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查明五峰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鲕绿泥石、方解石、胶磷矿。矿石主要以鲕粒结构为主,铁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很难实现与脉石矿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等综合手段,研究了尼日利亚某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点、嵌布特征及磷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以鲕状构造为主,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很少且难以确定。铁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不易充分解离,将给分选带来困难。矿石中有害元素磷的独立矿物较少,杂质磷主要以类质同象和极细的机械混入物的形式存在于铁矿中。该矿石属于高磷难选铁矿石。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国内铁矿石资源短缺与需求急剧攀升的矛盾,推行矿产资源全球化发展战略,开发国外铁矿资源已势在必行。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国外某难选铁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及矿物间的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矿石TFe品位为55.88%,矿物组成相对简单,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三水铝石;赤铁矿主要呈他形粒状或他形-半自形粒状与其他矿物紧密连生,褐铁矿主要以他形粒或胶状结构分布于赤铁矿周围,三水铝石主要呈粒状或碎屑状包裹于铁矿物中,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结晶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困难;主要矿物面扫描结果显示,铁、铝元素在铁矿物和三水铝石中分布均匀、共生关系密切,部分铝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赤铁矿和褐铁矿中,物理选矿方法无法实现铝、铁的有效分离,建议采用选冶联合流程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4.
白云鄂博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杏婕  倪文  范敦城  李瑾 《金属矿山》2015,44(5):109-113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白云鄂博铁矿石资源,对白云鄂博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稀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萤石、石英、钠辉石、方解石、长石等。②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以碎屑状及角砾状为主,占磁铁矿总量的70%以上,与钶铁矿、磷灰石、独居石、重晶石等紧密共生,偶见粗粒块状磁铁矿集合体;矿石中的赤铁矿多紧密镶嵌在碎屑状及角砾状磁铁矿中构成铁矿物集合体。③独居石是矿石中分布最广的稀土矿物,呈粒状,与周边其他矿物紧密共生、镶嵌关系复杂。④矿石中的脉石矿物均呈不规则状或他形粒状,脉石矿物间以及脉石矿物与有用矿物间嵌布关系均非常密切,萤石是分布最广的脉石矿物,是细小稀土矿物颗粒的包裹矿物之一。⑤矿石中铁矿物的嵌布粒度均非常细小,磁铁矿较赤铁矿略粗,嵌布粒度大于10 μm的赤铁矿、磁铁矿分别仅占40%和54%。⑥由于矿石中各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困难,因此,宜采用深度还原工艺使微细粒铁矿物聚集长大后再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5.
宁乡式高磷铁矿中磷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灰石晶体主要呈柱状、针状、集晶或散粒嵌布于铁矿石及脉石矿物中,粒度较小,难以分离,矿石中磷含量的高低对炼铁、炼钢都有较大影响。铁矿中磷的测定一般用磷钼酸铵容量法、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等,文中对测定宁乡式高磷铁矿中磷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二、鲕状赤铁矿石的选矿研究与实践宣龙式和宁乡式浅海沉积铁矿床所产矿石因其含铁矿物常呈鲕状、豆状、肾状构造,通常称为鲕状铁矿石。鲕状铁矿石在我国铁矿石储量中所占比例虽不大,但在某些省份有比较集中的分布,研究和利用这类矿石对增加我国钢铁产量和合理工业布局有一定的意义。这类铁矿石的矿物组成较复杂,结构较特殊(见表5)。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菱铁矿次之,亦有部分褐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绿泥石为主,还有  相似文献   

7.
河南某鲕状赤铁矿石铁品位为52.50%,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75.37%。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赤铁矿、伊利石及菱磷铝锶矾。为给矿石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赤铁矿常呈椭圆形鲕粒,细粒或隐晶状赤铁矿集合体与脉石矿物呈椭圆状的包复颗粒由核心和同心状外壳聚集而成,鲕粒中各成分相互混杂,局部赤铁矿聚集;部分赤铁矿呈他形粒状单体或集合体不均匀分布;偶见赤铁矿呈隐晶状胶结物分布于砂屑粒间;赤铁矿嵌布粒度微细,0.037~0.003 mm粒级占87.17%。采用传统选矿方法处理该矿石难以取得理想的指标。推荐采用深度(直接)还原工艺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物转变为可通过弱磁选分离的磁铁矿或金属铁,再通过磁选分离。  相似文献   

8.
济源新安难处理高磷铁矿工艺矿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济源新安铁矿高P和S含量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矿石中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杂质元素P和S主要以菱磷铝锶矾形式存在,还可见少量磷灰石及黄铁矿.赤铁矿主要呈微细针状浸染于脉石矿物中,与菱磷铝锶矾、白云母、高岭石等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十分密切.根据矿石工艺性质,回收利用该铁矿,首先要细磨,尽量使赤铁矿与菱磷铝锶矾等脉石矿物解离,其次要注意细磨条件下的矿浆分散.防止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泥化后与已单体解离的赤铁矿相互结团、黏附,从而影响选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云南某沉积型赤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燕  杨磊  徐莺 《金属矿山》2011,40(9):111-112
对云南某沉积型赤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研究了主要铁矿物及主要脉石矿物的产出形式及粒度特征。研究表明,该矿石属低硫、高磷、细粒嵌布的赤(褐)铁矿矿石,主要铁矿物之间、铁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复杂。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对提高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降低铁精矿中的磷含量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剑廷  李志明 《金属矿山》2022,51(8):146-150
马来西亚某褐铁矿矿石中部分铁矿物嵌布粒度细,磨选难度大,采用传统的磨矿—磁选工艺,精矿回收率偏低。采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等手段,对矿石的物质组成、元素赋存状态、主要矿物产出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粒度组成、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矿石铁品位为49.66%,主要杂质成分为Si O2和Al2O3;矿石中的铁主要以褐铁矿的形式存在,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高岭石等;褐铁矿主要以凝胶状、层状(或结核状、鲕状)、蜂窝状、网脉状、树枝状、包裹状、浸染状等形式与脉石连生,连接界面呈齿状交错分布;矿石构造形式复杂,其中的铁矿物多呈不规则粒状、板状和交代氧化假象结构,嵌布粒度极不均匀;样品中+0.28mm粒级含量较高,Fe的分布率可达51.41%,部分铁矿物在各个粒级中均匀分布,铁品位均在50%左右,另外,各粒级中Al2O3的含量较高,品位在5.0%以上,Al2O3的存在对后续铁精矿的质量有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11.
林瑶  李芬香  路峰  王素 《金属矿山》2020,48(11):115-119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及矿物解离特性、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岩浆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其有用元素主要为铁和钛,含量分别为21.65%和5.22%,其次为磷和钒,其中磁铁矿系可回收利用的主要铁矿物,与其他矿物接触关系较简单,大多易于解离和回收,极少数呈细小晶体包嵌在暗色矿物中或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解离和回收均较难;钛铁矿系可回收利用钛的主要矿物,以单颗粒或集合体形式分布的易于解离和回收,而以片晶形式分布在磁铁矿中的则难以解离将进入铁精矿中;磷灰石系可回收利用的磷矿物,充分解离后可回收;钒多以分散状态分布于磁铁矿中,较难解离,可随磁铁矿一起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2.
林瑶  李芬香  路峰  王素 《金属矿山》2019,48(11):115-119
为给河北某岩浆岩型铁矿石的后续开发利用确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依据,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XRD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MLA(矿物解离分析仪)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嵌布特征、矿物粒度组成及矿物解离特性、有用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岩浆岩型超贫钒钛磁铁矿石,其有用元素主要为铁和钛,含量分别为21.65%和5.22%,其次为磷和钒,其中磁铁矿系可回收利用的主要铁矿物,与其他矿物接触关系较简单,大多易于解离和回收,极少数呈细小晶体包嵌在暗色矿物中或分布在脉石矿物粒间,解离和回收均较难;钛铁矿系可回收利用钛的主要矿物,以单颗粒或集合体形式分布的易于解离和回收,而以片晶形式分布在磁铁矿中的则难以解离将进入铁精矿中;磷灰石系可回收利用的磷矿物,充分解离后可回收;钒多以分散状态分布于磁铁矿中,较难解离,可随磁铁矿一起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对巫山桃花鲕状赤铁矿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物组成、嵌布特征、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含铁金属矿物、硫化物、磷酸盐、非金属脉石矿物4类共12种矿物,矿石中对铁回收率影响最大的矿物是赤铁矿和赤褐铁矿。矿石中的赤铁矿虽含量低,但矿物较纯,是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积极因素,需重视其回收。赤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紧密嵌布难以解离,是影响铁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如在选矿中以赤褐铁矿为主体的鲕粒为选铁对象,可降低磨矿细度,减少泥级产率和铁的流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基本查明了甘肃某含钪钛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结果表明,矿石中铁、钛矿物总量较低,为低硫低磷含钪低品位钛铁矿矿石;主要脉石矿物为角闪石、长石,其次为辉石,伴生元素钪主要分布在角闪石中;矿石中磁铁矿和钛铁矿主要毗邻嵌布在脉石粒间或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在脉石中,嵌布粒度相对较粗,磁性相对较强;在主要脉石矿物中,角闪石伴生元素钪,粒度较粗,为电磁性硅酸盐矿物,长石呈它形粒状嵌布在暗色硅酸盐矿物粒间或被其包裹,无磁性,不含钪。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该矿石宜采用粗粒抛尾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磁选、重选等高效、低成本的工艺进行预富集,以减少后续作业的处理量,降低选矿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合理的铜钼矿选矿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采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秘鲁某矽卡岩型难选铜钼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主要有用元素为Cu和Mo,品位分别为0.58%和0.019%。矿石矿物组成复杂,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辉钼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蛇纹石、透闪石、绿泥石等。铜钼矿物嵌布粒度细小,且常沿黄铁矿或磁铁矿或脉石矿物的边缘、孔洞及裂隙分布,少量微细粒黄铜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嵌布关系复杂,影响铜钼矿的选矿回收。  相似文献   

16.
某微细粒嵌布复杂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状产出,粒度以微、细粒为主,嵌布关系复杂,且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褐铁矿、针铁矿及少量菱铁矿,尚有微量磁赤铁矿、自然铁、磷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它是辉石、绿泥石、云母、长石、黏土矿物等;本研究采用合理多段、适当细磨工艺,强化微、细粒赤铁矿及假象赤铁矿的回收。试验推荐重选—磁选—反浮选联合流程,获得品位为67.79%、回收率为83.2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7.
大西沟某铁矿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思思 《矿冶工程》2019,39(3):70-72
通过X射线衍射、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对陕西大西沟某铁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产出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矿石属于低磷含硫的褐铁矿-菱铁矿矿石,查明了主要铁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嵌布关系等特性,为选矿获得高品位铁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