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趋严重。童年是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隔代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和政府的缺位,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指引和鼓励,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多重视数据调查和宏观策略探寻,学科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干预的可能性、原则和路径值得重视。留守儿童在个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音乐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而音乐干预中吟诵和乡土音乐剧表演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龄女童失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有;一、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困难———基本的经济因素;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因素———重要的文化因素;三、主体意识不强,自卑心理严重———主要心里因素;四、脱离农村实际的低质量应试教育———教育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背景下,以留守家庭中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为视角分析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理应是学术研究和实践干预的重要逻辑与策略.该文聚焦于留守家庭亲子关系,落脚于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围绕家庭系统理论、父亲在位理论、亲子依恋理论、父母卷入理论,概括基本思想,评述学理价值,阐明不足之处,提出应用建议,以期巩固学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期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或80后、90后农民工)的讨论越来越吸引社会关注的目光,而作为农民工子女的进城流动儿童和在乡留守儿童,正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巨大后备军。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和成长状况,对于今后几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从儿童权利角度看,则这个群体无论是进城的还是在乡的,都处于多种不利的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城乡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大量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从留守农村到留守城镇,为实现城市就学,成为城市的"再留守儿童".农村儿童留守城市,主要有个人独自留守、祖辈陪同留守和单亲陪同留守三种形式.再留守的发生既有微观层面个体城市化动力,也有宏观层面结构变迁的压力,其实质是为实现城市化而积累人力资本.但这些再留守儿童从农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学习生活,失去传统支持,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城市政府应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学校为其提供关心关爱和学习帮扶,社区为其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留守城市的农村儿童完成就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绵阳农村0-6岁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下生活,在父母亲双方尤其是母亲监护缺位的情况下,对他们的生活情况产生了较大影响,家庭、学校及社会更应关注儿童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儿童主观上对生活的感受。本研究对绵阳农村0-6岁留守儿童生活情况进行关注,从喂养情况、亲子关系及教育三个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绵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形成的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未成年儿童正处于初级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留守,缺乏家庭照顾、亲情关爱,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和不正常行为,对其人格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管理的缺失引起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长时间分离而产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儿童一词虽然在1994年就被提出来,但相关的研究却在2004年才展开。在近15年中,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学科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仍然有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究留守儿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引入文化与价值体系的相关研究,最终寻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办法是本文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危珊珊  杨艳 《理论界》2006,(6):92-93
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不仅反映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其背后也是教育权利调整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挑战。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心理和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社会化是他们由一个生物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留守儿童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文章作者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两省四县进行的调研发现,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区域经济水平、教育投入、社会文化、家长流动特征等,是影响两地留守儿童社会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2):97-102
近年来颁布施行的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系列政策在保护留守儿童权益、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有关儿童权利保护政策的价值、执行力、专业性、针对性、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强化。针对相应问题,建议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走向要着重关注:留守儿童保护过程中的权利取向、家庭为本的留守儿童权利保护模式的政策建构、留守儿童保护的政策过程机制的落实、留守儿童保护的专业化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家庭环境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文化氛围不佳,家庭心理环境残缺不全、家庭教育主体素质较差及教养方式不当,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困境,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日益受到我国关注的研究领域。近10年来我国研究者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学习状况、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监护者类型及有效度、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今后相关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拓宽视野。此外,研究方法和研究主体要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114所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执行体育教学大纲不力,体育教师资源短缺,体育经费、场地和器材匮乏等现状,是留守儿童接受体育教育的不利因素。建议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重视这一状况,创建适合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中新出现的弱势群体,是当前学界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对象。对于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学习、心理、安全、品行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应该共同努力,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17.
林云飞 《理论界》2007,(5):64-66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且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一般由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管。目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等方面已出现了各种问题,暴露出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本文从我国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的现状入手,遵循保护子女最大利益的原则,剖析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帮助和关爱,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助人的职业化活动,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社会工作与农村留守儿童两者结合过程中,面临诸如人才、资金、认可度等方面的困境。为此,我们应做出努力去改善现有的环境,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郝静 《晋阳学刊》2023,(5):105-110
文章利用已有文献资料,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家庭教育期望较低、家庭教育行为有所缺失,这一状况给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认为,促进在城或在乡的家庭团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