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金属盐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钴绿颜料Co0.5Zn0.5AlxCr2-xO4(X=0,0.4,0.8,1.2,1.6)及复合型钴蓝颜料Co0.5Zn0.5Al2O4,.实验所得颜料粒度均匀、粒径小、分散性好、颜色鲜亮.采用XRD.TG-DTA,FT-IR,SEM等测试技术对粉体的形成、形貌及粒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三氧化三锑和双氧水为原料,其量比为1:1.8,在90℃下回流反应60min,在稳定体系中制得水系五氧化二锑胶体;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0.5μm的五氧化二锑粉末,测试了其物化性能;加入5%的该产品在PVC中,其氧指数为39。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温固相法制备锆英石粉体所用原料的最佳粒度,以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为原料,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进行锆英石粉体的制备。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原料进行粒度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仅对产物进行物相与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成样品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SiO2和ZrO2混合粉体在1500℃条件下保温4.5h均可制备出锆英石粉体,当d(0.5)为2.125μm时制备效果最好,所制各样品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2~1.5μm之间。  相似文献   

4.
对从废旧钴酸锂电池提取钴蓝颜料的方法和最佳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 H为6的条件下,金属离子和柠檬酸的比例为1∶1时制备出的干凝胶在135℃条件下预烧,再在800℃条件下煅烧可直接合成粒度均匀、粒径小、分散性好且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钴蓝颜料。  相似文献   

5.
粉体特性研究对于探索矿渣粉高效制备的方法至关重要.选用Rosin-Rammer-Bennett方程作为粒度分布模型,对立磨矿渣粉采用分级组合的手段,配制出22种具有不同特征粒径(De=8~20μm)和不同均匀性系数(n=0.9~1.4)的矿渣粉体(n=0.9~1.4).在研究其粉体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矿渣粉的粒度分布参数(n和忱值)、压缩应力与粉体的自然堆积密度和压缩密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发现经400kPa压缩应力压实的矿渣粉体,呈现出弹性特征.卸载后其回弹率介于0.33%~0.475%.矿渣粉的比表面积越小,回弹率越大.  相似文献   

6.
钴蓝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掺杂Mg^2+和Ba^2+以及沉淀包裹BaSO4法对钴蓝颜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光学胜能.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UX),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和探讨了CoO含量、烧成温度以及MgO、BaO和BaSO4对钴蓝颜料反射率的影响,特别是对波长439nm和600m处的反射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250℃下煅烧8h,制备的MgO含量为1.0%的样品能达到较好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平常的钴盐溶液和草酸铵为原料,通过控制工艺条件、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其它添加剂,制出符合特定要求的草酸钴,进而制得纳米钴粉.用透射电镜(TEM)、BET氮吸附、X射线衍射和还原-吸附法测可还原氧含量等手段对纳米钴粉进行表征,并进一步考察它与WC湿磨后的形貌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制出的纳米钴粉具有如下特性:分散性良好;基本呈球形;平均粒径≤40nm;氧含量≤1.92%(质量分数).与WC湿磨后,这种纳米钴粉基本粘附在WC颗粒的外表.  相似文献   

8.
BaTiO3纳米粉体的一种制备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采用钛酸丁脂和氢氧化钡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TiO3纳米粉体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R=40,pH=9,煅烧温度900℃和加料速度40mL/min等。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得到晶粒小、分散性好、低团聚的钛酸钡粉体,同时,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大小、衍射花样、X射线衍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制得粒径20~80nm的钛酸钡粉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头孢噻呋-大蒜素脂质体的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结果:头孢噻呋-大蒜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m胆固醇:m卵磷脂为1:2,m头孢噻呋:m大蒜素为1:2,m主药:m类脂为1:10,V有机相:V水相为1:3.结论:本实验为头孢噻呋-大蒜素脂质体的制备条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且所制得的脂质体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在2.5~10μm范围内的占总数80%,头孢噻呋的平均包封率为37%,大蒜素的平均包封率为86%.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钙基利用膨润土生产无机凝胶工艺中超细钠基膨润土的制备工艺条件,以高速分散机作为分散设备,以0.4%焦磷酸钠作为分散剂,钠化搅拌45分钟制得超细钠基膨润土的平均粒度为1.573μm。CEC为115mmol/100g土,膨胀容39.5ml/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锰钴土矿中钴的浸提工艺,在酸性条件下,以SO2作还原剂,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得到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最佳浸出工艺为:二氧化硫用量为200 mL/min,温度为60℃,液固比(L/S)为4∶1,浸出时间为4 h,浓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V(浓硫酸)∶V(水)=1∶200,该条件下钴的浸出率为:96.8%.  相似文献   

12.
13.
钴及其化合物在新能源材料、特殊性能合金等关键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金属钴的储量有限,随着市场对钴的需求增大,从钴渣等二次资源中回收钴的技术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从湿法炼锌净化渣中回收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氧化沉淀法、选择性酸浸法、氨-铵盐浸出法、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难点.针对现有回收技术现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代替传统的掺杂CoO工艺,在Ni(OH)2的表面使用化学方法包覆CoOOH,并加入固化步骤,采用该工艺在球形石墨表面进行CoOOH的包覆,对所得到的CoOOH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CoOOH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样品的振实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用该工艺包覆的球型Ni(OH)2作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的测试表明,此种工艺在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和减少电池化成步骤等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HCl-CoCO4-H2O体系中,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为I=0.2、0.4、0.6、0.8、1.0、1.5mol.kg^-1,CoSO4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分数恒定为yB=0.00、0.10、0.20、0.30.0.50和0.70条件下,应用经典的电动势方法测定无液体接界电池(A)在278.15~323.15K温度范围内的电动势:Pt,H2(101.325kPa)|HCl(mA),CoS04(mB),H20|AgCl-Ag (A)根据测得电池(A)的电动势数据,计算了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γA,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保持恒定时(yB=常数),混合溶液中HCl的活度系数logγA.对热力学温度的倒数l/T作图是一条直线,拟合偏差均在10^-3~10^-4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几年光度法测定微量钴的一些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等,展望了测定微量钴的要求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HEATH JC 《Nature》1954,173(4409):822-823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测定微量钴的方法,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讨论了在新显色剂的合成,微乳液介质的选择和钴催化动力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作者用 CoCl_2·6H_2O 溶液浸泡石墨片渗钴使钴元素在高温高压前进入石墨的实验结果.实验用扫描电镜、x 射线能谱及透射电镜观察,证明钴已渗入到石墨片中.用该石墨片合成的金刚石产量和粒度比都有明显改善.从而验证了石墨在触媒作用下向金刚石转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钴(Ⅱ)与紫脲酸铵显色反应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钴的新方法.pH为8~9时钴(Ⅱ)与紫脲酸铵反应生成1:3络合物,其Aλmax为458 nm,ε为2.65×104L/(cm·mol),钴浓度在0.0~2.0 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通过对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17%,加标回收率为97%~1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