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上对于脑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外伤及大手术恢复期的患者,锻炼步行对肢体功能恢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多采用人工搀扶的方式进行康复锻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要求.我们设计了一种步行辅助器,经临床使用,取得了满意效果.步行辅助器的制作:两个可调节支架平行成对设置,其顶部设有拱形横梁,支架的中段设有调节旋钮,支架的下部与底框连接,底框下设有万向脚轮,两支架的一侧设有横向挂钩(见图1).  相似文献   

2.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变化。经6个月的步行锻炼,比较试验前及步行锻炼后3、6个月时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腰臀比。结果经过6个月的运动干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以及腰臀比显著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预防以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心率、运动耐力的影响。对本钢医院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进行步行锻炼干预。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经步行锻炼干预2个月后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而60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说明长期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血压,并可明显地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血压、心率、运动耐力的影响。对本钢医院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30例进行步行锻炼干预。结果心力衰竭患经步行锻炼干预2个月后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而60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说明长期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的静息心率、血压,并可明显地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对比太极拳、舞蹈及快步走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日常缺乏健身锻炼的105例老年女性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太极拳组、舞蹈组及步行组,每组35例。太极拳组每天进行1次太极拳锻炼,舞蹈组每天进行1次老年舞蹈锻炼,步行组每天进行1次快步走锻炼,3组对象均每次锻炼40 min,且训练强度均控制在中等水平。于锻炼前、锻炼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对各组研究对象下肢骨骼肌含量、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经4个月锻炼后,舞蹈组及步行组其下肢肌力、骨骼肌含量及平衡能力指标均较锻炼前显著改善(P<0.05),而太极拳组仅有膝关节伸展肌力和部分平衡能力指标改善显著,其总体改善疗效不及舞蹈组和步行组;经8个月锻炼后,发现太极拳组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舞蹈组及步行组(P<0.05),并以锻炼12个月时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P<0.05)。 结论与老年舞蹈及快步走锻炼比较,短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不显著,但随着锻炼时间持续,太极拳锻炼的疗效日趋显著,其长期疗效优于舞蹈及快步走锻炼,提示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训练方法,更适合进行长期锻炼。  相似文献   

6.
步行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宋力  韩盈 《现代康复》2000,4(6):854-855
探讨步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8例轻、中度COPD患每天进行30min以上的匀速步行锻炼,持续2个月,锻炼前后分别测试肺功能指标和评估生存质量。结果:COPD患锻炼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锻炼前。  相似文献   

7.
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平衡及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8名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与对照组各1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太极组患者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锻炼。分别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包括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III(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15m步行速度及6min步行距离的测定,以及自身状态的评估,包括健康状态评估量表(HAQ)评分、疲劳、肌肉疼痛、跌倒恐惧感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结果:锻炼3个月后,2组的UPDRS III评分较锻炼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锻炼前明显增加,且太极拳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的15m步行速度和6min步行距离较锻炼前都有增加,HAQ评分、跌倒恐惧、疲劳、肌肉疼痛的VAS评分较锻炼前都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锻炼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是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生活能力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步行和呼吸练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步行和呼吸练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8 例缓解期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步行锻炼和呼吸体操练习。步行锻炼每天30 min,每周不少于5次。呼吸体操每天2次,每次20 min。共观察10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和6 min步行能力均改善( P <0.05)。结论步行锻炼和呼吸体操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6 min步行试验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根据每分钟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依据制定活动计划,观察组采用依据6 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的个体化活动计划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结果锻炼3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完成率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6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运动锻炼计划可较好地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耐力。  相似文献   

10.
宋静 《护理学报》2010,(2):32-34
目的研究应用6min步行试验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根据每分钟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依据制定活动计划,观察组采用依据6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的个体化活动计划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结果锻炼3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完成率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6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运动锻炼计划可较好地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耐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分钟步行试验(6MTW)在喉癌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我科收治的78例确诊为喉癌的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喉部分切除术,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心率、脉氧、呼吸频率、Brog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和第三天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脉氧、Brog评分和步行试验距离在术后第一天无明显差异(P>0.05),施行6MTW三天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改良(P<0.05)。结论 行六分钟步行试验锻炼能有效促进喉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康复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40例,对其实施全面的肺康复锻炼,评价并比较40例患者进行锻炼前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COPD患者生活质量测评问卷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结果干预前后,40例患者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运动耐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步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lumonary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8例轻、中度COPD患者每天进行30min以上的匀速步行锻炼 ,持续2个月 ,锻炼前后分别测试肺功能指标 (FVC、FEV1、%FVC、?V1、FEV1/FVC % )和评估生存质量。结果 :COPD患者锻炼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 (P均>0.05) ,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锻炼前 (P均>0.05)。结论 :生存质量指标评估肺康复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将确诊的40例患者在常规呼吸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上肢强化锻炼。结果康复锻炼后,患者最大运动能力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和6min步行试验与锻炼前相比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证实步行锻炼可能减少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在檀香山,作者对2 500多名(71~93岁)无冠心病的男性日本裔美国人是否发生心脏病进行了长达4年的随访研究。对有体力作步行锻炼或至少能经受1h活动的男性,记录每天步行的英里数作为心脏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其中30%的人每天步行<0.25英里;40%的人步行0.25~1.5英里;30%的人步行超过1.5英里。结果有2 678名老人可作研究统计,最后有109 人发生冠心病。其中每天步行>1.5英里者冠心病的发生率为2.5%;每天步行<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运动干预对MHD患者步行能力改善的相关文献,经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 5.1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R 4.0.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样本量1338例,7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透析中呼吸锻炼、非透析中联合运动和透析中联合运动居于7种运动提高MHD患者步行能力的前3位。结论 MHD患者进行多种运动锻炼可以提高其步行能力,尤以透析中呼吸锻炼、透析中或非透析中的有氧联合抗阻的运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六字诀呼吸操”配合步行锻炼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使老年患者能够有较好的生活状态回归社会。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我院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人。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0人,护理干预组30人。常规护理组进行有效咳嗽配合缩唇腹式呼吸指导。护理干预组进行“六字诀呼吸操”锻炼及步行锻炼。通过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测定、6min步行距离(6MWD)体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据统计分析护理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肺功能测定、6min步行距离(6MWD)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稳定,颇见成效,为弘扬传统中医护理工作做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肺康复的依从性。方法:将113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急性期康复组(76例)及稳定期康复组(37例)。急性期康复在患者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出院时即开始。稳定期康复在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并稳定达8周时开始。康复项目包括步行锻炼及呼吸锻炼,持续8周。患者需完成康复日记,接受随诊及随访。结果:稳定期康复组患者步行锻炼、呼吸锻炼以及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得分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期康复组步行锻炼、呼吸锻炼、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好的百分率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康复依从性较低,急性期康复依从性比稳定期康复差,提示应重视COPD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康复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步行锻炼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验证运动疗法促进肝功能恢复的假设,探讨步行锻炼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天进行30min以上的匀速步行锻炼,持续2个月,同时给予药物治疗。68例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于开始步行锻炼和药物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周内,分别检测HBVM(HbsAg、抗-HBs、HbcAg、抗-Hbe及抗-HBc)、HBVDNA、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血常规。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outcomesstudy,SF-36)评定生活质量指数(QLI)。结果两组患者的多数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χ2=2.784,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χ2=1.956~2.312,P>0.05)。治疗后步行锻炼组的SF-36生活质量问卷得分不仅明显高于治疗前(t=2.1~2.8,P<0.01~0.05),同时也优于对照组(t=2.1~2.4,P<0.05)。两组的完全反应、部分反应和无反应例数分布接近,无明显差异(χ2=2.784,P>0.05)。结论短期步行锻炼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肝功能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编呼吸康复操演练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8年1—6月收治的COPD患者13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编呼吸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m MRc)、COPD评估测试(CAT)。结果观察组锻炼后3个月的FVC,FEV_1,PEF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锻炼后3个月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 0. 05),CAT评分、m 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编呼吸康复操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