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电压互感器(TV)二次绕组中性点安装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和技术条件,解决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的难题,通过实验室雷电冲击模拟实验和基于ATP软件的数值仿真研究,确定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性点的雷电传递过电压水平,结果表明,在一次侧雷电冲击电压幅值较高或波形较陡的恶劣运行条件下,二次回路中性点的传递过电压将大大超过二次回路中性点绝缘的雷电冲击耐受水平,尤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更为严重,肯定了在二次回路中性点就地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作为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并验证了过电压保护效果,提出了避雷器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和选型方案,为制订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别对一起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误接地和一起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漏接地造成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施工现场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接地问题要根据系统情况、设备原理、设计要求、互感器类型综合考虑,并给出电力系统旧电气设备局部改造工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广东电网多次发生因电压互感器(TV)二次绕组中性点安装的放电间隙不正确击穿造成保护误动的事故,对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安装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问题展开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雷电侵入条件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的雷电传递过电压的试验室模拟试验和数值仿真,确定二次绕组中性点的雷电传递过电压水平,肯定了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就地安装雷电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发电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故障对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影响,指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将导致三次谐波电压比值型定子单相接地保护误动,但现有电压互感器断线判断方法不易检测该处的断线故障.利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机端和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故障分量近似相同的变化特点区分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与中性点金属性接地故障,防止定子单相接地保护误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发电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故障对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影响,指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将导致三次谐波电压比值型定子单相接地保护误动,但现有电压互感器断线判断方法不易检测该处的断线故障。利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机端和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故障分量近似相同的变化特点区分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断线与中性点金属性接地故障,防止定子单相接地保护误动。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电压互感器抑制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电网改造在提高电能质量的同时,配电网系统出线范围也相应变宽,而且由于电缆的广泛应用,10kV系统电容电流的范围从零点几安培上升到了几百安培。在这种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易发生基频铁磁谐振和分频铁磁谐振。一次消谐在不同的地区往往使用不同的方式,在油田电网中采取的措施是在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中性点安装零序电压互感器,即在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串接单相电压互感器。通过实践研究,在油田配电网中采取在三相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串接零序电压互感器,以及在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上安装微机消谐装置,来抑制电压互感器因为谐振过电压损坏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雷击时10~35 kV电压互感器多相熔丝熔断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庚 《电力设备》2004,5(3):45-48
本以110kV淤溪变电站为例,论述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在雷击时熔断的各种原因和处理方法,重点阐明了安装在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的消谐电阻不能限制电压互感器入口电容冲击电流的原理,并用此理论解释了1998年3月江苏省沿江地区变电站数百相次10~35kV电压互感器熔丝熔断这一典型现象。  相似文献   

8.
揭示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谐振的根本原因在于:为实现绝缘监视和接地检测功能,必须使用“YN,yn0,d11“结线的电压互感器,且将该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接地而形成“L-C”谐振电路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应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该电压互感器仅向计量、保护装置提供线电压,而绝缘监视、接地保护所需相电压和零序电压则通过测量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组的相电流、零序电流进行转换的方法实现,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设计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对其装设氧化锌避雷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在何种情形下采用氧化锌避雷器进行了讨论。结论为:当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有电路联系时,各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宜集中于一点经氧化锌避雷器接地。  相似文献   

10.
在张家港华兴电厂第1台395MW燃气机组电气调试时,发现发电机机端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出现很大的三次谐波电压,通过录波对机端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绕组三次谐波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MATLAB对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一次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压互感器,消除三次谐波的方法是解决激磁电流中三次谐波流通的通道。为此在开口三角绕组加非线性阻尼以消除三次谐波,同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为机端电压互感器配置三角形绕组。  相似文献   

11.
刘卫森 《电力设备》2005,6(8):64-65
介绍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不接地系统中,发生谐振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如减少同系统中的电压互感器(TV)的台数,提高TV的饱和情况,在TV中性点处装设消谐器等。实践表明,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颖实用的三相绕组接线互不对称的三相变四相平衡变压器。阐述了该变压器的接线方案,采用三相三芯柱式结构,A相芯柱有5个绕组,B相芯柱有3个绕组,C相芯柱有5个绕组但匝数结构与A相不同,三相绕组互不相同。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一次侧中性点电流的平衡条件并导出了一次侧和二次侧绕组间的电流和电压关系。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新型平衡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可接地,二次侧由双闭合三角形构成3次谐波电流回路,能有效改善电压波形,接线较简单,材料利用率高,综合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电气化铁道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和四相输电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用MATLAB软件的Power System Block-Set和Simulink仿真工具,对一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铁磁谐振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比较了二次侧微电脑消谐和高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消谐两种措施的消谐效果,提出了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谐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煤矿电网中,由于单相接地故障而引起的母线电压互感器(TV)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依据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等效模型仿真了TV一次电流的暂态特性,推导出引发TV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值较大。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一组6 kV TV进行仿真,并比较了TV一次侧经非线性电阻(消谐器)接地、开口三角并电阻和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三种解决措施,得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解决煤矿电网中此问题的最适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大型电网近年来几起母线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s,VT)事故处理的实例,从母线VT二次回路的结构与原理入手,对变电站高压母线VT故障的调度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在双母线分列运行方式下,2条母线VT的二次侧不能并列运行。同时提出有关保护配置和调度事故处理原则的改进建议,即:母线VT的二次空气开关跳闸时,若变电站现场规程允许,可以立即试合一、二次空气开关;故障点未有效隔离时,严禁进行常规的母线隔离开关"先合后分"的倒母线操作;完善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一起主变保护误动作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湍州变2号主变一起间隙零序保护跳闸事故的相关情况,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报告及定值,进行现场保护特性试验、绝缘检查、二次回路电压测量。经过分析,得出事故原因:电气回路问题,中性点回路中,TV1和TV2的二次中性点为通过避雷间隙且不并列运行方式,由于错引二次中性点使电势参照点偏移,形成了电位差从而产生零序电压;保护中的定值整定不合适,不符合保护整定规程。以上2个问题造成了2号主变间隙零序保护跳闸事故。最后,针对该设备运行中以上2个缺陷采取了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静  何正友  钱清泉 《电网技术》2006,30(16):59-63
分析了中性点脉宽注入法在铁路自闭贯通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应用的可行性。在介绍中性点脉宽注入法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中性点注入信号和中性点接入电阻的选取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线路所带负荷、不同过渡电阻对中性点脉宽注入法的影响及该方法对供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性点脉宽注入法在铁路自闭贯通线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会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铁磁谐振,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笔者以ATP-EMTP仿真软件对铁磁谐振及多种消谐措施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综合比较,结合仿真分析及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认为在众多消谐措施中PT一次侧中性点接消谐器和4PT接线方式是比较好的消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铁磁谐振仿真分析及抑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某110kV变电站为原型,在考虑了母线零、正序参数和进出线路几何参数情况下,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该变电站35kV侧由于出线单相接地引起的母线电压互感器的谐振情况及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短时投入阻尼电阻等措施的消谐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对母线上装设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容器组,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消谐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对谐振产生的原因和各种消谐措施的原理和消谐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仿真结果和系统参数分析得出: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对于能否激发系统谐振起着关键性作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短时接入阻尼电阻和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2种措施消谐效果较为理想;H.A.Peterson的试验结论不能作为判断系统是否产生谐振的确切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