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67名高中学生家长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长彦  吉双红 《河北医药》2006,28(9):876-877
学校开展艾滋病(HIV)知识及相关的行为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但预防艾滋病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家长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水平及态度将影响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结果.因此,笔者对邢台某中学的高一、高二年级的267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平阴县初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10所中学1616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效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该在学校开展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并将其列纳入学校特别是初中新生的正常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评价在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专题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为在全市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专题健康教育工作的常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有产科资质医院的孕妇学校中,增设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课程,对建册孕妇进行艾滋病科普知识及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知识健康教育。从中选取12个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结合全部孕妇学校培训后孕妇主动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率、艾滋病阳性确诊孕妇接受规范治疗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600名孕妇的培训前后知识知晓率调查统计分析,干预后孕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知识及艾滋病的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通过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3年来孕妇自觉接受艾滋病的检测率>90%,47例阳性者自觉接受规范治疗,母婴垂直传播率<2%。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对孕妇系统地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了孕妇对艾滋病科普知识及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使孕妇在孕期能主动地接受艾滋病检测,阳性者能主动地接受规范治疗,能达到有效地降低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实效,因此,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范,使开展"孕妇学校"式的预防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常规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4.
王红兰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0):769-770
目的 :了解我校新生对艾滋病及性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2 0 0 3级 2 6 80名入学新生进行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关于艾滋病知识比较零散、模糊 ,且主要从报刊、杂志、电视获得 ,从课堂中获知很少。结论 :在学校开展系统的艾滋病知识及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在师范院校学生中开展此项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面对艾滋病 (AIDS)日益上升的流行趋势 ,青少年成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 ,如何有效地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前 ,必须对青年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现状进行了解。因此 ,此次调查主要以获取我市青年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资料 ,了解他们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为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提高提供依据 ,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大学、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 1所 ,共计 3所学校 12个班 6 73人 ,其中普通高中 181人 ,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现状,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308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9%,男生低于女生,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高于非传播途径。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宣传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采用集中方式对街道干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南沙区各街道干部共100名,采用医务人员讲课、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三折页(每人1份)、现场有奖抢答、观看艾滋病科普知识展览、观看如何预防艾滋病VCD等集中教育方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以无记名自填式问卷对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5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态度、对3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倾向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教育前比较,15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11项知晓率显著提高,5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态度有4项及3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倾向有2项有积极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集中教育这种健康教育形式在街道干部中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现状,为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12月,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景德镇市十三中初中一、二年级四个班的246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调查,调查采取入班调查,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结果:中学生个人卫生、预防意外伤害等能力尚好,但有关吸烟、饮酒、性病、青春期卫生等的知识还比较缺乏,不参加体育锻炼和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普遍。结果还显示中学生的日常卫生习惯与父母的化层次有关。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各种健康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典型表现和不良后果,并对早恋的预防与辅导,加强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以及家长与老师、医生如何处理早恋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几个较大的综合性大学以及若干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5012人。对其展开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来源于网络与媒体,然而多数学生需要通过学校获得相关知识,其中有69.3%的学生希望学习生活技能,其次有67.7%的学生希望学到如何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传播知识"等为目前学生主要关注的问题。结论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希望可以在学校学习到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其给予关注,在校开展艾滋病预防课程或者是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综合性性健康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在校选修健康教育课的166名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给予综合性性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进行第二次调查问卷,比较综合性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干预后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大学生对预防性传播性疾病方法有效性的认知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大学生对避孕方法有效性的认知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性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效果显著,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或意外妊娠,减少性传播性疾病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艾滋病在我国的迅速蔓延,怎样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党和各级政府所迫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就在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艾滋病和性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知识现状,探讨中高职护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针对目前中高职护生性健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性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结果提出中高职护生性健康教育模式的建议,改革和完善中高职护生性健康教育。结论学校应针对中高职护生开展专业的性健康教育,科学全面地提高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生殖健康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有关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少研究提示,青少年在某些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有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性别差异。本文从性别角度系统分析青少年性知识、态度和行为,为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文秀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41-142
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了几年的时间,素质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中学生的饮食、身体、网络、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青春期提前,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加显得紧急迫切。只有全社会加大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提高初中学生有关知识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上海市3个区各随机抽取2所学校共1 140人为干预组,同时各区随机另选2所学校共1 097人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并在教育实施前后分别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对照组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对照调查.结果 干预组艾滋病性病以及性生殖健康知识总分从13.08分上升到18.18分(P<0.01).干预组各方面知识均分均比对照组有大幅提高(P<0.01),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均分也有提高(P<0.05).结论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提高初中学生有关知识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居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媒体、小班教育、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对全市村干部进行全员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评估总结、跟踪调查。结果:农村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68.7%提高到培训后92.6%:培训后农村干部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最好、最有效的“疫苗”,在农村干部中开展参与式培训,进行防治艾滋病教育,对阻止艾滋病在农村蔓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玉杰  朱涛  陈兰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64-1364
为了解大学生对开展性健康教育所持的态度 ,为性科学和性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我们于2002年对722名大学生进行了性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 :平顶山工学院2002年在校的一、二、三年级中随机选择的7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收回有效答卷722人 ,其中一年级学生232人 ,二年级260人 ,三年级230人 ,年龄19~23岁。1.2方法 :为使答卷者解除顾虑 ,保证所获资料的准确性 ,采取了无记名答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中 ,针对“性健康教育与中国社会进步的关系 ,对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目前所在学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医学高职生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及社会人群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山东省淄博市一所高职院校的981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一系列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社会宣传等。健康教育前后分别测评学生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健康教育前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考试成绩平均75.9分,健康教育后考试成绩进一步提高为84.2分,差别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t′=-18.5816.P〈0.01)。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知晓率增加了11%,差别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004.17.P〈0.01).而且对AI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人群艾滋病预防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