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袁家村铁矿属于大型沉积变质铁矿床,具有储量巨大、成因复杂、矿体数量与矿石类型多、矿物种类和嵌布关系复杂、氧化矿与原生矿共生、微细粒嵌布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多矿体多类型微细粒嵌布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石。通过科学的采配样设计和矿石工艺矿物学、可选性试验研究,掌握了袁家村铁矿目前揭露矿体的矿石类型及赋存特征、工艺矿物特性、矿石的可磨可选性,并据此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这类矿石的配矿模式及方法。结果表明,矿体+矿石类型+TFe与MFe品位+含铁硅酸盐脉石含量的精细化配矿模式有利于袁家村铁矿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周晓将  毕惠珍 《采矿技术》2021,21(1):170-172
针对上房沟钼铁矿区矿石自然类型分布特点,编制了难选矿石配矿管理方法.主要介绍了配矿管理过程中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划分区域、爆堆管理、强化岩性比例控制等配矿管理方法,实现在工业试验阶段及规模化生产阶段对高滑石型难选矿石的入选原矿质量要求.实际生产执行反馈数据表明,配矿管理方法执行可靠度高、过程可控,可保证入选矿石的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米子军 《矿业工程》2015,13(2):18-21
针对微细粒红磁混合铁矿矿石性质和多类型复杂矿床特征,采用"四要素"配矿技术,实现了多矿体多矿石类型的精细化配矿,稳定了采出矿石质量。通过选矿试验及装备集成优化研究,确定了适合微细粒复杂难选红磁混合铁矿的选矿工艺,选择了大型高效选矿设备,实现了微细粒铁矿选矿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鞍本地区同一矿床3种类型的铁矿石的矿物成分、可磨度以及选矿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3种类型矿石可选性的差异。建议根据不同类型矿石的空间分布,计划开采,合理配矿,以确保精矿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乌龙泉矿露天采场内矿石品级种类较多,部分低品级矿石不能直接满足后续生产加工要求而堆积于采场内部,影响采场的有序推进及矿山生产能力的提高。采用线性规划法建立配矿模型,构建适用于当前乌龙泉矿露天采场内低品级矿石的配矿技术方案;基于配矿技术方案,对乌龙泉矿露天采场的工作面布置进行优化;将配矿技术方案及优化后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应用于乌龙泉矿露天采场的生产计划中。工程实践表明:采场内配矿技术方案充分利用采场内部矿石参与配矿,有利于低品级矿石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及配矿成本的降低;工作面布置优化后的乌龙泉矿露天采场能够有效地实现配矿方案在生产中的应用,解决低品级矿石的开采问题,促进采场的有序推进,提高矿山的生产能力及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某矿随着采场掘进深度快速加深,采场深层矿石不断揭露,为了查清采场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找到其细粒磁铁矿的开采及合理选别参数,开展了配矿综合利用研究。研究表明:根据该矿各类型矿石的性质及可选性,确定了细粒部分磁铁矿的最终配矿方案;试验研究提高了采区细粒矿石西331矿的综合利用率,为矿山合理采矿及选厂配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弓长岭三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及其解离特征,进而划分矿石的工艺类型,以便为矿石的合理配矿和选择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石灰石是水泥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其入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艺的质量控制乃至最终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石灰石矿床结构均比较复杂,品位变化极大,能否确保入厂石灰石质量的均衡稳定,对保证水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入厂前对矿石进行中和是改善和稳定入厂矿石质量指标的重要方法。矿石中和包括配矿和混匀2道作业程序。配矿是混匀的基础,是保证矿石质量的前提;混匀是在配矿基础上使矿石的质量达到稳定。1配矿1.1配矿方式 根据水泥生产工艺要求,有以下3种配矿方式。 (1)在矿山工作面配矿。 (2)在储料场配矿…  相似文献   

9.
文中将配矿划分成宏观配矿(矿石质量规划)和微观配矿(矿石质量控制)两级,并简要阐述了微观矿石质量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电子计算机在配矿即矿石质量均衡与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铜矿矿石类型及其品位分布规律,对铜矿开采和配矿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典型的露天铁矿中,采掘过程是由钻孔、爆破、挖掘和把矿石从不同开采台阶运往选厂的运输等作业所组成。矿石的挖掘费用取决于各个装载点的矿石类型,而运输费用则取决于各个装载点到选厂的距离。挖掘矿石的比例取决于不同装载点原生矿石的质量和配矿过程中对各种质量指标的要求范围。用线性规划模型已求出产品的最优配矿方案,并使挖掘和运输费用最少。  相似文献   

12.
乌龙泉矿东区采场内矿石出矿品位波动较大、低品级矿石难以回收,而采场内配矿效率低、准确度不高,不利于矿山高效稳定生产。采用3D-Mine构建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矿石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样品数据与钻孔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品位输出的可靠性。提出了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基本流程为模型上圈定开采计划线-开采计划线内矿石产量和品位统计-爆破区域划分-配矿方案制定-现场开采及配矿工作,并应用于乌龙泉矿东区采场的实际开采和配矿工作中。结果表明:品位分布数字模型可以简单方便地统计任意开采区域内矿石的产量和品位,有效地指导工作面的推进和爆破区域的划分;通过统计各爆堆矿石的产量和品位,可以提高现场配矿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采场低品位矿石的回收、出矿品位稳定及矿山高效稳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某铁矿各部位矿石的主要铁矿物种类及含量变化较大,为实现该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基础,对各类型矿石分别进行了选矿试验和配合方案拟定,并对配矿进行了全流程试验.结果表明,综合配矿磨至-74μm含量占94.5%的情况下,采用一次弱磁选+一次强磁选+混磁精闭路反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铁品位65.54%、回收率6...  相似文献   

14.
多金属配矿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入选矿石品位的稳定和提高矿石的综合回收率。针对现有多金属配矿模型对选矿影响因素考虑不充分,导致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在考虑影响选矿回收率的矿石岩性、氧化率、有害物质等配矿指标的情况下,建立了以品位偏差、矿石岩性百分比偏差、总产量偏差和采掘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基于采选流程的多金属多目标配矿优化数学模型。在标准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的变异过程和比较选择过程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国内某大型钼钨矿为例,将该模型的优化结果与传统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所提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分别进行模型求解。研究表明:①该模型在保证采掘运输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对原有配矿模型未考虑的矿石岩性、氧化率、有害物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配矿优化,保证了矿石品位的均衡性以及矿石的可选性,从而增加了配矿优化模型的适用性,使得配矿优化模型更符合生产实际;②所提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不仅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而且在计算效率上相比于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提高了40%和56%,在模型求解精度上提高了10倍左右,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武钢乌龙泉矿配矿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武钢烧结生产所需矿石质量要求, 基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原则, 建立了乌龙泉矿配矿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保证矿石配矿质量稳定性的控制程序。结合矿山月生产计划指标, 圈定每月开采计划线。考虑采场计划线内爆破工作安排, 应用3DMine矿山地质品位分布数字模型统计计划线内各爆区矿岩组分含量信息, 采用资源高效利用配矿数学模型制定计划配矿方案和调整配矿实施方案, 保证矿石输出质量和数量, 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6.09%。  相似文献   

16.
王洋  赵明生 《金属矿山》2013,42(8):101-103
对于夹层较多,矿石品位相差较大的石灰石矿体,尽可能多地利用低品位矿石或废石,其关键是制定周密的配矿计划。为了达到最优的配矿目的,首先利用Dmine软件建立数字化模型;然后基于详细的地质勘查数据进行生产配矿。结果表明,经过配矿不仅可以降低矿山生产剥采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减少废石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合理配矿提高矿石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配矿是从整个生产过程、整体经济效益出发指导和协调生产。确定配采比是合理配矿的关键,是矿石质量达标、提高矿石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堆城钼矿现有矿产资源特征的分析,采用品位0.06%~0.08%的表外矿参与配矿,降低原矿品位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该方法是可行的。针对入选品位下降,对不同类型的矿石,选厂应采取不同的药剂配比。在配矿方面,应根据矿床杂质元素的分布情况,加强配矿管理,确保钼精矿铅、铜含量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铜矿的配矿工作,不单要着眼于含铜品位,还要考虑矿石的类型和性质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露天矿的多金属多目标配矿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配矿优化方法。根据矿山实际情况,以生产成本、矿石品位偏差和矿石岩性配比偏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露天矿配矿优化模型;在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D)的基础上,对算法的更新过程进行了改进,利用种群与权重向量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基于角度的更新策略,使算法在求解多目标问题时更好地平衡种群的多样性与收敛性;由于对选矿因素考虑不充分,无法有效提高矿石的综合回收率,本文建立了融合氧化率及有害物质参数的综合回收率随机森林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对算法得到的多组配矿结果进行筛选,获得一组更加贴合矿山实际情况的配矿计划。最后以国内某大型钼钨铜矿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配矿计划在解决多金属多目标配矿问题时能够有效提高矿石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