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研究金属蛋白酶(metaloproteinase,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oproteinase,TIMP)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转移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斑点印迹杂交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CC2细胞系及高转移细胞株ACCM中MMP2、MMP9和TIMP2的表达。结果显示MMP2,MMP9在ACCM表达较高,在ACC2表达较低,而TIMP2在ACC2表达较高,在ACCM表达较低,证实MMP2,MMP9促进转移的发生,而TIMP2则抑制转移的发生。提示MMP与TIMP平衡关系可能是ACC转移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潜能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对细胞外基质侵袭及趋化运动的能力。方法 MTT法测定SACC-LM,SACC-83,ACC-M,ACC-2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粘附,用改良Boyedn chamber方法观察了SACC细胞对人工重组基底膜的侵袭以及趋化运动。结果 高转移的SA  相似文献   

3.
nm23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关系,应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ucleosidediphosphateki-nase,NDPK)在ACC中的表达。结果:NDPK/nm23在ACC中有较高表达,阳性率为64.0%(16/25);其中,有肺转移者阳性率为12.5%(1/8),无肺转移者阳性率为88.2%(15/1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NDPK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高,阳性率越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病理分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m23基因在人ACC肺转移过程中起到抑制转移的作用,可作为临床颈侧ACC患者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涎腺腺样囊性癌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过继免疫治疗的特点,通过体外试验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分别作用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ymphokine-activatedkiler,LAK)细胞杀伤靶细胞不同阶段时对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2为LAK杀伤敏感细胞,TNF-α与IFN-γ均适合作为增强剂增强LAK细胞杀伤ACC-2的活性。TNF-α的增强方式是与IL-2共同诱导LAK细胞,而IFN-γ则通过预保温ACC-2细胞提高其被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纤维粘连蛋白(FN)与人涎腺样囊性癌(Acc)转移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oyden小室体外移动试验和体外粘附试验,对人涎腺样囊性辣细胞系ACC-2和其克隆出的高转移细胞株ACC-M细胞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FN在ACC-M表达明显高于ACC-2。在加入外源性FN后,ACC-2体外移动性、粘附率均明显提高,已接近ACC-M,而ACC-M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FN在Acc侵龚和转  相似文献   

6.
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患者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金属硫因蛋白(metalothionein,M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它们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影响SACC局部复发的因素太多,以上各指标均不能独立判断SACC的局部复发情况;nm23和Cath-D与SACC远处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23和Cath-D在SACC远处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预测SACC远处转移的两项独立指标;临床分期与SACC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分期可作为一项独立作用的指标来评价SA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中肌上皮细胞的来源和此癌的组织发生,对其细胞的一些分化行为进行了实验观察。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ACC-2和ACC-3细胞系细胞,在体外能不同程度地表达肌上皮细胞特有的S-100蛋白、肌动蛋白(actin)和肌浆球蛋白(myosin)成分;加入分化诱导剂dB-cAMP后,可使上述成分表达增强并使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由阴性转阳性。作者还观察到ACC细胞的分化与其增殖速度呈负相关关系;改变细胞生长环境时,部分细胞呈“印戒”样,表明其具有分泌功能;将单个细胞悬浮生长于胶原凝胶为基质的培养基可形成典型的管样结构。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支持ACC的组织发生来自闰管细胞的观点,对认识该肿瘤的发生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筛选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为了筛选出具有肺高转移性的克隆株,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提供实验基础。作者通过5次连续裸鼠体内传代,结合体外克隆技术、血小板凝集能力分析,从Acc-2细胞系中筛选出肺高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细胞株——M-5clone24,命名为Acc-M。其转移能力与Acc-2相比有明显增强,转移率由18%提高至96%(P<0.001),转移灶肺重量由0.31g提高至0.88g(P<0.01);细胞使血小板凝集能力与转移率(r1=0.89)、转移灶肺重量(r2=0.85)呈高度相关。本研究提示,血小板凝集能力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能力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 a; A C C)细胞系中粘附分子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株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A C C2 和 A C C M)培养细胞及其 S C I D 小鼠移植瘤模型进行粘附分子 C D44s(标准型)、 C D44v6(变异型)、 Ecadherin( Ecad)、αcatenin(αcat)、βcatenin(βcat)的检测。结果 (1) A C C肺转移灶的肿瘤细胞中粘附分子的表达普遍高于其皮下移植瘤细胞;(2) A C C M 肺转移灶肿瘤生长缓慢,细胞分化相对较好,而其皮下移植瘤和腹腔种植瘤肿块生长迅速,细胞分化差;(3) C D44v6 在 A C C M 和 A C C2 体外培养细胞中均有弱阳性表达,而在异体移植瘤中包括皮下移植瘤和肺部转移灶均无表达。结论  A C C细胞中 C D44s 的表达受细胞分化程度影响,并影响了肿瘤细胞本身的生长状况; Ecad/cat复合体的表达与否或表达强度与肿瘤细胞的分化成正比; C D44v6 在涎腺 A C C中的表达和转移能力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金属硫因蛋白(metallothonein,M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肿瘤抑制基因p53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50例SACC的MT、PCNA、p53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MT的表达与  相似文献   

11.
MMPs及TIMPs在ACC-M、ACC-2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裸鼠移植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表达。方法:采用ACC-M、ACC-2细胞株,建立ACC-M、ACC-2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在2组模型中,每组随机取3只裸鼠,用半定量RT-PCR分析移植瘤中MMP-2、MMP-7、MMP-9、TIMP-1、TIMP-2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个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MMP-2、MMP-7、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并记录其积分光密度值。所有检测数据用SPSS11.5软件进行均数t检验处理。结果: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MMP-2、MMP-7、MMP-9、TIMP-1的表达为ACC-M显著高于ACC-2(P<0.05);TIMP-2在2个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7、MMP-9、TIMP-1的表达差异可能与ACC-M、ACC-2转移能力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周期性双轴力学应变对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低转移细胞株ACC- 2中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以及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分别选取频率为每分钟3次的1 000、4 000 μ应变对ACC- 2、ACC-M细胞分别加载,每天定点加载1次,每组加载时间分别为每次1 h、3 h和6 h,共加载2次。第3天上午8点收获细胞;将未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在力学刺激后行E- cad和α、β、γ- cat及细胞核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和定位观察。用MTT法测定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结果对照组除ACC- 2细胞E- cad低于ACC-M细胞外,ACC- 2细胞α、β、γ- cat表达均高于ACC-M细胞;在力学刺激下,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随时间而变化。对照组ACC- 2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高于ACC-M细胞,但在力学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随时间而变化。结论在力学刺激后,ACC- 2、ACC-M细胞出现E- cad/cat复合体表达的改变,同时其和ECM的粘附率也发生了改变,显示力学刺激后细胞粘附发生变化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肿瘤转移机制。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并应用RT-PCR技术对其中7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26个基因表达差异(2倍以上),其中19个基因表达水平上调,7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RT-PCR技术对其中7个基因表达差异的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发现其中2.3%的基因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和牙源性影细胞癌(ghost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GCO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mteinases,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的表达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5例DGCT和9例GCOC中MMP-2、MMP-9、MMP-14、TIMP-1和TIMP-2的表达.对DGCT和GCOC各一例分析MMP-2、MMP-9、MMP-14、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酶原和活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MMP-9和TIMP-1在GCOC中高表达(7/9,8/9);TIMP-1在GCOC中的高表达,与在DGCT中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一例DGCT和一例GCOC病例研究发现,MMP-9酶原和活酶在GCOC中高表达,并且MMP-9和TIMP-1 mRNA在GCOC中高表达.结论 MMP-9和TIMP-1可能与GCOC的性质和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ACC细胞系中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分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T-3在ACC细胞系体外的分泌水平。收集ACC-M、ACC-2、M3SP4、L929 4个细胞系无血清培养的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T-3的含量。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T-3的分泌水平采用SNK-q检验进行实验组之间、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多重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未检测到NT-3的表达;ACC-M、ACC-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T-3的分泌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3SP4,及L92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T-3的分泌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CC的两个细胞系ACC-M、ACC-2细胞分别与其他细胞系(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M3SP4细胞系、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系)NT-3的分泌水平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CC-M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T-3的含量与ACC-2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ACC细胞能分泌一定浓度的NT-3,NT-3可能在ACC的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成釉细胞瘤MMP-2、TIMP-2、MT1-MMP mRNA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MP 2、TIMP 2、MT1 MMP与成釉细胞瘤局部侵袭特性的生物学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和激活剂MMP 2、TIMP 2、MT1 MMP在成釉细胞瘤的表达及含量。结果 在成釉细胞瘤组织中 ,MMP 2、MT1 MMP、TIMP 2的mRNA均表达 ,且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牙囊组织 ,复发及实性成釉细胞瘤的TIMP 2、MT1 MMP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原发和囊性成釉细胞瘤。结论 在成釉细胞瘤组织中 ,MMP 2、MT1 MMP、TIMP 2转录水平的增高可能与其侵袭特性有关 ,MT1 MMP/TIMP 2表达水平可能与其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