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船舶制造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修订的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某船舶制造厂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开展调查。采用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830份,收回有效问卷809份(有效率97.5%)。工人各部位WMSDs年发生率为12.2%~39.4%,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部位依次是下背部(39.4%)、颈部(31.3%)、手腕部(26.8%)和肩部(26.3%)。下背部、颈部、手腕部、膝部和踝/足部WMSDs的发生率在不同工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弯腰同时转身是导致下背部和肩部(OR=1.53,1.68)、手腕部长时间弯曲是导致手腕部(OR=1.62)WMSDs的危险因素;身高是导致下背部(OR=1.03)WMSDs的危险因素;经常加班是导致下背部和手腕部(OR=1.62,1.55)WMSDs的危险因素;主观工作姿势舒适是下背部、颈部、手腕部和肩部(OR=0.68,0.52,0.62,0.54)的保护因素;自主控制工作进度是手腕部(OR=0.67)WMSDs的保护因素;工作节奏快是导致颈部、手腕部和肩部(OR=1.60,1.66,1.60)WMSDs的危险因素;上司关心下属是颈部和肩部(OR=0.67,0.69)WMSDs的保护因素。[结论]造船业工人WMSDs的发生率较高,亟须根据WMSDs的职业、个体、心理社会因素制定相关措施,以降低此类疾患对工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修改版)》,对泉州某鞋厂886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886名作业工人各部位WMSDs发生率为6.8%~17.0%,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颈部(17.0%)、肩部(15.3%)、手/腕部(13.0%)、下背部(1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长时间坐位工作和本工种工龄是导致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1.34,1.05);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肩部、下背部、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91,3.10,1.63);与同事轮流完成工作是肩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6)。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口腔医生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进行预测研究,评估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调查福州市口腔医生WMSDs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27份,口腔医生WMSDs发生率前四位的部位分别为颈部(43.1%)、肩部(32.2%)、下背/腰部(28.4%)、手/腕部(20.1%)。综合两种预测模型分析结果,年龄、职称、长时间保持侧头姿势、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是颈部WMSDs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肘部长时间保持弯曲、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是肩部WMSDs的影响因素;年龄、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是下背/腰部WMSDs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手腕需要保持向上/下弯曲的状态、经常伸长手臂取物品、长时间(≥2 h)坐在同一位置、休息时间充足是手/腕部WMSDs的影响因素。除下背/腰部Logistic回归模型外,其他部位两种模型的AUC值均>0.7,各部位BP神经网络模型的AUC值、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均大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过信效度检验、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对某汽车制造企业人员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WMS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填写调查问卷491份,其中有效问卷484份,回收率98.6%。调查对象各部位WMSDs发生率12.0%~25.2%,发病率从高到低前四位依次为颈部(25.2%)、肩部(18.6%)、踝/足部(18.4%)和下背部(16.9%),上背部、手/腕部和踝/足部WMSDs年发生率在一线和非一线员工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腕部和踝/足部WMSDs年发生率在不同车间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部弯曲是肩部和下背部发生WMSDs的危险因素(OR=2.04,2.73),经常站立、加班和人员缺乏是踝/足部发生WMSDs的危险因素(OR=2.89,2.53,1.89),经常搬运重物和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导致下背部发生WMSDs的危险因素(OR=1.99,2.48),背部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和吸烟是颈部发生WMSDs的危险因素(OR=1.71,1.86);而身体锻炼、休息充足分别是肩部、颈部和踝/足部发生WMSDs的保护因素(OR=0.56,0.55,0.43)。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员工WMSDs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WMSDs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措施,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改良版)》对广州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名医务人员的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WMSDs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依次是颈部(393%)、肩部(324%)、下背部(200%)和上背部(172%);下背和手部WMSDs发生率医生最高,肘和下肢(腿、膝和踝部) WMSDs发生率以护士最高。颈部WMSDs危险因素是经常加班(OR=307),下背部WMSDs危险因素是背部弯曲(OR=1215)和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1437)。工作姿势舒适(OR=037)为肩部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WMSDs不容忽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WMSDs发生部位略有差异。可通过合理安排加班、保持工作姿势舒适、减少长时间弯腰和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WMS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修改版)》,对泉州某鞋厂886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肌肉骨骼疾患与工效学负荷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886名作业工人各部位WMSDs发生率为6.8%~17.0%,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颈部(17.0%)、肩部(15.3%)、手/腕部(13.0%)、下背部(1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长时间坐位工作和本工种工龄是导致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1.34,1.05);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是肩部、下背部、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91,3.10,1.63);与同事轮流完成工作是肩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6)。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啤酒制造厂工人多部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1年9月以广州市某啤酒制造厂的501名员工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WMSDs患病现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颈、肩、背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结果啤酒制造厂员工WMSDs总患病率达39.7%,其中各部位患病率较高的是颈部27.1%、肩部25.0%、下背部24.0%和上背部23.2%。工人单一部位WMSDs患病率为10.8%,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28.9%,2个部位同时患病的比例是3.8%,3个部位同时患病的比例是4.4%,4个部位同时患病的比例是16.4%,5个及以上部位同时患病的比例为4.6%,其中颈、肩、上背、下背4个部位同时患病的比例为17.8%(89/501),上肢部位(肘部、手腕部)同时患病的比例为3.2%(16/501),下肢部位(腿部、膝部、踝部)同时患病的比例为2.2%(11/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总工龄<5年,总工龄5~9年、10~14年的员工罹患颈、肩、上背、下背多部位WMSDs的风险分别提高至2.781倍、3.480倍(P<0.05);以不舒服姿势工作罹患颈、肩、上背、下背多部位WMSDs的风险提高至2.343倍(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相对于初中及以下)、每天从事同样工作是颈、肩、上背、下背多部位WMSDs的保护因素(OR=0.355、0.554,P<0.05)。结论啤酒制造行业WMSDs患病风险较高,以多部位WMSDs发病为主,其中以颈、肩、上背、下背多部位患病模式较为常见。啤酒制造行业可以通过避免不舒服作业姿势,重点关注工龄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以降低工人多部位WMSDs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如皋市2所医院ICU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如皋市2所三级医院200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问卷、工作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分析ICU护士WMSDs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200名ICU护士WMSDs年患病率为85.5%,周患病率为71.5%,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肩部、颈部、腰背部,分别为62.0%、60.5%、54.5%。颈部、腰背部和肩部疼痛程度较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得分分别为(5.2±2.2)、(5.2±2.0)和(5.1±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长)、感知健康状态是肩部WMSDs的危险因素;不良姿势、工作压力和冷的环境温度是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未婚、月收入(低)、下班后身体疲劳、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是腰背部WMSDs的危险因素;感知健康状态是上背部WMSDs的危险因素;饮酒、手臂放置在角状物体边缘、不良姿势是肘部WMSDs的危险因素;腕部伸展、长期耸肩、感知健康状态、下班后身体疲劳是手/腕部WMSDs的危险因素;饮酒、腿部姿势、下班后精神疲劳是膝盖W...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修改版)》,对寿光市3个主要蔬菜种植区的156名蔬菜大棚作业人员的一般情况、肌肉骨骼症状和工作情况等进行调查。蔬菜大棚作业人员不分部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率为87.5%,WMSDs发生率排在前四位的部位依次为下背/腰部(48.0%)、颈部(32.9%)、肩部(31.6%)和膝部(3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背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天工作时间≥10 h、年龄可能是该人群WMSDs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加强工效学干预,预防WMS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不良工效学因素。方法应用经适当修订的《美国危险区域检查表》和《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形成综合调查问卷,对某汽车制造公司总装车间498名男性装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WMSDs发生的不良工效学因素。结果总人群中WMSDs的年发生率为84%,其中肩部(50.6%)最为严重,其次为颈部(49.7%)、下背部(43.4%)、手腕和小腿(均为3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部的不良工效学因素有颈前曲45°和单手捏紧4.5 kg以上伴腕部不良姿势;影响肩部的因素有跪姿作业、每天搬举的物体超过34 kg和背前曲30°;影响下背部的因素有跪姿作业、搬举的物体超过4.5kg,且每分钟超过2次和背前曲45°;影响腕部的因素有单手捏紧4.5 kg以上伴腕部不良姿势。结论汽车装配工人WMSDs高发,可能与其接触的不良工效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