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今弘扬和培育先进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教育部门不可推卸的神圣任务。要弘扬和培育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人为本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辩证思维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创新进取和先进文化意识,要弘扬和培育责任意识,要弘扬和培育平和宽厚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公平公正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诚信友爱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换位思考的意识,要弘扬和培育勤俭节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活不是单一的,情绪也不是单一的。欢乐和痛苦,压抑和奋争,胜利和挫折,常常交织在一起。喜悦,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和自信,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  相似文献   

3.
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韧和忍耐,曾经的执著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的一种欣慰和尊敬!  相似文献   

4.
材料是绘画作品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承载了画家所有的意图和审美,是绘画全部意义的唯一载体.学生通过对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的把握,将材料转化成所需要的画面语言、实现意图和审美表现.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如果失去了对绘画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的了解和把握,将会被画面形体和所学知识束缚,不能通过材料表现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他们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这样教学必将因为自身的不完整,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有什么意义?交通运输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远程教育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研究这支特种部队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对远程教育事业、专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科学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采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选择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作为个案,分析了这一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概括了它在远程教育四大体系,即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国际参考系和历史参考系构建和创新方面的贡献和标志性成果;从课题、论文、著述、实践、人才培养、教学成果等方面,探讨和剖析了支撑这些成绩和成功背后的指导思想、核心任务、组织特点和研究范式。力图探究和揭示远程教育科研机构发展的特征、作用和规律,以期实现学术研究指导和推动远程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切办法,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实现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广大企业和政工干部努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继承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以达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一些同志在对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上,讲融合和相同的多,讲区别和不同的少,有的还有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明富 《文教资料》2012,(14):108-109,122
当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发展,给改革中的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艰巨的挑战。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在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具有这个可能。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0.
学生有解题过程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但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产生的思想、方法和奇思妙想,没有得到交流、肯定、强化,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作品是指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非表达个人思想观点为创作目的的作品。与一般文艺科技作品相比,功能性作品的功能性使其在创作空间、商业生命等方面有诸多不同。根据功能性作品自身的特点构建功能性作品的保护条件、权利内容、权利限制、侵权责任等制度规范,是功能性作品著作权制度的应有之义。文章从《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于建筑作品、实用艺术作品、图形作品、立体作品的修订入手,对比分析《伯尔尼公约》及具有代表性的外国相关规定,介绍我国功能性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历程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品的独创性判断是一个应结合具体实际加以考虑的现实问题,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评价所有作品的独创性。在不同种类的作品中,独创性的体现方式不同,程度也不同。独创性的判断会因作品是原创作品还是二次作品,是汇编作品还是演绎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作品还是功能性作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萧纲赋考论     
现存萧纲赋按内容可分为述志赋、抒情赋、咏物赋、宫体赋、游戏逞才赋五类,其中宫体赋最有特色。萧纲宫体赋的描摹程式是由咏物到咏女性,写作倾向上只为描摹而描摹,不动感情。由此推理,萧纲对赋的理解相当通脱,题材无所约束,描写无所顾忌,符合其"放荡为文"的文学观。《悔赋》作于侯景乱中,是萧纲少有的严肃主题的作品,萧纲借此痛定思痛、批判现实,表达勘定战乱、中兴国家的信心。《悔赋》与宫体赋主题截然不同,这对于反思宫体文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解音乐作品与音乐表演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理解音乐作品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前提,主张首先要理解音乐作品的形式,然后是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还要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这样才能很深刻地表现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从《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文选》编者的文学思想及其文体设立与选篇标准、《文选》的编排体例和收录特点,分析了《文选》对宋玉及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我们的结论是,《文选》认为:1.宋玉是赋体文学特别是散体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文选》著录的宋玉作品可谓周秦至梁初期间文学作品中的“清华”;3.《文选》重评宋玉,欣赏宋玉作品的理论基础是主张“文质彬彬”而又并偏重于“翰藻”的新文学理念。总之,《文选》对宋玉辞赋的著录提升了宋玉的文学地位,传播了宋玉作品,扩大了宋玉的影响,对于宋玉批评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过程中,如何沟通读者与作品的时间距离,如何建构读者与作品的效果历史事件,如何实现读者与作品的视阈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哲学诠释学引导我们认识到,读者与作品之间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互作用和视阈交融的关系,而且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它的被展现的过程,有了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意义建构才能使作品获得活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来,中国散文通史有16部,中国散文通论有7部。分体散文史中.赋史赋论7部,传记史论8部.寓言史3部,骈文史论4部,山水游记研究4部.杂文史2部,尺牍史、日记史、散文美学史、文章学史各一部。断代散文研究中,有关先秦13部.汉代散文3部,汉赋9部。六朝散文3部,六朝赋3部。唐宋共18部.其中合论唐宋古文及八大家者11部。明8部,清代近代12部,其中桐城派9部。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何种文学作品,典故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丰富文学作品内容、语言,深化文章中心,提高文学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近年来国外文学作品不但流入我国文学阅读范围之内,其典故来源并没有我国文学作品典故广泛。本文将针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进行分析,寻找出典故翻译技巧,为我国英语文学爱好者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品选编对于作家、作品经典意义的建构和影响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还是中国现代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体现出作为一部作品选编的独立价值。但是相比较于文学史的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无论是具体的作品选版本还是宏观作品编选的历史发展流变,都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提炼。而选编史研究的缺席,将深刻影响文学研究的平衡,因此,必须关注对于作品选编的研究,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编史的构架,以期推动文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当代作家。具体表现在其作品直接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养分;培养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牵引他们在创作上进行多方的尝试,丰富着当代文坛的创作格局;影响着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中的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影响着当代众多作家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