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之 《新农业》2006,(1):20-20
旱403是以高代试材S299/S2026 为亲本人工杂交组合,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杨连华 《新农业》2005,(2):45-45
品种来源:辽春16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从辽春1O号中系选育成。  相似文献   

3.
阎春林 《新农业》2006,(9):47-47
丹旱稻1号是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杂交育成的耐旱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旱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旱稻新品种丹旱糯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旱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1984年夏以矮秆的5057为母本,抗病、大穗的IR26/早丰γ为父本,有性杂交,经丹东、海南两地繁殖、定向选育,至1993年选育出旱稻新品种丹粳5号。1994年由丹粳5号繁种田选出优良糯型变异株;1995年在所内旱稻试验田株系圃种植,编号为旱株18;1996年在所内旱田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旱20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旱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生育期适中.抗旱性中等,米质优,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广,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西南等缺水或干旱、易旱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丹旱稻1号     
温红 《新农业》2003,(5):46-46
  相似文献   

7.
丹旱糯3号是辽宁省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早稻研究室通过籼粳亚种间复合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13天,比对照品种郑州早粳多3天,属于中晚熟品种.株高94.3厘米,茎秆粗细中等.叶色较绿,叶片较长.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     
而东 《新农业》2006,(6):44-45
铁单22号   铁单22号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与铁岭市铁研种业有限公司以铁98127-1为母本,铁D912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在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2天左右,属中晚熟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旱稻新品种旱403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403亲本$299是杂交组合辽粳326/铁粳5号后代材料,米质优良,半散穗,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S2026是杂交组合科情3号/沈农611的后代材料,具有籼稻血缘,抗旱性较强,是良好的旱作稻资源。1994年配组后经沈阳、海南两地系统选育,1994~1996年F1~F5混选,1997年F6开始穗选,1998年第8代单株选择,获得一批性状稳定,适于旱作的株系试材,于1999年进行旱作抗旱鉴定,该品系编号为HJ403,表现抗旱性强,综合性状好,于2000~2001年参加本所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叙述了农大95-2旱稻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常识,特点,适合陈集镇高岗缺水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成单22 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610066)选育,200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属2004年农业部推荐主栽品种。1、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株高240~260厘米,穗位高90~100厘米。穗长18~2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4~40粒,百粒重27~29克,出  相似文献   

12.
张燕之 《新农业》2006,(3):24-24
辽星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为父本人工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5年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6天,属中熟品种。株高10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色浓绿,主茎16片叶,分蘖力较强。半散穗,穗长18~20厘米,颖壳黄褐色,穗顶部有芒。平均每穗140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3.9克。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活秆成熟不早衰。抗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13.
王进民 《新农业》2008,(2):49-49
旱丰8号是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抗旱。抗病,抗饲高产旱稿新品种。2003年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早稻,通常是在旱地直播栽培,尤其适于低洼地以及缺水的水田地区种植,一生勿需保持水层,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15.
辽单12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辽6082为母本.外引系丹3130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邮编:274000.电话:0530-5646314)选育的中熟夏大豆新品种“菏豆15号”,前不久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鉴定旱稻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综合抗性。[方法]采取大田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5个旱稻品种的生长及产量表现。[结果]参试品种全生育期为115~131 d;株高分布为85.9~109.4 cm;整齐度均较好;绿旱6号落粒性表现为较难;抗倒性以隆旱1号、绿旱3号、旱优88及绿旱6号、国旱47、绿旱1号表现为好或较好;米质普遍较差;参试新品种中,有8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幅较大的是旱优73、旱两优212、红旱8号,分别较对照增加36.09%、18.54%、18.26%。[结论]主要推荐绿旱6号在沿淮周边地区示范种植,亦可以推广旱优73、旱两优212,但要注意后期倒伏。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     
丹豆11号(丹304)辽审豆[2002]58号丹东农业科学院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3年申请  相似文献   

20.
引进中旱209号等10个旱稻品种,在建阳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1587、中旱209、UR97等3个品种,比对照巴西陆稻增产14.84%~11.69%,其中1587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