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继续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继续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真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吃亏了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受到挫折怎么办?所以总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总是在告诉孩子生活的答案,甚至替孩子解决问题,也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还使孩子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和反思纠正的机会。孩子没有参与就没有经验,没有经验的孩子就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没有判断力与社会经验,孩子渐渐地就会变得无能、无力、无助和烦躁,也不愿意沟通。  相似文献   

4.
孙雅琴 《学周刊C版》2011,(8):170-170
当今世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学习。学生在学校可以系统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参加工作后知识的取得则主要靠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的就是将来学生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学习。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是教会自能读书。什么是自能读书?自能读书的意义何在?如何训练自能读书呢?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也许我们大家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新教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怎么办?什么叫一节好课?怎样把握新教材的课堂设计?优秀备课组或教研组应该是什么样?初一老师目前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部分学生没学过英语,怎么办?一部分学生没学过汉语拼音呢?一些学生老完不成作业怎么办?等等许多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还有上级部门视导的时候,教研员向被听课教师反馈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要去研究他们,思考问题存在的背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几个好主意。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借助自己的反思,借助同事、学校领导、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员、专家的力量,大家围绕问题集思广益,进行共同攻关,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我们教学创新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本人在农村基层教育工作十多年,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农村小学的一些实际情况,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语言活动。”今天人们生活圈越来越广,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需要用口语表达的机会比过去多得多了。要让自己融入现代社会,要在社会活动中显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那么从小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教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的关键词,不仅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得到大家的认同,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涵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家庭教育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校园网在各个层次学校的开通与日益普及,网络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终身学习将伴随自己的一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强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田丽霞 《班主任》2014,(11):52-55
个别学生不善与同伴交往怎么办?乍听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把目光集中到这些“个别学生”身上,认为这些学生自身有问题,我们要“集中力量”改变他们。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很久,也接触了一些“不善与同伴交往的学生”,还追踪访问了一些当年在学校里不善与同伴交往的学生,了解了他们走向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思考的结果如何呢?我想用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一名教师,处于农村,缺少现场聆听名师授课的机会;没有钱,缺少千里迢迢外出学习的条件.但是仍然渴求知识,怎么办?网络是一份免费的午餐,博客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不少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明确目标,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整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非常重要。首先,制定的目标和规划要因地制宜。当地学校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将应用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是否确实需要?要投入多少资金?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论证,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各地的信息化水平迥异,不同地区的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制定目标和规划时,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中开设学习方法课程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开设学习方法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择业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方法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进学校学习;为什么要学习现在的课程;老师扮演什么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长处,要自尊、自爱、自强;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会学得更好;为什么要看书,应怎样看书;怎样结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工作并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文,无法跟班上课,单独教她一个人,成本太大了,而且她的课程怎么设置?生活如何安排?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不答应他吧,看他们的要求特别真诚,不忍心拒绝,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5.
曹冉 《中学生博览》2023,(15):72-73
<正>学校组织校园心理剧比赛啦,各班的心理剧本“蜂拥而来”。在众多的剧本中唯独没有小禹班的,这可愁坏了心理委员小禹。“老师,我们班没有人交心理剧本怎么办?”第一趟。“老师,我们班一个剧本也没有怎么办?”第二趟。“老师,我们班要是没有交的怎么办?”第三趟。  相似文献   

16.
初入职场——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生变为职业人。 初入职场的第一年,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情绪的低谷。原因何在?一是壮志满怀走向社会,却发现单位并没给自己旖展的机会;二是缺乏人际资源,苦闷孤单无处诉说,甚至变为边缘状态;三是没有及时将学生心态调整为要承担社会工作的职场人心态,不适当时流露出年轻人的娇羞、柔弱,会引起上司和同事对其工作能力的轻视。  相似文献   

17.
胡柳 《考试周刊》2009,(3):174-174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日益凸显。虽然全球有大约10亿人在学习英语,但是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学不好英语呢?原因之一是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太大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均衡,较好地解决了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问题,但是深层次的教育质量的均衡远远没有解决。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就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就要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的不同需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就要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局面难以在近期内得到改观,就业压力大已是不争的现实。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份工作不惜不断降低薪酬标准,甚至丧失自尊和人格;有的因为找不到工作自杀;更有甚者,为了在竞争中赢得机会而不择手段、致人伤残等。自己适合做什么?如何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相当多的学生很彷徨。学校提供的这类课程很少,到了大学才有就业指导,而初中及普通高中则根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严重滞后。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在职场学做人和做事,本来不应割裂这两个阶段,但现实中,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却忽略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型。只注重分数、在家中备受呵护的学生,一旦成为独立的社会人,突然要独立面对一切,自然会手足无措。鉴于此,凭着教育的良知,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态度,我们应及早让学生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令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二、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教育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某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质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单个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无论...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我们数学教师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带着设计好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概念体系。可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数学教学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否认了我们这种做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认同了这个事实,我们必须对以下三个“怎么办”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没有问题怎么办?问题就是疑点。它是一个人在面临某种不认识的东西而又不能应用某种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清它时产生的。它是个体学习的动力之源和主体之本。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已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