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38 MAPK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是将细胞质的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并引起细胞核发生变化的重要物质。目前在人类已鉴定了4条MAPK途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 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途径,C—Jun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应激活化蛋白(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途径,ERKS/大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big MAP MAP kinase,BMK1)途径和p38MAPK(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传导途径。p38信号途径是MAPK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分化终末阶段的恶性血液病。尽管新药的研发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MM的治疗效果,但是复发、耐药等的频繁发生使得MM仍不可治愈。目前应用亚砷酸治疗MM受到广泛关注。亚砷酸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产生抗MM的效应,且其单药及联合方案均得到一定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较大地削减了亚砷酸的治疗效应,而近来研究显示p38通路的活化在亚砷酸引发的骨髓瘤细胞耐药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亚砷酸抗MM机制及p38通路在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亚砷酸治疗MM的效果,为M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细胞内主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p38MAPK属于MAPK亚家族中的重要一类,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不仅在炎症、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参与细胞的存活、分化和凋亡等过程。近年来发现该通路在调节消化道肿瘤的发病、耐药、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消化系肿瘤中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一条重要途径,可被多种细胞外刺激而激活,近年来研究发现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p38MAPK可通过活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成员、调节Bcl-2家族成员的活性、活化p53、参与Fas-FasL通路等多种途径介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non-tumor adjacenttissues,NAT)中p38MAPK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p38)和磷酸化p38MAPK(P-p38)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和P-p38在肺鳞癌组织中的定位。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鳞癌组织中p38MA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p38蛋白表达为(0.14±0.03),肺鳞癌组织中为(0.4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38蛋白表达与和肺鳞癌的组织分级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p38MAPK只有经过磷酸化活化后才发挥功能,即P-p38。P-p38可能在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MAPKs)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MAPKs有3个主要家族:ERKs,JNKs和p38MAPKs。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它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种已知的p38异构体包括p38α、p38β、p38γ和p38δ。多年来已发现p38MAPK通路可以由应激包括高渗、热休克、放射线和其他应激反应活化。因此,p38MAPK通路参与了多种刺激引起的信号级联反应,表明它在引起多种细胞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38在细胞凋亡中也显示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磷酸化p38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活性,以及它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38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肺癌组织中p38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别(P>0.05);而所有癌组织标本中P-p38的表达水平全部增高,为癌旁组织的2.1倍(P<0.01);P-p38的表达在鳞癌、腺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与肺癌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38分布在胞浆内,而P-p38在胞浆和胞核内均有表达。结论p38的过度激活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STAT3和p3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检测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和p3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高-中分化胃癌组30例,低分化胃癌组30例,另设空白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STAT3和p38蛋白的表达,分析各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STAT3、p38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胞浆和胞核中,STAT3和p38的表达在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P〈0.01),低分化胃癌组STAT3和p38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组。二者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STAT3和p38的表达程度明显增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二者可能具有协同和/或交互作用。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二者的表达明显增强。二者的异常激活可能在诱导胃癌的发生、发展和分化中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p38 MAPK在胃泌素诱导结肠癌细胞表达u-PA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胃泌素对人结肠癌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信号分子p38 MAP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胃泌素受体(CCK_2R)的真核表达载体pCR3.1/CCK_2R稳定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上调胃泌素的作用;用胃泌素拮抗剂(L-365、260)下调胃泌素的作用。给予10nmo/L胃泌素刺激不同时间,阻断实验以SB203580阻断p38通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u-PA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u-PA和p38 MAPK蛋白表达的强度。结果胃泌素可明显增强colo320/ CCK_2R细胞u-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可激活p38 MAPK蛋白的磷酸化,具有时间依赖性,但对colo320细胞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colo320/CCK_2R细胞。使用L-365、260后,胃泌素对u-PA和phospho p38 MAPK的诱导作用明显下降。SB203580可明显抑制胃泌素诱导的p38 MAPK激酶的磷酸化,用其阻断p38激酶信号通路后,胃泌素对u-PA的诱导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胃泌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结肠癌细胞表达u-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TAT3和p38MAP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STAT3和p38MAPK的表达.[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7.5% (P<0.001); STAT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01).80例胃癌组织中p38MAPK的阳性表达率为7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2.5%(P<0.05);p38MAPK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01).胃癌中STAT3和p38MAPK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86,P<0.01).[结论]胃癌中STAT3和p38MAPK均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38 MAPK信号通路在喹乙醇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200、400、800μg/ml)的喹乙醇染毒HepG2细胞24 h和800μg/ml喹乙醇染毒HepG2细胞不同时间(0、0.5、1、2、4、6、12、24 h)后,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p38蛋白和p38总蛋白的表达情况,以p38 MAPK磷酸化水平反映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分别采用0、10、20μmol/L的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HepG2细胞1 h后,再用800μg/ml喹乙醇染毒24 h,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随着喹乙醇染毒浓度和时间的增加,HepG2细胞的p38磷酸化蛋白表达量逐步增加,其中800μg/ml喹乙醇染毒细胞24 h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38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10、20μmol/L的SB203580对喹乙醇诱导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5.4%±2.83%、40.2%±3.98%,较喹乙醇对照组(23.1%±3.59%)明显升高(P0.05)。结论:喹乙醇能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且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抑制喹乙醇介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STAT3和p38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和p38在89例食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STAT3和p38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TAT3和p38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及位置无关(P>0.05),而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5和-0.389,P值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2和0.249,P值均<0.05.两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29,P=0.002.结论:STAT3和p38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上调p38表达提高卵巢癌多细胞球体顺铂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p38在卵巢癌多细胞球体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38正义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卵巢癌细胞并三维培养形成多细胞球体,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p38表达;CCK-8细胞毒性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多细胞球体p38表达低于单层细胞。(2)FACS检测转染p38真核表达载体的多细胞球体经顺铂作用后,细胞凋亡率高于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多细胞球体;(3)CCK-8细胞毒性试验示转染p38真核表达载体的多细胞球体相对于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细胞球体对顺铂敏感性更高。结论p38介导顺铂对卵巢癌化疗耐药,上调p38表达,可提高卵巢癌多细胞球体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自由基能导致衰老”的假说,该假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聚积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会作用于人体内的DNA、蛋白质和细胞膜等,导致人体衰老,最终缩短寿命。对于该假说仍存在着大量的争议。如果ROS确实能够导致衰老,那么最有可能受影响的应该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各种前体细胞,尤其是人体内最活跃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SCs)。作者通过实验证实了积聚的ROS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导致HSCs过度增殖分化,最终衰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38^MAPK在卵巢上皮癌顺铂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顺铂对卵巢癌中p38^MAPK的激活情况;MTT法检测p38^MAPK抑制荆SB203580处理后及p38shRNA干扰后细胞顺铂耐药指数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B203580处理后及p38shRNA干扰后,耐药蛋白ERCCl、MDR、LRP、GST-π及凋亡蛋白Caspase3、Survivin等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定时间浓度梯度下,顺铂可诱导卵巢癌顺铂敏感株COCl及耐药株COC1/DDP细胞内p38^MAPK的激活,但耐药株的激活程度弱于敏感株;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p38shRNA干扰可增加卵巢癌细胞株的耐药指数(t=4.610,P=0.041;t=11.621,P=0.000);SB203580及p38shRNA干扰后SurvivinmRNA(f=5.152,P=0.007;t=6.008,P=0.004)、ERCClmRNA(t=13.742,P=0.005;t=11.621,P=0.000)及LRPmRNA(t=8.173,P=0.001;£=16.815,P=0.000)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p38^MAPK受抑制可能导致卵巢上皮性癌顺铂耐药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urvivin、ERCC1及LRP的mRNA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在前列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38 MAPK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p38 MAPK在40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40/40),其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7和0.57±0.0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38 MAPK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5)有关.结论:p38 MAPK的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38 MAPK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脑胶质瘤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在 前期建立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株的基础上,用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阻断耐药细胞株中 p38MAPK信号通路,替莫唑胺作用下检测耐药株的细胞活性变化,同时检测MDR1、TopoⅡ、BCL-2 等耐药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阻断通路后替莫唑胺作用下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未阻 断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后耐药细胞中BCL-2、MDR1的表达明 显升高,TopoⅡ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未阻断的耐药细胞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U251/TMZ胶质瘤耐药细胞中p38MAPK信号通路被阻断后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其机制可能与耐药 株中耐药相关基因BCL-2、TopoⅡ、MDR1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食管癌高发人群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浆游离DNA (cfDNA)中的p38MAPK基因并结合食管癌组织样本中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fDNA中p38MAPK基因作为食管癌诊断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各10mL及相对应患者术后组织的石蜡切片标本,10例健康哈萨克族人群的外周静脉血10mL。离心柱吸附法提取cfDNA,直接PCR法检测cfDNA中的p38MAPK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术后组织中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T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液中cfDNA浓度均高于健康哈萨克族人群(P<0.05);患者手术治疗前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手术后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与健康人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38MAPK蛋白在高、中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χ2=13.939,P<0.05),在肿瘤最大径≤2.5c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2.5cm组(χ2=0.014,P<0.05),p38MA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T分期患者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高发人群血液中cfDN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cfDNA浓度可能用于早期食管癌筛查。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液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又提示cfDNA中p38MAPK基因可能作为诊断食管癌的非侵入性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38MAPK在卵巢上皮癌顺铂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顺铂对卵巢癌中p38MAPK的激活情况 ;MTT法检测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及p38 shRNA干扰后细胞顺铂耐药指数的变化 ;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B203580处理后及p38 shRNA干扰后,耐药蛋白ERCC1、MDR、LRP、GST-π及凋亡蛋白Caspase-3、Survivin等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一定时间浓度梯度下,顺铂可诱导卵巢癌顺铂敏感株COC1及耐药株COC1/DDP细胞内p38MAPK的激活,但耐药株的激活程度弱于敏感株 ;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p38 shRNA干扰可增加卵巢癌细胞株的耐药指数(t=4.610,P=0.041 ;t=11.621,P=0.000) ;SB203580及p38 shRNA干扰后Survivin mRNA(t=5.152,P=0.007 ;t=6.008,P=0.004)、ERCC1 mRNA(t=13.742,P=0.005;t=11.621,P=0.000)及LRPmRNA(t=8.173,P=0.001 ;t=16.815,P=0.000)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p38MAPK受抑制可能导致卵巢上皮性癌顺铂耐药的产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urvivin、ERCC1及LRP的mRNA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AK1、p38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分析TAK1、p38基因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GAPDH为内参,14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87例AML患者骨髓TAK1、p38基因的表达,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L患者TAK1、p38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量:0.194±0.125比0.015±0.008,0.233±0.140比0.010.±0.005,均P〈0.001)。M4患者TAKImRNA表达高于M2、M3、M5(P=0.005、0.000、0.002),M2高于M3(P=0.022);M4患者p38mRNA表达高于Ml、M2、M3、M5(P=0.013、0.035、0.000、0.045),M2高于M,(P=0.001),M,高于M,(P=0.012)。TAK1高表达组CD56阳性率、外周血白细胞数均高于TAK1低表达组,p38低表达组CDl9阳性率高于p38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ML患者TAK1、1338基因表达升高,其表达上调可能在AM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