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酸角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退化旱坡山地环境人工经济林行间少优良草被覆盖问题,在乡土酸角Tamarindus indica linn人工经济林6 m×8 m行间,开展了铺地木蓝Indigofera endecaphylla Jacq适应引种栽培和生物量产出研究.测定其扦插出苗率、生根期、生长速度、株高、产草量、枯落物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观察其抗逆性能,结果表明铺地木蓝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适应性较好,具有速生、覆盖力强、耐瘠、耐旱、不攀缘和缠绕客体特点;全生育期内可刈割2次,留茬15 cm,地面生物产量达31.5~40.5 t/ hm2;未刈割3年生铺地木蓝地面枯落物为6.3 t/ hm2,可采收种子968.8 kg/ hm2;适宜作为干热区退化旱坡山地人工经济林果行间覆盖作物推广,但规划种植时宜重视低温对其危害.  相似文献   

2.
金秋梨在麻阳栽培面积800hm2,产量8 800t。套袋栽培面积达730hm2,2005 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达7 500hm2,成为麻阳县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主推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酸角挥发油香味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酸角挥发油,平均出油率为2.46%。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对酸角挥发油的20种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酸角挥发油能有效地掩盖卷烟杂气,使烟气柔和,香气细腻,对改进烟气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成县冬油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12年在成县抛沙镇乐楼村丘陵地开展的冬油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菜在成县丘陵区栽培的最佳密度为21万株/hm2,此栽培密度下油菜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折合产量为3250.2kg/hm2,有利于抗倒伏、防发芽。  相似文献   

5.
日本梨适宜作棚架栽培.我县1995、1997年分别在大公镇、双楼镇建立日本梨棚架栽培试验示范点.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在海安县农科所建立2hm2示范园,2000年大公镇日本梨棚架栽培扩大到40hm2,全县累计100hm2.笔者通过几年研究,总结出一套日本梨棚架栽培的技术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探索不同栽培方法对中药莪术(莪术、郁金)产量与效益的影响,为指导广大农民种植中药莪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产量效益最好、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次之、露地栽培最差.2011年、2012年地膜覆盖栽培莪术产量分别为14 708.8 kg/hm2、15 112.0 kg/hm2,比露地栽培增长23.4%、19.8%;郁金产量分别为25 998.1 kg/hm2、31 411.2 kg/hm2,比露地栽培增长26.0%、27.3%;莪术+郁金净效益分别为521 432.6元/hm2、612 074.2元/hm2,比露地栽培净增效益33.5%、32.4%;地膜覆盖+遮阳网栽培产量和效益较地膜覆盖栽培下降.因此,三种栽培方法中地膜覆盖栽培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油菜曾是余姚市冬春季主要大田作物,栽培面积达6700hm2左右,近年虽因价格因素栽培面积大幅度减少,2002年仅有1300hm2,但仍为冬春季节的第二大作物。2007年随着食用油价格的大幅度攀升,油菜种植面积开始回升,2008~2009年度种植面积回升至4200hm2。今后,伴随栽培方式的简化、机械收获的推进、劳动力投入的减少、种植效益的提高,油菜栽培面积可望不断增加.再次成为我市冬春季主要作物。  相似文献   

8.
1 生产现状与规模 2001年全县以辣、菜、瓜为主的经济作物栽植总面积为6 713.3hm2,其中辣椒4 160hm2,蔬菜中的日光温室栽培面积30.73hm2,以大、中棚为主的"万元田"栽培266.7hm2,常规种植的蔬菜693.3hm2,洋葱260hm2,马铃薯133.3hm2,西甜瓜1 160hm2,栽培总面积较前些年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005~2006年安仁县晚稻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综合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2005年示范4006.7 hm2,2006年示范6206.7 hm2,2 a共计10213.4 hm2,平均单产7.54 t/hm2,比翻耕栽培增产11.7%。介绍了晚稻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综合技术的特点、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0~1997年在乌兰乌德地区10余个国营农场进行了以结球甘蓝为主的蔬菜种植与开发,年种植面积500多hm2,平均产量为45~50t/hm2,最高产量为94t/hm2,年总产量2.3~2.5万t,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阿克苏地区9万hm2冬小麦,平均单产近630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本文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超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阿克苏地区进行大面积超高产栽培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大面积超高产水平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13.
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参市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产量下降从2005年起,东北人参主产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3省在地面积减少,产量随之大幅下降。据调查了解,2005年人参栽培面积由2004年的1400hm2,2005年下降至1333hm2,产量由5500t下降至4500t;2008年人参栽培面积下降至700hm2,产量减少至2900t,2010年栽培面积再减至550hm2,产量下降至2400t,2011年产量已  相似文献   

15.
黔糖4号旱坡地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旱坡地甘蔗栽培水土流失和增产问题,于2007—2009年进行了黔糖4号坡地种植土壤免耕和常规开垦栽培(CK)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旱坡地土壤免耕栽培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明显的增产效果。新宿平均产量129.21t/hm2,比CK增产12.95%,示范10hm2加权平均产量102.75t/hm2,辐射带动推广2 000hm2加权平均产量85.04t/hm2,示范推广2 010hm2加权平均产量93.90t/hm2,分别比CK增产13.0%、14.1%和13.5%;甘蔗种植+加工纯收入36 336元/hm2,产投比为1.79,分别比CK增加41.2%和0.23。种植业中土壤免耕栽培比CK减少投入土地开垦费1 800元/hm2,甘蔗纯收入增加10 579元/hm2,合计增收12 397元/hm2,效益明显。该结果对旱坡地甘蔗栽培控制水土流失、增收节支、提高种植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秋梨在麻阳栽培面积800hm2,产量8 800t。套袋栽培面积达730hm2,2005年来累计推广面积已达7 500hm2,成为麻阳县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主推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在静宁县灵芝乡尹岔村干旱半干旱地进行的双低油菜华协 1号膜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栽培密度由 2 2 .5万株 / hm2增加到 37.5万株 / hm2 ,油菜的一级分枝数、有效角果数、主花序角数、角粒数则逐渐降低 ,油菜单株生产力呈下降趋势 ;以栽培密度 30万株 / hm2 折合产量最高 ,为 2 74 1.7kg/ hm2 ,其次栽培密度 30万株 / hm2的折合产量为 2 6 12 .5 kg/ hm2 ,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平罗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0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为9133hm2,比2007年增加587hm2.其中插秧稻3933hm2,比2007年增加200hm2;水稻旱播幼苗旱长轻型栽培面积2133hm2,比2007年增加1067hm2;播后上水栽培面积3067hm2,比2007年减少1267hm2.全县水稻总产量7344.7万公斤,比2007年增加348.9万公斤,增产5%.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水果产业发展形势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水果重点产区之一,据统计,2004年全省水果栽培面积达约67万hm2,总产量385万t,总产值71亿元。其中,苹果21.7万hm2、135万t;梨17.4万hm2、79.1万t;葡萄8万hm2、93.4万t。辽宁省的苹果、梨和葡萄三大水果的栽培面积在全国均居前列。设施果树生产面积达约1.7万hm2,  相似文献   

20.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