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7例胃腺癌患者、3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其中16例胃腺癌患者同时留取手术切除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以及术前、术后血标本行对照研究。结果:胃腺癌患者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34.0%(16/47),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3.3%,1/30)和健康对照者(0%)(P〈0.01)。16例胃腺癌组织中5例(31.2%)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中4例(80.0%)术前、术后血清标本均检测到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转移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可望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斌  曹俊  陈敏  刘文佳  邹晓平 《胃肠病学》2008,13(12):737-740
背景:DNA启动子区甲基化可导致肿瘤抑制基因表达沉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27例异型增生和16例早期胃癌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43.8%对0%、7.1%和11.1%,P〈0.05),而后三者之间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无明显差异。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病变部位均无关,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在由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进展至早期胃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晓晖  徐惠绵 《山东医药》2011,51(45):49-5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病变组织及15例胃溃疡患者(对照组)正常胃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二者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8例(59.38%),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6例(56.25%);对照组分别为2、2例(13.3%、13.3%)。在胃癌不同大体分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胃癌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分化、转移、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癌旁距离原发灶不同距离组织及胃癌原发灶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分析正常胃组织、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该基因甲基化的动态变化以及LMXlA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原发灶病理学的关系,探讨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阶段性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距胃癌癌灶边缘1、3、5cm组织及胃癌原发灶组织中LMXl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胃癌组织及距胃癌灶边缘1、3、5cm组织中分别为46.0%(23/50)、22.O%(11/50)、8.0%(4/50)和4.0%(2/50),从距癌灶边缘5cm胃组织至胃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中随距癌灶边缘距离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原发灶中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距原发灶边缘3cm和5cm组织(x^2=15.42,P〈0.05;x^2=12.63,P〈0.01)。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正常胃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原发灶中分别为O%(0/25)、16.0%(4/25)和46.O%(23/50),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4.85,P〈0.01)。LMXl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胃癌患者透浆膜组57.6%(19/33)显著高于未透浆膜组14.8%(4/27)(X^2=16.50,P〈0.05);在转移淋巴结数大于7枚以上组52.9%(9/17)显著高于小于7枚组37.5%(6/16)(X^2=12.74,P〈0.05)。LMXlA基因甲基化在性别、年龄、不同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及分化程度上胃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MXl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临床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5’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HGC-27,MGC-803,BGC-823,SGC-7901)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该4种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除SGC-7901外,其他三种胃癌细胞PTEN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并随着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逐渐增强(P〈0.01);PTEN蛋白表达逐渐减弱(P〈0.01)。PTEN蛋白表达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之间呈负相关。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失活,使其蛋白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hMLH1基因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使许多基因失活,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的:检测hMLHl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探讨其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1例胃癌、40例癌前病变和38例对照组织中hMLHl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MLHl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34.1%,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的5.0%和对照组的0%(P〈0.05)。hMLHl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浸润深度有关(阳性率分别为46.4%对7.7%和55.0%对14.3%,P〈0.05),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阳性率分别为34.8%对33.3%、28.0%对43.8%和38.1%对30.0%)。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hMLHl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可能在老年胃癌患者的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岩  李卉 《胃肠病学》2008,13(11):645-65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肿瘤组织多有DNA甲基化紊乱,包括与细胞增生周期密切相关的癌基因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等。近年研究发现,胃癌相关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具有作为胃癌诊断的分子标记和基因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胃癌组织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该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频繁事件,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胃癌HOXB6基因异常甲基化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HOXB6基因是否存在异常甲基化,并探讨其与基因表达及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联合重硫酸盐限制性分析法(COBRA法)对7种胃癌细胞系和73例胃癌中层得的胃镜下活检组织进行HOXB6基因的甲基化定量检测,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及脱甲基化处理后基因的再表达,结果 7种胃癌细胞系中有4种异常甲基化,异常甲基化的细胞系基因表达减少或消失,并且脱甲基化处理后基因可以重新表达,73例胃癌患者的癌部位和非癌部位的活检组织中,20例癌组织甲基化阳性(27.40%),而非癌组织中无1例阳性。结论 胃癌中HOXB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基因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并且脱甲基化后基因可以再表达;胃癌组织中HOXB6基因异常甲基化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表型遗传修饰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DNA高甲基化是研究得最多、最广泛的表型遗传修饰表达机制。通过胃癌与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结构关系的研究,揭示了DNA甲基化在胃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肿瘤相关基因高甲基化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叶酸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征以及alkB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玮  李雷佳  许平  陈胜良 《胃肠病学》2010,15(9):540-543
背景:抑癌基因启动子区DNA超甲基化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alkB基因可修复甲基化损伤,而叶酸对胃癌的发生起有预防作用;但叶酸的作用是否与alkB基因表达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叶酸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征以及al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别以0mg/L、0.2mg/L、0.4mg/L、0.8mg/L、1.0mg/L和2.0mg/L浓度叶酸进行干预。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alkB基因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2mg/L、0.4mg/L浓度叶酸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力,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减少;alkB基因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叶酸干预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同时上调alkB基因表达,推测alkB基因表达改变或许参与叶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林晖  曹俊  林海  邹晓平 《胃肠病学》2011,16(3):150-154
背景:食管上皮内瘤变(EIN)是食管正常或慢性炎症组织向鳞癌转变过程中必经的病理阶段,目前对EIN的发生、发展尚缺乏临床实用的早期评估指标。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与EIN和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0例食管鳞癌、80例EIN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RASSF1A、MINT31甲基化状态,以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SP)验证MSP结果。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结果:正常食管组织、EIN、食管鳞癌组织中的RASSF1A和MINT31甲基化率分别为5.0%和5.0%、32.5%和26.2%、60.0%和4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SP方法证实。MSP示RASSFlA甲基化阳性的EIN和食管鳞癌组织。RASSF1A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位点。低级别、高级别EIN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DNMT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55.0%和76.7%,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T1高表达与RASSF1A甲基化相关,与MINT31甲基化无关。结论:RASSF1A、MINT3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和DNMT1表达上调在EIN和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检测或许有助于EIN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Vitamin A (retinol) regulates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adult epithelial function via metabolism to retinoic acid, a pleiotrophic regulator of gene expression. Retinoic acid is synthesized locally and functions in an autocrine or paracrine fashion, but the enzymes involved remain obscure.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 isozymes capable of metabolizing retinol include class I and class IV ADHs, with class III ADH unable to perform this function. ADHs also metabolize ethanol, and high levels of ethanol inhibit retinol metabolism, suggesting a possible mode of action for some of the medical complications of alcoholism. To explore whether any ADH isozymes are linked to retinoic acid synthesis, herein we hav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all known classes of ADH in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tissues, and also measured retinoic acid levels.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class I ADH mRNA was localized in the embryo to the epithelia of the genitourinary tract, intestinal tract, adrenal gland, liver, conjunctival sac, epidermis, nasal epithelium, and lung, plus in the adult to epithelia within the testis, epididymis, uterus, kidney, intestine, adrenal cortex, and liver. Class IV ADH mRNA was localized in the embryo to the adrenal gland and nasal epithelium, plus in the adult to the epithelia of the esophagus, stomach, testis, epididymis, epidermis, and adrenal cortex. Class III ADH mRNA, in contrast, was present at low levels and not highly localized in the embryonic and adult tissues examined. We detected significant retinoic acid levels in the fetal kidney, fetal/adult intestine and adrenal gland, as well as the adult liver, lung, testis, epididymis, and uterus—all sites of class I and/or class IV ADH gene expres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lass I ADH and class IV ADH, but not class III ADH, are consistent with a function in local retinoic acid synthesis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any specialized epithelial tissues.  相似文献   

14.
背景:DNA或RNA分子异常甲基化导致的抑癌基因沉默、突变或其他功能性障碍是胃癌发生的关键机制之一。最近研究发现alkB基因产物具有修复DNA和mRNA碱基异常甲基化、纠正基因突变、复制转录障碍等功能,但对其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不了解。目的:探讨alkB基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改变。方法:收集11例胃癌、癌旁和远离癌灶正常黏膜组织以及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121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内镜活检黏膜,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实验评估alkB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验上述结果。结果:与远离癌灶正常黏膜组织相比,alkB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降低(Ratio值为0.208);与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相比,alkB基因在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降低(Ratio值为0.378);而alkB基因在癌旁和远离癌灶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Ratio值为0.726)。结论:alkB基因在胃癌和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过程中基因甲基化紊乱的机制。alkB基因是有潜在研究价值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5.
薛翔  聂时南 《胃肠病学》2014,(5):301-304
JAK/STAT3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机体各个组织中,介导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该通路激活在胃肠道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胃癌、结直肠癌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参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针对JAK/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在一些疾病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背景:甲基化所致的抑癌基因RUNX3表达沉默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以脱甲基化制剂恢复其表达可起到抗肿瘤作用。目的:研究脱甲基化制剂肼屈嗪对人胃癌细胞株RUNX3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调节作用,观察肼屈嗪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肼屈嗪和5-Aza-dC处理前后SGC7901、MKN28和MGC803细胞的RUNX3 mRNA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以MTT法检测MKN28细胞增殖活性,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MKN28细胞存在甲基化所致的RUNX3基因表达沉默。40μmol/L肼屈嗪作用72 h后,MKN28细胞可扩增出 RUNX3非甲基化条带,呈部分脱甲基化,RUNX3 mRNA恢复表达,但相对表达量低于5-Aza-dC组(P0.05)。10μmol/L以上浓度的肼屈嗪对MKN28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肼屈嗪可通过脱甲基化恢复RUNX3基因表达并能抑制MKN28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有必要对肼屈嗪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