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充市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成绩明显,主要体现在水电和户用沼气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能源结构合理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但农村地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农村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及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分析,认为以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具有南充特色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地区特点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特点,以及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揭示了影响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经济、环境和政策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更加重视水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尽快使优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阐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并重点介绍国内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几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同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分析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村能源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安徽省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及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有利形势,就促进全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毅 《浙江节能》2005,(4):40-44
本文叙述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论述了长三角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途径;并提出了提高全社会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认识、出台和完善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建立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和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4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环境优越,市场潜力巨大.虽然我国云南、广西两省区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接壤,拥有地理区位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由于对该地区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机制了解不多,导致企业向该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困难重重.文章对该地区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以期为相关部门、科研院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农村的应用情况和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建设对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能耗不断增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减少带来的能源安全问题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延缓能源危机,是节约化石能源的可行之举.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多数,生活耗能较多.在农村地区推广沼气工程建设,是解决分布在广阔的农村人口生活用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方便可行,利国利民的做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规划是对一段时期内能源发展所做的计划、设想和部署。能源规划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国家能源规划和地区能源规划;按照性质可划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发展规划,最近还陆续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发展规划等;专项能源规划介于综合能源与能源行业发展规划之间,它既是对综合能源规划的补充,也与其他专项能源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与能源规划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综合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单一能源种类规划的区别在于:规划对象范围不同;规划的工作基础不同;对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和作用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政策措施上的差异。与农村能源规划的区别是,当前所讨论的可再生能源都是具有交易价值的商品能源,而农村能源规划涉及的沼气、薪柴等仅起到当地补充能源的作用,属于非商品化能源产品。我国能源规划主要从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关信息收集、能源供需平衡分析、投资和其他财务预算方案编制等几方面来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