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对三个栽培品种的种苗分别用乙烯利(以下称CEPA)5×12~2微克/毫升和5×10~3微克/毫升两种剂量加以处理,研究其对蔗芽萌发、分蘖和幼苗早期生长特性的影响。获知在5×10~3微克/毫升剂量处理下,取自蔗茎上段(梢部)及下段(基部)蔗芽的萌发率均低,下段芽的最终萌芽数更少。但是5×10~3微克/毫升剂量除UCW 5456品种外,却能刺激B4362及HJ5741两品种分蘖的发育。在5×10~2微克/毫升剂量下未见对蔗芽的萌发及分蘖发生作用。萌芽后七周,所有经药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高酸度时碘化汞络合物(HgIn,n=1,2,3,4)对汞吸收强度的抑制,用冷原子汞原子吸收光谱简接测定碘的方法。本方法的特征含量(相当于0.0044吸尤度)和检测限分别为1.1×10~(-8)和5×10~(-10)克碘。碘量在0.05—0.20微克范国内,对汞吸收光度的降低成线性。研完了某些贵金属和其它卤素对测定碘的干扰。用此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标准参考物质牡蛎纤维和柠檬叶,以及挪威鱼肝油中的碘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pH值为 1~ 2时 ,塞曼特罗与亚硝酸盐反应后 ,再与α 盐酸萘胺反应可生成鲜红色物质 ,在波长为 5 16nm处测定其吸光度 ,在塞曼特罗浓度为 0~ 2 .5 6 2 μg/ml呈线性关系 ,其摩尔吸光系数为 2 .971× 10 4L/ (mol·cm)。用该法测定饲料中的塞曼特罗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碘离子对NO2-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橙的阻抑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碘离子的阻抑动力学光度分析的新方法。测定碘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6μg/mL,检出限为7·8×10-9g/mL。  相似文献   

5.
顾玲  李素敏 《中国皮革》2006,35(23):43-45
研究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甲醛的方法—罗丹明B法。在磷酸溶液中,痕量甲醛对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退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研究了其反应条件,选择最佳试验条件,并进行干扰分析,考察了该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建立测定痕量甲醛的催化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6·00mg·L-1,检出限为9·7×10-4mg·L-1。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在H2SO4介质中,微量铁(Fe3+)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铁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lgA0/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0为非催化反应溶液的吸光度,A为催化反应溶液的吸光度),用于发酵调味中微量铁的测定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文中确定了测定的最佳酸度、温度、反应时间和试剂用量,从而建立了测定发酵调味品中微量铁的新方法。该法的检测下限为4.0×10-9g/mL,测定范围为4~20ng/mL,标准加入平均回收率为95.4%。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不同波长下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油茶籽油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油茶籽油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 L、0. 1~1 mg/m L、10~100μg/m L、1~10μg/m L时,测定波长分别取240、215、210、200 nm,此时吸光度与样品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及吸光度均与样品质量浓度具有对数关系。同时,将此方法与传统混合油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所得到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硫酸介质中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的方法,探索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最大吸收波长为494 nm,表现摩尔吸光子数为3.23×10~3L·mol~(-1) ·cm~(-1),亚硝酸钠质量浓度在0~4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96%~102%。  相似文献   

9.
根据牛磺酸具有促进高碘酸钾氧化龙胆紫褪色的原理,考察酸度、高碘酸钾用量、龙胆紫用量、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在10 ml比色管中加入pH1.99盐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1.0 ml、2.5×10-3 mol/L高碘酸钾溶液1.0 ml和2.5×10-4 mol/L龙胆紫溶液1.0 ml,室温下反应11 min。在波长570 nm处,吸光度减小值与牛磺酸质量浓度在0~0.25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88×105L/(mol·cm),检出限为1.91 μg/L;结合超声波提取和离子交换法预分离技术,采用牛磺酸促进高碘酸钾氧化龙胆紫褪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标准偏差为0.82%~1.29%(n=5),回收率为98.6%~101.9%。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标定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KIO_3能严格定量地转变成I_2,I_3~-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87nm处,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352nm,于287nm和352nm处,I_3~-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11×10~4L/mol·cm和2.57×104L/tool·cm;I_3-的吸光度随抗坏血酸加入量的增大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遵守Beer定律;与滴定法比较,标定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7.4~104.8%和98.4~102.9%;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60%和1.08%。本法标定抗坏血酸溶液,具有灵敏、简便、准确、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测定用鸡蛋壳制作的食品防腐剂———丙酸钙中痕量铬并对其可信度进行证明。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并比较其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达到快速、简便、干扰小、重现性好,均可达到生产中检测的要求。化学发光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5×10-12g/ml,Cr3+在1×10-10~1×10-6g/ml浓度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体系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10-12g/ml,标准曲线范围为0~1×10-6g/ml。  相似文献   

12.
苹果果皮中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果皮中的类黄酮,得到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果皮中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7.56mg/g,超声波法提取苹果果皮中类黄酮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0.55%;提取的类黄酮在pH6.0左右较稳定,温度超过40℃时稳定性较差,光照会使类黄酮稳定性降低;H2O2、Na2SO3和NaNO2使类黄酮吸光度明显下降,VC对类黄酮吸光度下降不明显。Mg2+、Ca2+使类黄酮提取液吸光度增大,Pb2+、Cu2+、Fe3+使其吸光度降低,Zn2+、Al3+、K+对其吸光度影响不大。苹果果皮类黄酮不耐高温、不耐酸碱,VC、Zn 2+、Al3+、K+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H 2O2、Na2SO 3、NaNO 2、Mg 2+、Ca2+、Pb 2+、Cu 2+、Fe3+对其稳定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用光度法测定镀锌层中六价铬的方法,建立了最佳工作条件,进行了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 nm处,显色酸度控制在pH=2±0.5,以pH=2时显色最好;当显色剂用量>1.5 mL时,吸光度最大且恒定;浸取温度选择在70℃时,吸光度稳定且最大;吸光度测定选择浸取时间以1 h为宜。Cr6+在0~40μg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  相似文献   

14.
用荷移光度新方法测定茶叶及茶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咖啡因作为电子给予体与电子接受体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反应及测定的条件为:在硼砂与NaOH构成的缓冲溶液中,咖啡因分别与四氯对苯醌混匀于(20±1)℃的水浴中恒温20 min,可形成1:2的稳定荷移络合物,其可见光区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_(max)=53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1.684×10~4L/mol·cm,最低检测限为1.9μg/mL,在1×10~(-5)~3.0×10~(-4)mol/L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方程为△A=1.485 6×10~4-0.0406(r=0.997)。该法对市售的茶叶和茶饮料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的结果与GB/T 16344—1996法一致,回收率在99.1%~102.8%,RSD为2.0%~3.3%,茶叶经热水漫泡处理和茶饮料的直接测定与CHCl_3萃取处理的效果一样,茶叶和茶饮料中共存的其他组分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5.
在pH=10.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Ca2+、Mg2+均与二甲酚橙形成紫色配合物。研究以二甲酚橙为显色剂,利用等摩尔吸收点光度法测定Ca2+、Mg2+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等吸收点测定波长为λ=584 nm,最佳实验条件下,Ca2+、Mg2+总量在0~6.0×10-5 mol/L范围内符合Lambert-Bill定律,检出限为7.2×10-6 mol/L。该法用于紫菜中钙镁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加标回收率为96.0%。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生成二元Sn(Ⅳ)—5,7—二氯—8—喹啉醇络合物并萃入氯仿的快速分光光度测定罐头食品中锡的方法。用390纳米处的最大吸收率(E=1.26×10~4升,摩~(-1),厘米~(-1)来测定。在每毫升6微克锡以下服从比尔定律。用酸浸煮法来破坏有机物质,研究了可能的干扰。锡的检测极限是2.5毫克/公斤。 由于下列几个原因,罐头食品中锡的快速测定显得很重要:(1)用罐头食品中的锡来估计罐盒内表面的腐蚀程度;(2)食品中存在的锡量的增加随着温度和贮藏时间而变化;(3)法律规定了最大含量。 最常用于这种用途的分光光度试剂是邻苯二酚紫(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委员会特别推荐用于食品化学)和槲皮酮。二者都缺乏选择性并且需要先以SnI_4形式萃入甲苯或环已烷中。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此法基于锡(Ⅳ)与5,7—二氯—8—喹啉醇(HCQ)生成的络合物的萃取作用。其优点,即罐头食品中不大可能存在容限以上的干扰离子,所以不需要事先分离锡。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甜蜜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介质中用乙醚提取食品中的甜蜜素,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甜蜜素的含量有线性关系,建立了测定甜蜜素的新方法。该法最大吸收波长为20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9×103L·mol-·1cm-1,甜蜜素浓度在0~0.7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最小检出限为0.04g/L,相对标准偏差为2.84%~3.46%,回收率为90.0%~102.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显色剂 N-甲基 -N′-(对氨基苯磺酸钠 )硫脲 (MPT)测定铜的条件 .在 p H为 6.0~ 6.4的 Na2 HPO4-KH2 PO4缓冲溶液中 ,Cu( )与 MPT形成摩尔比 1∶ 6的蓝色水溶性络合物 ,其吸光度最大处对应波长λmax =3 0 4 .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 4 .5 =3 .53× 1 0 4 L· mol- 1 · cm- 1 ,Cu( )含量在 0 .2 mg/ L~ 1 .6m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关系数 r=0 .9998.该方法用于人发中铜的测定 ,所得结果及回收率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19.
采用次甲基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硒(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HCl 介质中,硒(Ⅳ)能强烈催化溴酸钾氧化次甲基兰使之褪色,据此建立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硒(Ⅳ)的方法。其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02μg/mL,检出限1.25×10~(-10)g/mL,用于牛乳、大蒜、黑木耳等食品中硒(Ⅳ)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溴化钾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铬(CrⅢ)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敏化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溴化钾-鲁米诺-过氧化氢-CrⅢ化学发光体系测定CrⅢ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CrⅢ的线性范围为1×10-6~1×10-3mg/mL,检出限为2.06×10-7mg/mL。对浓度2.0×10-6mg/mL CrⅢ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9%。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作掩蔽剂,可有效地消除水体Fe2+、Fe3+、Cu2+、Ca2+、Zn2+等金属离子对测定CrⅢ的干扰,从而快速测定饮用水中CrⅢ的突然变化,达到对饮用水重金属突发性污染早期快速预警的目的,应用该方法,CrⅢ检测回收率达到91.7%~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