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济宁市任城区预防接种门诊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市任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运行情况,探讨更好的运转模式,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方法]2010年12月,对济宁市任城区全部9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并随机抽查1~2岁儿童196名调查疫苗接种率。[结果]济宁市任城区的9处预防接种门诊,均达到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标准,实行按日接种制度。调查乡镇级免疫接种人员66人,均持证上岗。调查儿童196人,"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39%,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分别为100.00%、97.96%、92.86%。调查儿童家长90人,60.00%的认为有必要建立临时接种点。[结论]济宁市任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宁化县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提高我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确保接种安全,实现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资料档案化、建设标准化.[方法]按《福建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标准》(试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通过对我县16个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标准化建设,加强督导,作出评估.[结果]我县16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设施得到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更加规范,已完成10个接种单位规范化门诊建设.[结论]儿童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统一了预防接种工作秩序,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我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确保接种安全有效,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方法]按《宁德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验收标准》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13个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标准化建设。[结果]13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全部通过市卫生局考核验收。[结论]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规范化建设,可统一预防接种工作秩序,创建优美舒适、技术精良和安全可靠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正>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经济的方法。随着预防接种使用的疫苗品种和接种剂次数的增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发生报告数量也越来越多,公众对预防接种安全日益关注[1]。AEFI如果未能有效处理,将对预防接种工作造成负面影响[2]。基层接种门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一四七团幼儿园新入园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方法]对团镇区、基层连队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团镇区、基层连队儿童的BCG接种率分别为100.0%和98.9%,OPV3接种率均为100.0%,DPT4接种率分别为99.2%和96.9%、MV 2接种率分别为98.0%和97.9%、HepB 3接种率分别为100.0%和97.9%.流动儿童的BCG接种率为57.1%、OPV 3接种率为85.7%、DPT4接种率为61.9%、MV2接种率为61.9%、HepB3接种率为40.4%.团镇区和基层连队儿童的五苗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力度,实施入园查验预防接种证,对缺种和漏种儿童及时补种,有效减少传染病在幼儿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起儿童家属怀疑为接种卡介苗后儿童出现淋巴结炎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与调查处理。[方法]对预防接种点和接种疫苗儿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此次事件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尽快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与处理办法,消除异常反应的负面影响,确保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李爱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53-4854
基层的预防接种门诊是免疫预防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免疫预防具体实施的环节,在基层当中如何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是现在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讲述了基层做好免疫预防的重要具体措施:对辖区内的人口信息掌握好,儿童的个人信息要进行登记和摸底;儿童接种安全;及时对接种之后的反应进行处理;接种完毕之后要及时整理好资料并且作出相关报告等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绩溪县乡镇卫生院实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效果,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更好地落实安全预防接种措施,探索更为有效的预防接种模式。方法:在乡镇卫生院按《安徽省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定期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式预防接种,进而分析其儿童免疫对象的建卡和建证、预防接种率情况。结果:临溪镇2009—2011年应管理预防接种儿童333名,该镇门诊建卡接种215名,占63.42%,118名儿童在该县其它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卡接种,2009—2011年一类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8.99%,98.89%和96.96%。结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式预防接种在绩溪县乡镇农村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蓬莱市预防接种服务的现状,为更好地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免疫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底,对蓬莱市全部19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按照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进行评价.[结果]19处预防接种门诊中,示范门诊5处,规范门诊12处,合格门诊2处;调查接种人员85名,每处平均4.5人,均持证上岗.19处均实施安全注射、定点集中接种;每日接种的2处,每周接种的2处,每旬接种3处,每月接种12处.[结论]蓬莱市19处预防接种门诊,均达到不同类型接种门诊标准,能满足接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接种能力利用效率分层模拟测算, 探讨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成人疫苗接种的可行性。方法运用极限假设法确定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极限接种能力, 根据现场调查、人口和接种率数据, 确定模拟参数, 采用模拟法分层模拟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不同情景的接种能力利用效率。结果 2021年底, 山东省共设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 654所, 工作人员为(6.93±4.02)名/门诊, 开诊(4.16±2.19)d/周。在只接种儿童疫苗情景下, 城区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非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的接种能力利用效率分别为30.74%和14.07%, 流感疫苗接种季节, 当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20%时, 城区接种门诊接种能力利用效率达到49.26%。在同时接种儿童和成人疫苗情景下, 城区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非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的接种能力利用效率为41.48%和18.52%, 流感疫苗接种季节, 当全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3%时, 城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能力利用效率达到51.47%。当接种率达到20%时, 农村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能力利用效率达到52.44%。结论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服务可...  相似文献   

11.
基层卫生防疫部门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是完成有关生物制品接种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工作质量不仅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疾病控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防接种门诊执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创建规范化、程序化接种门诊的关键因素.为此,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性质及其对执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由于疫苗因素、使用因素和受种者个体因素,部分儿童在接受免疫接种后会出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人为的接种事故和接种纠纷,必须实施安全接种.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及二类疫苗在基层接种单位的推广,雅周镇预防接种门诊疫苗达到10多种,并实行按周接种,每次接种人数达150人,从未出现接种事故和接种纠纷,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审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2008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发展.[方法]对所辖8 个县区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培训及实施、计划免疫现场督导、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接种率等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经费投入不足,只有灌南增拨到位15万元;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浦、灌云、灌南等县区硬件设施仍未配备到位,一些硬件配备到位的接种门诊还未正式使用软件,多为门诊接种后补录数据;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工作薄弱,计免门诊现场督导不合格的预防接种单位占25%,以上各种因素是影响连云港市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发展的症结所在. [结论]加大免疫规划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免疫规划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是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改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将实施预防接种系统护理干预前后的1 600名儿童分为两组:A组(765名儿童)和B组(835名儿童),比较接种后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儿童接种后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现阶段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推动儿童计划免疫持续、深入地发展。[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调查630名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4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06%。不合格接种原因:超期接种占54.13%。99.68%的儿童都是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结论]邹城市计划免疫“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效果显著,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集中式预防接种中婴儿发生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03年8月和2004年1月,分别在博兴县县城区和乡镇接种门诊对前来接种的婴儿进行调查。[结果]夏季,在县城区接种门诊进行集中式预防接种的528名婴儿中,发生伤害的危险存在率为52.08%,乡镇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的480名婴儿中这一比例为56.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危险存在率县城区接种门诊的450名婴儿为46.67%,乡镇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的480名婴儿中这一比例为73.9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到集中式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婴儿存在较为严重的伤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和接种点管理进行调查。[结果]该儿童的死亡与疫苗接种无关,属预防接种偶合症。[结论]应加强免疫接种前健康询问及体检工作,防止偶合症。建立儿童非异常反应计划免疫接种不良事件费用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在中国6个省份抽取36家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和0-3岁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人员数量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3 359名儿童,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时长为27.5(21.0-35.5)min,其中等待预约登记、预约登记、等待接种疫苗、接种1剂疫苗的平均时长分别为5.0(3.0-10.0)min、5.0(4.0-5.0)min、10.0(5.0-15.0)min、5.0(3.0-5.0)min。当接种门诊总工作人员数、专职接种工作人员数分别为8名、5名时,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时长最短(χ~2=1.02,P=0.312;χ~2=1.12,P=0.290)。结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可能影响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需合理配置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沭县儿童预防接种反应发生情况,为减少反应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 年12 月1 日至2004年3月31日在临沭县卫生防疫站接种门诊接种的2岁以下儿童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接种4 760人次中,反应发生率为1 01%。反应发生率DPT 为3 70%, BCG 为0 60%, MV 为0 14%,乙脑疫苗为0 14%, HBV 为0 12%,OPV为0 10%。DPT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多,反应发生率升高。发生接种反应的48人中,36人为一般反应,7人为加重反应,5人为异常反应(均为DPT)。[结论]临沭县儿童预防接种反应率低于新疆而高于北京,应加强业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和接种禁忌,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不满意情况,发现预防接种门诊需要改善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在10家预防接种门诊各抽取100名儿童家长,使用统一制定的问卷对儿童家长展开调查,分别了解儿童家长对12项不同服务的不满意情况。结果 924名儿童家长总体不满意度为6.3%,有17.7%的儿童家长对等候时间较长最不满意,13.1%的儿童家长对硬件设施不满意,11.6%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的卫生状况不满意。人员态度、接种体检、卫生状况和接种流程是儿童家长对门诊预防接种服务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家长对接种门诊硬性和软性条件均有不满意,预防接种门诊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并改善接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