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吡唑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氨基-4-氰基吡唑和芳醛为原料合成了10个新型吡唑Schiff碱及铜(II)、镍(II)、锌(II)、钴(II) 4个金属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 IR, 1H NMR及单晶解析表征了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测定了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 生物活性研究表明, 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其中铜(II)和锌(II)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PMBP缩氨基酚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MBP缩邻、间和对氨基酚配体(C23H19N3O2), 合成了它们的Cu (II), Co (II), Fe (II) 和Zn (II) 配合物. IR, UV, 1 H NMR和EI-MS测定结果表明PMBP缩邻氨基酚配体以负二价三齿形式与金属形成1:1的配合物, 而PMBP缩间氨基酚和PMBP缩对氨基酚配体均以二齿形式与金属形成2:1的配合物。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大于配体, 其中PMBP缩邻氨基酚合钴(II) 配合物在2.5 g/L浓度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达到19 mm, 为研究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新型牛磺酸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将配体溶于无水甲醇中,分别加入Zn(Ⅱ),Co(Ⅱ),Ni(Ⅱ),Cu(Ⅱ)金属醋酸盐,加热回流,过滤干燥得目标化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等表征其结构组成;采用打孔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四种配合物组成为M(L)(H2O)2~3,属于1∶1型的非电解质。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有中到高的抑菌活性,其中铜(Ⅱ)和钴(Ⅱ)配合物抑菌活性最强,抗菌活性且强于Schiff碱配体。结论牛磺酸缩PMBP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为配住化学增添新的内容,良好的抑菌活性为其在医药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2,6-吡啶二甲酸、乙二胺、对甲氧基苯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多齿Schiff碱仲胺配体N,N′-双(2-羟基苯甲醛仲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L),进一步将L与Ni~(2+),Mn~(2+),Co~(2+),Cu~(2+)和Zn~(2+)等过渡金属配位,合成了5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Ni,B-Mn,C-Co,D-Cu和E-Z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推测,并采取微量稀释法考察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L对3种菌的抑菌活性较好,IC_(50)值分别为30.27,21.31,26.79μmol/L;D-Cu在几种配合物中抑菌活性最好,其对3种菌的IC_(50)值分别为30.87,22.68,28.16μmol/L.  相似文献   

5.
(Na[Fe(CO)2C5H5]2)n的形成和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King[1]认为,双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Fe(CO)2C5H5]2与钠汞齐(Na/Hg)作用可直接得到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钠Na[Fe(CO)2C5H5].但我们在研究合成异核金属配合物过程中,按文献[1]所述方法制得的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钠,分别与主族金属元素锡的配合物L3SnCl (L=C6H11,C6H5)和过渡金属稀土元素的配合物(C5Me5)2 LnCl(Ln=Dy,Gd,Sm,Nd,Pr)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作用,却得到了金属间具有完全不同成键形式的两类异核金属配合物.为此,我们对[Fe(CO)2C5H5]2与钠汞齐(Na/Hg)反应产物的结构形式和其在异核金属配合物合成中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6-氯-2-羟基吡啶(Hcp)为配体,特戊酸(Hpiv)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5例八核{Ln_2~ⅢCo_6~Ⅱ}(Ln=Sm (1)、Eu (2)、Tb (3)、Er(4)、Tm (5))异金属配合物。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5为同构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磁性测试表明,在配合物1~5中,反铁磁相互作用占主导作用。在抑菌性测试中,采用培养基扩散法测试配合物1~5及其同构物{Ln_2~ⅢCo_6~Ⅱ}(Ln=Dy (6)、Ho (7)、Gd (8)、Y (9))的抑菌作用。研究表明配合物1~9对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配合物5对E. coli的抑菌效果最好,而配合物9对S. aureus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1-甲基-2-咪唑醛和甘氨酸缩合的Schiff碱为配体,合成了4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C7N3H8O2)(H2O)n]Cl O4(M=Co,Ni,Cu,Zn).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测定、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热重分析确证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氨基苯并噻唑与钴和锌的两种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两种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Zn(Ⅱ)和Co(Ⅱ)分别与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通过4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两种配合物对三种菌种均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4-(1H-1,2,4-三唑-1-亚甲基)苯甲酸(HL)为配体,水热合成了三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u0.5L]n(1),{[Ni(L)2·(H2O)2]·(H2O)2}n(2),{[Co(L)2·(H2O)2]·(H2O)2}n(3);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热分析、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呈现一维(1D)的链状结构,而同构的配合物2和3则通过链间的氢键连接为三维(3D)网状结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对镰刀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特别是配合物1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质粒DNA(pUC 18)裂解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化合物2和3,化合物1能更有效地促进质粒DNA裂解.进一步采用光谱法检测三种配合物对DNA的结合作用.结果显示三种配合物均可插入DNA分子中,其中配合物1的插入作用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合成法, 在室温下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配合[Ln(IAA)2(phen)2]·(NO3)[Ln=Ce(1), Gd(2), Tb(3), Dy(4), Ho(5), HIAA=吲哚乙酸, phen=1,10-菲咯啉], 并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 X射线单晶衍射、 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配合物15具有相同的结构, 对配合物2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2为超分子网络结构, 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2D网络, 中心金属Gd(Ⅲ)为九配位, 具有单帽四方反棱柱几何构型. 此外, 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研究, 得到了抑菌活性与配合物组成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