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参苓白术散对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瘦素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78例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参苓白术散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颗粒剂,疗程6个月,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及BMI.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及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提高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BMI,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粉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微型营养评估(MNA)评分分为营养正常组(MNA>23.5分,24例)、营养不良风险组(17.0分≤MNA≤23.5分,65例)和营养不良组(MNA<17.0分,27例);92例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肠内营养粉剂);将试验组分为A组(17.0分≤MNA≤23.5分,33例)和B组(MNA<17.0分,13例)2个亚组。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比较各组体质量指数(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及BODE指数等指标差异。结果 与营养正常组比较,营养不良风险组BMI、6MWD和MNA评分降低,营养不良组女性比例、BMI、FEV1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及其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探讨ghrelin在COPD营养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53例COPD患者[营养不良组(COPD A组)31例,营养正常组(COPD B组)22例]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生长素释放肽水平,并测量体重指数,理想体质量百分比,上臂中部臂围、血清白蛋白、血淋巴细胞计数等评估营养状况,分析血浆生长素释放肽与各营养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营养不良组COPD血浆生长素释放肽水平高于营养正常组COPD和健康对照组,且其水平与体重指数、理想体质量百分比、上臂中部臂围呈负相关,而与血清白蛋白、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生长素释放肽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调节,其升高是机体在营养不良状态下机体反馈性生理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与6分钟步行距离的关系。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50例,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6MWD);同时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IL-6。分析COPD患者血清IL-6与六分钟步行距离的相关性。血清IL-6经对数转换后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IL-6水平[4.34(3.31~5.5)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6(1.42~3.5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P=0.000)。log IL-6与6MWD呈负相关(r值=-0.578,P<0.01)。结论血清IL-6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增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OPD的全身炎症程度,并且与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相关,可作为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和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常规治疗无差异,治疗组增加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对照两组6个月后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肺功能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运动和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血液凝血系统功能的改变。方法采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稳定期患者25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D-二聚体、Fb、PT、APTT、TT间差异无显著性。较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COPD重度患者与轻中度患者间比较,D-二聚体和F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凝血系统加强,抗凝系统减弱,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营养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COPD稳定期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10例,呼吸功能锻炼结合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BMI、6min步行距离(6MWT),相关肺功能指标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SGRQ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MI、6MWT、PaO_2、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aCO_2、SGRQ症状、活动、影响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营养护理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讲座、呼吸训练,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民 《海峡药学》2016,(4):100-101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加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予玉屏风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9例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发病频率的变化.结果 2组药物均能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P <0.05或P<0.01),两组之间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玉屏风散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显著,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预防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观察选择平喘固本汤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A2组(53例):针对患者选择基础方法进行疾病治疗;A1组(53例):选择基础治疗+平喘固本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COPD患者完成对应治疗后在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具有的差异。结果两组COPD患者完成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获得显著改善(P<0.05);在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A1组优于A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选择平喘固本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将将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突显平喘固本汤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甲状腺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中的意义。方法观察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148例,根据体质指数(BMI)、理想体质量百分比(NW%)、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点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LYM)等营养参数,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47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101例,另选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并探讨上述因素在COPD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I组BMI、NW%、TSF、MAC、ALB、LYM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瘦素水平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COPDⅡ组TNF-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COPDⅠ组与COPD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I组T3、T4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Ⅱ组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Ⅰ组、COPDⅡ组BMI、NW%、TSF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瘦素水平与TNF—α、TSH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瘦素水平、TNF-α及甲状腺激素有关,瘦素受TNF—α系统调控,瘦素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关系。方法13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和50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包括营养不良COPD组18例,正常体重COPD组24例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8例),测定各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瘦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BM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相关性。结果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COPD组、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体重COPD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重COPD组及超重及肥胖COPD组(P〈0.01),正常体重COPD组与超重及肥胖COPD组及对照组患者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各组COPD患者血清瘦索水平与BMI明显相关(P〈0.01或P〈0.05),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肺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营养不良COPD组患者FEV1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负相关(P〈0.01),超重及肥胖COPD组患者FEV1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负相关。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营养不良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有关,超重及肥胖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先池  张涛  崔松 《贵州医药》2002,26(3):208-21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 (CRF)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测定 5 3例CRF患者 (未透析组 2 8例 ,血透组 2 5例 )及 2 5例正常人的瘦素 (Leptin)浓度、体重指数 (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主观评价法 (SGA)法等参数。瘦素测定用EIA法。结果 (1)血透组瘦素浓度 (10 4± 8 1μg/L ,P <0 0 5 )和未透析组瘦素浓度(8 3± 6 7μg/L ,P <0 0 5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9± 1 7) μg/L。 (2 )血透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 0 710和 0 714 ,P <0 0 0 1) ,未透析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0 6 85 ,P <0 0 0 1和 0 4 36 ,P <0 0 5 ) ,而与其他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 (3)两组CRF患者按SGA分级比较 ,血清ALB、瘦素在原基础上随营养不良的程度加重而降低 ,PA则在升高的基础上降低 ,甚至低于对照组。结论血透组、未透析组血清瘦素浓度明显升高 ,且均与BMI、RB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慢性肾衰竭患者低血清瘦素水平提示有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4.
张瑶琳 《安徽医药》2015,(3):491-49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40例,发病0~3个月给予常规 HD 治疗每周3次+基础治疗,第 3个月给予 HD 联合 HP 治疗,第6个月恢复 HD 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6、9个月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观综合营养评分(SGA)及营养相关测量指标情况。结果(1)治疗前、治疗3、6、9个月血清白蛋白(ALB)、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浆瘦素(lept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68,F2=40.84,F3=83.68,F4=64.76,F4=36.19,均 P <0.05),应用 HP 治疗后 CPR、IL-8、TNF-a、Leptin 水平均明显降低,ALB 水平明显增高;(2)治疗前、治疗3、6、9个月营养不良状态分布及 SG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F =10.44,均 P <0.05),应用 HP 治疗后40例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分布及 SGA 评分均明显改善;(3)治疗前、治疗3、6、9个月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5,F2=8.17,F3=7.66,F4=8.05,均 P <0.05),应用HP 治疗后 BMI、MAC、MAMC、TSF 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HD 联合 HP 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 ALB 含量,改善血液透析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一氧化氮(NO)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检测血清CRP、IL-6、IL-8、NO水平,测定肺功能。结果血清CRP、IL-6、IL-8水平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血清NO水平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明显低于缓解期组,缓解期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CRP、IL-6、IL-8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812,P<0.05),血清NO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正相关(r=0.43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CRP、IL-6、IL-8、NO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血清CRP、IL-6、IL-8、NO的变化可衡量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CRP可作为COPD早期抗感染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瘦素”在COPD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组(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临床恢复期组(恢复期)的饮食摄入量、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以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PD治疗前饮食摄入量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及恢复期。COPD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OPD治疗前血清瘦素与TNF-α明显正相关,r=0.451,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减少与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有关,“细胞因子-瘦素”作用机制可能参与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30例(稳定期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30例(急性加重期COPD组)及健康对照者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VEGF水平及肺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稳定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723,P<0.01);急性加重期COPD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FEV1%呈正相关(r=0.583,P<0.01)。结论不同时期COPD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不同。血清VEGF水平可反映COPD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脱毒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的营养状态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采用三头肌皮皱厚度等指标评价营养状态。结果:海洛因依赖组的三头肌皮皱厚度(脱毒前9.99mm±s0.91mm;脱毒后9.96mm±s1.04mm)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10.89mm±s0.79mm,P<0.05)。脱毒治疗6d后,海洛因依赖组的血清瘦素水平(脱毒后,1.70ng·ml~(-1)±s0.92ng·ml~(-1))明显下降(脱毒前,4.22ng·ml~(-1)±S2.58ng·ml~(-1),P<0.01)。结论:用东莨菪碱脱毒治疗可降低海洛因依赖者的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并观察瘦素与肾功能(BUN、SCr、UA、CCr)、人体营养指标(TP、ALB、Chol、HCT、RBC、Hb、PCR、BMI)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浓度,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分析瘦素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患者的血浆蛋白、血常规及身高与体重,计算CCr、PCR。结果健康组血清瘦素浓度为(1.9543±0.4721)μg/L,CRF患者血清瘦素浓度为(2.8668±0.9026)μg/L,与健康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CRF患者不同分期中,血清瘦素浓度随CCr的下降而升高,Leptin与SCr、UA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CCr、TP、RBC、Hb、PCR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年龄、BUN、ALB、Chol、HCT、BMI之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功能的恶化具显著相关性。高瘦素血症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血清瘦素可作为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