-8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L-2、TNF—α在临床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定期检测患者血清的IL-2、TNF—α水平有助于预测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8、IL-10、TNF-α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血清IL-8、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IL-10含量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缓解期IL-8、IL-10、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期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TNF-α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IL-10显著低于轻中度患者.活动期IL-8表达水平和TNF-α呈正相关,和IL-10呈负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IL-10表达水平降低,IL-8、TNF-α表达水平升高,使体内免疫调节失衡,从而诱发溃疡性结肠炎.IL-8、IL-10、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