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发病急、变化块和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极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大量研究已证实,造成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个急性血栓形成过程,与不稳定脂质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有关。本文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应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脂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恶心、呕吐,均在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2年随访,观察组心绞痛复发再住院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减低了患者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用药方法简便易行,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名  相似文献   

4.
2004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应用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治的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基于就诊时间不同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3例.对比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比组同时应用氯吡格雷,均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探究组临床总效率为93.4%,对比组为80.1%,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探究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34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连续应用15d。结果15d后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5.5%比79.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肌肉酸痛等副作用。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15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黄静萍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92-1393
目的探讨与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就诊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与记录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9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0.26,P〈0.05)。两组临床指标变化经比较,对照组ST变化指标治疗前后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指标其治疗前后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随血液飘流阻塞肺动脉或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PE并发于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 ,临床漏诊和误诊率高 ,病死率高 ,因此 ,尽早作出诊断并及时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回顾分析了 32例PE病人的临床资料 ,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率。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在我院确诊的PE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年龄 2 5~ 67岁 ,平均 4 1岁。慢性反复性PE 2例 ,有深静脉血栓(DVT)史者 11例 (34 % ) ,肺心病 2例 ,风心病 3例 …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86年~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胰管结石 1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2~ 6 5岁 ,平均年龄 36 7岁。主要临床表现 :上腹痛 12例 ,糖尿病4例 ,黄疸 3例 ,腹泻 2例。 11例伴有慢性胰腺炎 ,其中 5例伴发酒精性慢性胰腺炎 ,4例伴发慢性胆源性胰腺炎 ,2例伴特发性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癌 2例。本组 1例患者因上腹部剧烈疼痛、发热、黄疸、血、尿淀粉酶升高以急性胰腺炎入院。本组中胰管结石位于胰头者 5例 ,胰尾 3例 ,胰体 2例 ,胰头和胰体均有者 2例 ,5例结石在主胰管内呈“…  相似文献   

10.
殷淑娟 《现代保健》2010,(32):35-3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经治的颈段无放射影像学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ORA)患者42例,就诊断和治疗问题做一探讨。1 临床资料男36例,女6例,年龄25~70岁,平均55岁,入院时间2h~15个月。受伤机制以过伸型为主,共30例,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21例,前脊髓损伤2例,不全瘫4例,全瘫3例;屈曲型损伤5例,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1例,不全瘫2例,全瘫2例;余7例机制不详,其中中央脊髓型损伤3例,不全瘫2例,全瘫2例。2 方法与结果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常规X线、CT、MRI检查,常规X线检查主要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二孔法完成LC105例。结果5例改为三孔或四孔法LC,余均采用二孔法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2min。术后未出现并发症。随访87例,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除3例有轻度腹痛经对症处理1周内好转外,余术前症状均消失,无腹泻和黄疸,饮食正常,化验肝功正常,B超示肝及胆总管无异常,无包裹性积液。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二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72.7%(3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UAP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方法冠心病组选取已明确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患者30例(病程1—3年)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病程7-14d),正常组选取正常健康者60例。采用Morrison法提取血浆脂肪酸,再以气相色谱法检测三氟化硼甲酯化的脂肪酸,由数据处理仪计算出各组分所占百分比。结果(1)冠心病组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明显增高,其中增高明显的是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2)单不饱和脂肪酸:冠心病组的反式油酸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油酸则较正常组明显减少。(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①总PuFA在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②n-6PUFA中:冠心病组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及二十二碳五烯酸均降低,尤以二十二碳五烯酸较正常组降低更明显;③n-3PUFA中:冠心病组的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冠心病组患者血浆中总饱和脂肪酸及反式油酸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而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EPA、DHA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更重要的二十碳三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重症,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曲美他嗪治疗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