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荨麻疹     
20060237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彭少文(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郝飞,钟白玉…∥免疫学杂志.-2005,21(3).-223~225通过分离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进行体外组胺释放实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15例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是指功能性自身抗体通过与高亲和性IgE受体(FcεRI)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引起的荨麻疹.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活性的检测,以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一线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疗效不佳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严重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也可采用血浆置换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荨麻疹     
20110560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嗜碱粒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马一平(中国医科院皮研所),姚煦,林麟…∥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11).-756~758分离提取2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和2名健康人外周血嗜碱粒细胞,提取总RNA;用cRNA标记方法对样品进行荧光标记,用于芯片杂交;用Luxs-can10K/A双通道激光扫描仪进行芯片扫描;采用Lux-  相似文献   

4.
荨麻疹     
20110164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6,IL1-2P70和β-内啡肽及组胺测定/王颖超(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市医院皮肤科),史同新,李民…∥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26(2).-89~91随机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 IU)患者46例和正常对照34例,采用ELISA法检测β-内啡肽、组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     
20 0 4 0 94 2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 - 4、IFN-︽水平测定/孙蔚凌(南京医大一院皮肤科)…∥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3,2 3(6 ) .- 54 8~54 9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对15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2 5例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及2 6例正常人血清IL - 4、IN F-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 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IN F- 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 .0 1,P<0 .0 5) ;自身免疫性与非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分离人皮肤肥大细胞,进行肥大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测定组胺释放率.结果 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者24例占38.71%.混合细胞悬液中肥大细胞的组胺自发释放率<5%.血清活化皮肤肥大细胞引起的组胺释放率从3.1%~79.5%(16.44%±14.26%),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其中27例组胺释放率>15%(43.55%);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组的组胺释放率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组(P<0.01).结论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组胺释放活性,可直接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荨麻疹.  相似文献   

7.
荨麻疹     
20 0 0 2 4 4 8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 ECP水平的测定 /李大宁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1999,2 8(5) .- 2 80~ 2 81采用法玛西亚 CAP ECP荧光酶标法检测系统测定 30例患者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水平 ,结果显示患者血清 ECP值较正常对照为高 ,两者有显著差异。参 4  (武萌 )2 0 0 0 2 4 4 9 慢性荨麻疹血清屋尘螨、蟑螂特异性 Ig E抗体检测及意义 /王晓霞 (佛山市一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0 ,2 9(1) .- 2 1~ 2 2采用 Pharmacia CAP变应原检测系统对 54例慢性荨麻…  相似文献   

8.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等变态反应性炎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过敏反应期间,嗜碱性粒细胞以IgE依赖或非IgE依赖的方式被激活,细胞内外信号转导调节发生异常,释放组胺、IL-4、IL-1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效应分子,组织中的趋化因子促进嗜碱性粒细胞向外周组织募集,使得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RTH2阳性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于Th2细胞上的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CRTH2) 细胞的变化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率.评价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以CRTH2/CD4/CD63抗体组合,检测正常人及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和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28 d后外周血中CRTH2 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率.结果: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CRTH2t细胞较正常人显著降低,急性患者尤为明显;但其中CRTH2 CD4-的嗜碱性粒细胞却较正常人显著增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更为明显;荨麻疹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显著增高,而急、慢性患者相似;氯雷他定治疗对以上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水平的持续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释放活性与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以FcεRIα融合蛋白(rsFcεRⅠα)为抗原,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抗FcεRIα自身抗体,并通过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对组胺释放活性的影响证实其功能。结果: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检出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阳性者22例(35.5%),其血清引起的组胺释放率平均为26.26%±16.08%;将其血清与rsFcεRⅠα作用后组胺释放率下降为9.14%±5.79%,组胺释放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组胺释放活性因子与其血清中的抗FcεRIα自身抗体有关,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可能直接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荨麻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荨麻疹     
20 0 32 6 76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关系的探讨/张国学 (广东医学院附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 5) .- 2 6 5采用 14C尿素酶呼气试验 ( 14C- U BT)检测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并对幽门螺杆菌 ( HP )阳性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 14C -U BT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对其中 2 5例进行根除 H P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病情无改变。 (张志灵 )2 0 0 32 6 77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研究 /杨文彪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实用医学杂志 .- 2 0 0 3,19( 3) .- 2…  相似文献   

12.
荨麻疹     
20 0 3 1 3 92 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的测定及其意义/邓娅 (重庆医大附一院皮肤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 0 0 3 ,1 7( 1 ) . 1 6~ 1 7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5 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组胺 (HA)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3 1例急性荨麻疹和 2 5例慢性荨麻疹治疗前HA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接近。提示对本病患者检测HA含量可了解机体对HA的释放情况 ,有利于观察病情、判断疗效和解释其发病机理。表1参 9  (张孝友 )2 0 0 3 1 3 93 慢性荨麻疹与精神焦虑及抑郁症状相关性研究 /吴意平 (北京医院皮肤科 )…∥中国皮肤科…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     
20 0 4 0 2 19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 Ig G及 Ig G亚类水平的测定 /段西凌 (四川省医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8) .- 45 62 7例患者检测结果表明 ,血清 Ig 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Ig G1、Ig G3水平低于对照组 (P<0 .0 0 1) ,Ig G2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Ig G4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认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主要是通过抗 Fce R1自身抗体作用来实现的。表 1参 8  (张孝友 )2 0 0 4 0 2 2 0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及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苏腾良 (北海市医院皮肤科 )…∥现代医学 .- 2 0 0…  相似文献   

14.
荨麻疹     
20 0 2 162 5 高亲和力 Ig E受体 ︿链蛋白及其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 /孙仁山 (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6) .- 4 4 4~ 4 4 5为了深入研究和建立检测抗高亲和力的 Ig E受体 (FcεRl)自身抗体的技术方法 ,进行了如下工作 :1构建表达 FcεRlα链 (αt)蛋白的表达质粒 ;2诱导表达和纯化αt蛋白 ;3利用αt蛋白检测抗FcεRl自身抗体。结果 :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有 9例血清呈现阳性条带 ,条带位置为 4 60 0 0处 ,与 αt融合蛋白分子量一致。 5例正常对照血清均为阴性。提示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是自身免疫所致。图 3参 6  (赵恩兵 )2 0 0 2 162 6  139例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吴国华 (中国医科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 0 0 1,17(4 ) .- 2 5 7139例中对变应原呈阳性者 75例 (5 3.95 % )。其中荨麻疹阳性率 5 6.34 % ,过敏性皮炎60 .0 0 %。在 75例阳性中 ,变应原反应最多...  相似文献   

15.
荨麻疹     
20 0 4 15 5 9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患者血清 IL- 4、TNFα的检测 /孙晓丽 (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 2 0 0 3,18(5 ) .- 311~ 312对 2 3例过敏性鼻炎、34例荨麻疹患者及 2 5名健康者采用放免法测定 IL - 4和 TNFα。结果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 IL- 4、TNFα和荨麻疹患者血清 IL - 4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两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表 1参 2 (吴江 )2 0 0 4 15 6 0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探讨/骆伟雄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 )…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 2 0 0 3,10 (3) .- 187~ 188采用荧光聚合酶…  相似文献   

16.
荨麻疹     
20 0 2 0 2 0 1 儿童慢性荨麻疹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和血清总 Ig E的检测及其意义 /刘冰 (首都儿研所儿童医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0( 4) .- 2 18~ 2 19应用 Pharm acia CA P system ECP FEIA荧光酶法测定患儿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 ECP) ,同时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与血清学特点.方法 2016年1-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70例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依据是否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荨麻疹临床表现、自身皮肤血清试验结果、住院天数、出院转归、血常规、抗体、血清总IgE和IgG.结果 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26例(37.1%)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44例(62.9%)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较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风团更大,瘙痒更剧烈(z=4.399,P<0.001)、持续时间更长(z=4.43,P<0.001)、发作频率更高(z=7.362,P<0.001)、更易伴发系统症状(x2=7.068,P<0.05)、自身皮肤血清试验阳性率更高(x2=6.559,P<0.05)、住院时间更长(t=3.184,P<0.05)、出院时痊愈率更低(x2=5.524,P<0.05)、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更低(t=3.19,P<0.05).结论 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多表现为病情较重的荨麻疹,多伴有自身皮肤血清试验阳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荨麻疹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单一核细胞IL-2、4、10受体mRNA的表达,慢性荨麻疹患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型趋化因子的表达,慢性荨麻疹患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尊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血清sCD23和白介素-4水平检测……  相似文献   

19.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临床上常用于筛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免疫亚型, 但其免疫学机制、与CSU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显示, ASST阳性与CSU患者免疫球蛋白G自身抗体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升高、循环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 与患者年龄、病程以及个人或家族史无关, 但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ASST阳性患者可能对第二代H1抗组胺药反应不佳, 对奥马珠单抗起效缓慢, 但对环孢素和自体全血/血清注射治疗反应良好。该文综述ASST阳性患者的免疫学和临床特征, 探讨ASST阳性对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荨麻疹     
20 0 1315 5 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白介素 2及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水平的检测 /尹国华 (山西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2 ) .- 138共 4 8例患者 ,检测结果表明血清组胺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而 IL - 2水平则降低 ,相关分析显示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无明显异常。提示 IL- 2降低与组胺作用有密切联系 ,与 s IL- 2 R关系可能不大。组胺能显著抑制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体外增殖反应 ,抑制 IL- 2的生成 ,认为组胺对细胞免疫反应有较强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