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门河流域“2010·8·18”特大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暴雨洪水成因相关关系,通过水量平衡方法研究豫北地区发生局部洪水时河道在流域下垫面因素变化的情况下的洪水过程,分析说明下垫面因素变化对洪水过程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下垫面变化条件下设计洪水修订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海河流域下垫面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探讨下垫面变化条件下设计洪水修订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经分析,流域内地下水开发、水利工程和平原区灌溉工程对流域产汇流影响很大。从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自然地改变了流域下垫面状况。在设计洪水的修订过程中可采用系列修订和直接修订两种途径,具体的洪量、洪峰修订可采用常规分析法、水文模型方法和经验公式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栅格分布式水文模型并结合GIS技术,进行东江流域白盆珠水库子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洪水响应分析.根据该流域现状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方法构建9种流域下垫面情景,选取大、中、小3场典型洪水过程,定量分析下垫面变化造成的洪水响应.结果表明:林地及其空间分布在截留降雨、消减洪峰和延缓洪峰滞时方面效果明显,故保护林地,特别是沿河道及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河流域连续干旱,超采地下水非常严重,直接引起了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造成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致使流域的暴雨产汇流规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通过对影响流域暴雨产汇流的主要因素—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了海河流域暴雨径流参数与产流方式的变化规律,这对当前的洪水预报以及洪水预报方案的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垫面变化条件下合河流域设计洪水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安江-海河模型,选取合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下垫面变化对设计洪水影响的研究。将合河流域的洪水系列分为1980年前、后两个部分,针对两个系列分别率定模型参数;再根据1980年后的参数来重新模拟1980年前的洪水,通过模拟出的次洪径流深和洪峰的变化幅度来反映下垫面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同时,利用径流深的模拟结果修订设计洪水,并计算设计洪水的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合河流域的自由水蓄水容量和河网水消退系数均变大,流域的调蓄能力变大,设计洪水的洪峰值在减小;地下水过度开采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导致该流域设计洪水减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洪水的变化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而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影响因素, 其对流域洪水的影响越来越大, 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流域内修建水库的不断增多,导致流域洪水形成规律发生显著变化,水库逐渐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形式.实际防汛中,水库调度已成为调控下游洪水的主要手段,同时水库数...  相似文献   

7.
<正>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洪涝灾害发生极为频繁的地区。近年来,暴雨洪水频发给承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流域内下垫面受水利工程、挖沙、河床下切等因素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对流域的水文气象特性和下垫面情况重新收集分析,基于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建立新的洪水预报方案,以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延长有效预见期,为承德市区防洪调度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1.概况  相似文献   

8.
紫荆关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汇流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导致流域入渗、蒸散发、径流等水文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流域产汇流的变化。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紫荆关以上流域历史暴雨洪水资料,分析了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流域产汇流影响,为今后洪水预报和水资源分析评价提供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受冻土影响较明显的永翠河流域下垫面自然地理和洪水规律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流域下垫面冻土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以及对雨水的下渗和蒸发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验相关图和回归方程模型探讨性地提出了流域下垫面受冻土影响期间的洪水预报方法。所用方法洪水影响因素和物理成因比较明确,实际应用简便高效,为提高受冻土影响时的流域洪水预报精度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陈海健  谢平  谢静红  李彬彬  雷旭  张波 《水利学报》2015,46(10):1233-1239
为考察洪水过程形态特征是否随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异,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洪水过程均匀度变异分析方法。该法首先借用信息熵构建洪水过程均匀度模型,然后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分析洪水过程均匀度序列的变异规律,最后分析造成变异的物理成因。以东江流域龙川站洪水过程为例,计算结果显示:龙川站洪水过程均匀度在1972年发生了跳跃强变异,变异后洪水过程均匀度的均值增大,说明变异后洪水过程较变异前更加均匀;通过成因分析,推测这种变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枫树坝水库的修建运行造成的下垫面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下垫面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选择漳卫河南运河河系的安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考虑下垫面变化的新安江-海河模型,分别用1980年前后的次洪资料对其进行参数率定,根据参数变化来反映流域下垫面的变化:然后采用1980年后的参数重演1980年前的洪水,通过计算出的次洪径流深和洪峰的变化幅度来反映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最后用此变化幅度对典型站设计洪水系列进行修订。结果表明,自由水容量和河网水流消退系数均呈增大趋势,导致同等降水条件下流域内径流深和洪峰明显减小,且洪峰的减小幅度大于径流深的减小幅度。在设计洪水修订时,中小洪水径流修订幅度远大于大洪水的修订幅度。认为流域内地下水开发、水利工程和平原区灌溉工程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是洪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无资料地区的水文研究是水文预报的难点和重点,流域下垫面条件是流域产汇流的重要因素。采用《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流域下垫面划分方法,结合长治、晋城两市中小型水库流域产流、汇流及有关的河道特征等资料,给定相应产汇流参数,根据不同降水情况进行中小型水库洪峰、洪量、洪水过程模拟,提出与实时降水相关的洪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发展过程中小流域(或集水区)的下垫面变化严重影响洪涝的致灾过程。以北京市小哑叭河集水区为例,探讨2016年7月19—20日洪水形成原因,重点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集水区土地利用变化和河道综合整治对小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0年间,小哑叭河集水区耕地面积由82.0%减小到1.4%,不透水下垫面由18.0%增加到93.3%,使得下垫面的蒸散能力、滞水性和渗透性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影响集水区的产流过程和坡地汇流过程;城市河道整治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河道汇流的水力效应,径流系数增加,汇流时间缩短。这两方面的综合影响是造成2016年7月19—20日洪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典型洪水和干旱过程对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水文过程、栖息地变化和湿地生态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洪水和干旱过程是驱动湿地过渡带生态过程的重要因子,对于湖泊湿地生态产生重要作用。选取Okeechobee湖湿地为试验区,研究典型洪水和干旱过程下,不同频率水位的湖泊湿地淹没变化,分别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利用栖息地适宜指数模型评价下垫面变化的生态作用,分析产生生态作用的原因,并以实测候鸟资料验证结果。指出一定程度的洪水和干旱过程有利于过渡带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流经迁安和滦县的沙河多年来输沙量呈减少趋势,通过对石佛口水文站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影响其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暴雨、洪水和下垫面变化。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非线性方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马贵友 《人民长江》2016,47(24):106-109
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道下垫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洪水的蔓延速度,因此,获取河道下垫面信息对建立合理的洪水淹没计算模型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与河道地物光谱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及时地监测河道下垫面信息的动态变化,获取大面积河道下垫面信息。将该方法运用到海城河流域,精确获取了海城河河道下垫面信息及其分布状况,并绘制了海城河城区段洪水演进曼宁图。计算结果可作为该地区高光谱数据库的重要依据,并为城市防洪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大范围海气相互作用,在特写下垫面影响下形成区域洪水。通过大范围海温异常特征和不同区域海温特征与嫩江洪水关系的分析,表明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热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提示了下垫面能量的储存对长期洪水变化的主要作用。利用前期太平洋关键区稳定的海温指标作嫩江长期洪水预报,找到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工程对洪水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流域由于其下垫面条件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的多样性以及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给研究流域洪水形成及变化规律带来较大困难。通过大量实地调查,分析了渭河流域水利水保工程对实测洪水的影响;进而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定量分析下垫面条件变化和暴雨时空变化对设计洪水的影响。结论认为:渭河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可既不考虑水库工程影响还原,也不考虑设计条件下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温榆河分布式水文模型WDHM,模拟计算P=10%、5%、2%不同频率日降雨条件下流域内的洪水过程,并对下垫面条件变化(包括改变砂石坑大小、植被覆盖度、城镇面积和城镇不透水面积比例等)对降雨产汇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垫面的变化会改变小流域的降雨产汇流规律,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考虑下垫面改变之后的城市防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及下垫面条件是洪水预报方案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松辽流域7条主要江河的洪水特性进行了全面描述,并提出各流域洪水预报方案配置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