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鹏 《中国电梯》2009,20(1):54-58
指出动态电流(电压、功率、转速)法测试电梯平衡系数存在的缺陷。根据平衡系数定义提出了静态重量差二次称重法测试电梯平衡系数原理:论述如何消除摩擦阻力对重量差测试结果的影响和利用测得的重量差求解传动系统机械效率,从而掌握电梯耗能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与对重两侧的重量分配呈连续变化趋势,导致平衡系数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而且,电梯安装完毕后各运动部件的重量很难核实,从而导致在电梯安装调试和检验检测中较难准确测试电梯平衡系数。针对此难题,分析了电梯平衡系数的参数特性和传统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便捷、高效、准确测试平衡系数范围的方法,并设计了用于该测试方法的测试仪。最后分析了该测试方法及测试仪的特点,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钱宇  朱翠芳 《中国电梯》2008,19(5):31-33
平衡系数是影响电梯安全运转的至关重要的特性参数。目前,电梯平衡系数检测通常采用电流(电压)-载荷曲线图法。虽然此种方法能够满足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的要求,但在工程实践中存在定子电流(电压)拟合电动机输出功率存在系统误差、反复装卸砝码严重影响检验进度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利用力变送器进行电梯平衡系数测试仪器研制,但称重传感器需要现场精确安装实难保证。为此,本文提出和设计了基于力学和电子技术的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方法,通过张力传感器测量出电梯钢丝绳张力,就可取得轿厢和对重的重量。  相似文献   

4.
唐跃林  蒲晒  王印 《中国电梯》2013,(23):64-65
电梯“溜梯”是指电梯在非电动运行的情况下,由于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质量差造成曳引轮转矩超过制动力矩或者破坏曳引条件而引起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平衡系数的变化可能引起电梯“溜梯”事故。电梯在安装验收完成后,在使用中如果轿厢进行过度装饰或对重块发生变化,都会带来平衡系数的改变。因此,如何验证电梯初装时测试的平衡系数是否有效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电梯自检记录和验收检验记录中测试的电流载荷曲线图可以为平衡系数的有效性提供证据之外,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一种验证电梯初装时测试的平衡系数有效性的方法,与业界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5.
1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新方法出现的背景 平衡系数是电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合理的平衡系数是保证电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每台电梯的安装调试与监督检验都必须进行平衡系数的检验。 现行电梯检验规则是采用逐级加载运行并记录相应驱动电动机电流、绘制电流负荷曲线的方法实施平衡系数的检测。由于现行的逐级加载运行检测平衡系数的方法费时费力,于是无载平衡系数测试技术应运而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无载荷测试,省去了反复搬运砝码的环节,省时省力。目前该方法尚存在的问题是,测试数据为电梯静态数值,与现行电梯检验规则采用的动态测试数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电梯的平衡系数K是确定对重重量Q_对、轿厢重量Q_轿与电梯额定起重量Q(?)之间关系的一个常数。其关系如下式:Q_对=Q_轿+KQ_额 K关系到电梯能耗、平层准确度、运行速度、静载试验等。我国规定:平衡系数按设计值允许偏差±5%,但不得低于0.40和高于0.50。我们认为,客梯平衡系数可适当小一点,货梯平衡系数可适当大一点,应视电梯具体使用情况而定。从平衡系数定义式可看出,当对重边重量等于轿厢边重量,即Q_对=Q_轿+Q负时,对于  相似文献   

7.
文中认为电梯的平衡系数是电梯设计中一个重要参数,此参数既与传动力有关,也与电梯安全运行有关。文中就此问题进行数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电梯设计及电梯运行的影响.最终得出四点看法。 1)用临界平衡系数的概念设计电梯轿厢,可使其重量最轻; 2)平衡系数不是定值,设计中应用到的是最大的平衡系数,因而检测其平均德是没有意义的; 3)检测平衡系数应以设计中的采用值为基准: 4)检测平衡系数应用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无载测试法,甚至可以不直接测定平衡系数而通过间接测定其电梯性能判定平衡系数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曳引条件为出发点,导出了满足曳引条件下的最小轿厢重量及与其相对应的对重平衡系数,分析讨论了轿厢重量及平衡系数和包角与电梯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思勉 《电梯工业》2006,7(2):23-23
对于曳引式电梯,其对重不能太重,也不宜太轻,它应与电梯轿厢侧的重量相称。即电梯平衡系数就是对重重量减去轿厢自重与额定载重量的比值,是曳引式电梯的重要指标。当电梯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时,只需克服各部分的摩擦力就能运行,此时电梯的平稳性、平层准确度等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国标规定电梯平衡系数应为0.4-0.5。  相似文献   

10.
葛伟林 《中国电梯》2012,(21):48-50,52
电梯的平衡系数是衡量曳引式驱动电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平衡系数过大,则可能会产生冲顶现象;若平衡系数过小,则可能会产生暾底事故。因此,GB/T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6.2条规定:电梯平衡系数应为40%~50%。  相似文献   

11.
对于曳引式电梯,其对重不能太重,也不宜太轻,它应与电梯轿厢侧的重量相称。即电梯平衡系数就是对重重量减去轿厢自重与额定载重量的比值,是曳引式电梯的重要指标。当电梯处于完全  相似文献   

12.
赵国先 《电梯工业》2005,6(3):16-18
本文首先阐述电梯平衡系数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国标规定的“电流法”在测试中存在诸多干拢因素提出质疑。文章又从平衡系数的力学定义公式着手,运用现代传感器及虚拟仪器技术,经过大量的实验室、现场反复比对实验,建立起有效可靠的数学模型,科学、完美地攻克了此项难题。这是对当今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方法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电梯检测工艺的一次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与专业书籍中都没有关于电梯平衡系数的明确定义,大家一般都是沿用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中关于平衡系数检测的描述推导出什么是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未经验证的电梯装潢不但改变了轿厢自身的重量.而且影响电梯的平衡系数、系统质量等重要参数,同时不恰当的装潢材料选用也可能埋下一些安全隐患.诸多的因素使电梯可能运行在安全隐患之下。  相似文献   

15.
孙斌 《中国电梯》2022,(7):34-38,47
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对比探讨了用电流法测量电梯平衡系数时选择不同测量点的结果差异.提出了用电流法试验时减小误差的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电梯平衡系数检验时的常见问题,并对定期检验中平衡系数试验的确认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梯平衡系数的定义和作用、电梯检规及相关标准对平衡系数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检验经验,分析了在用电梯平衡系数变化的原因,以及电梯平衡系数大小对电梯的整体性能包括安全性能和电梯实际工作能耗的影响,提出较为合理的电梯平衡系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平衡系数的电流法测量,其数值的读取主要依靠人为判断,自动化水平较低,人为误差较大。提出一种电梯平衡系数智能测量方法,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电流法平衡系数的自动测量,可以有效地提升测量精度,减小误差。试验结果表明,电梯平衡系数智能测量方法能够实现平衡系数的智能测量,可以提升测量精度,减轻劳动强度,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鹏 《中国电梯》2007,18(9):63-64
1传统平衡系数确定方法 现平衡系数的确定依据是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第5.1.1条、51.3条及《电梯监督检验规程》附录2第8.3.1条。  相似文献   

19.
在电梯测试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数据处理分析,通常是采用在坐标纸上手描曲线的方法。例如,某THJ2000/0.5-AZ载货电梯的平衡系数测试中,其测试数据如表1,手描曲线见图。平衡系数的测定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T51型电流表,0.5级;T51型电压表,0.5级;HT331数据转速表;HL55型电流互感器,0。2级。  相似文献   

20.
电梯的驱动方式有曳引式驱动、强制式驱动、液压驱动等多种型式,曳引式驱动由于其自身突出的优点,是现代电梯中应用最广泛的驱动方式。曳引式驱动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在这个由轿厢、对重、钢丝绳和曳引轮组成的平衡系统中,对重主要用于实现曳引传动,在电梯运行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为使电梯的运行接近于理想的平衡状态,就必须合理设置对重的质量,也就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