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能够很好完成吊装转运电解槽工作,并保证在吊装后电解槽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电解槽集中大修转运系统专用吊具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介绍了专用吊具的结构形式设计,而且运用COSMOSWorks对吊具进行了强度计算及优化,保证了吊具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介绍摆动辗压成形技术和摆动辗压机基础上,针对摆动辗压机实现摆动运动时易引起机身振动的问题,建立了T200立式冷摆动辗压机机身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机身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计算,提取该机身前十阶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依次分析各阶振型易产生振动的部位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机身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下立柱刚度不平衡降低了机身模态频率以及使用机身大面积板材会产生局部振型和噪声。根据分析结果对机身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加大了下立柱刚度,对机身的大面积板材部位采取加肋板或在不影响刚度前提下直接去除的改进策略,提升了机身动态性能,减少了局部振型,改进后机身模态频率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3.
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数控转塔冲床送进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横梁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对应振型,分析了增加筋板对横梁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影响,为数控转塔冲床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将弹体从运输车转移到发射架,需要用到弹体转载机动车,其中弹体吊具是一种用于弹体转载的常规装置,其结构主要由主梁、副梁、伸缩梁、连接销轴、弓形卸扣、吊环、吊装带等组成。在起吊弹体的过程中,吊具主要承受弹体重力和吊具自重两部分载荷。为确保吊装弹体的安全性,对吊具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应用UG8.5三维软件进行吊具建模,使用有限元软件构建吊具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最后得到吊具的应力云图和应变云图。通过云图表明,该吊具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为车间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的立式电解加工机床关键部件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解加工机床经常处在动态、交变负荷下工作.有必要对机床部件进行模态分析,了解其动态特性(即固有频率和振型),以便优化结构,提高加工性能.用实体建模软件CATIA对DX3150电解加工机床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及装配,将得到的模型简化并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前6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振型图的显示,发现  相似文献   

6.
气动起重器俗称气吊,是铸工车间常用的一种起重吊运设备。它与一般起重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的特点。气动起重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气缸中的活塞运动来提升和吊运重物的。在使用时,通过操作一个三向阀,使其不停地进气和排气,从而使吊具起升和降落。进气是由管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KT 450高速数控雕铣机滑板系统和工作台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滑板系统和工作台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前8阶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通过模态参数辨识给予验证.并提出改善机床动态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季忠  管延锦  刘韧 《重型机械》2001,1(1):37-39
通过MARC软件采用Lanczos模态分析方法对闭式数控回转头压力机机身进行了模态分析,求出了前十阶振型,其结果存在大量局部振型。通过局部加强,新结构的前四阶振型分别转化为整体振型,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了30%左右,明显改善了设备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机床主轴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普通车床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主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得出特定工况及不同结构参数下主轴系统的前8阶固有频率、振型及最大综合变形;分析了支承刚度、支承跨距等结构参数对主轴系统低阶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其抗振性能的影响.为机床主轴系统及同类零部件的动态设计及残余应力振动时效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数据和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纯镍N6板材不同冷轧变形量下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出了不同变形量下纯镍N6板材冷轧晶粒变形规律;并对变形量为30%的冷轧板材进行了室温、300、400、500℃的拉伸试验,分析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的拉伸断口形貌,得出纯镍N6板材的断裂是以韧性断裂为主的韧脆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11.
以超深井多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考虑风阻的影响建立了提升过程中容器的振动和钢丝绳张力的微分方程。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试验台提升过程中的钢丝绳纵向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最大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提升系统以不同加速度提升运行时,钢丝绳的绳端变形、绳端变形速度、天轮处钢丝绳张力以及张力变化速度的变化规律,对提升过程加速度的输入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郝慧芬  马骏 《机床与液压》2018,46(18):139-143
以履带起重机液压起升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起升过程中出现的压力抖动问题对起重机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小抖动问题的解决办法。首先基于AMESim软件建立履带起重机起升系统HCD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同时通过改变平衡阀阻尼孔直径、马达切断阀压力设定值和液压容腔容积等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起升系统的液压抖动现象与变量马达压力切断阀的流量释放、平衡阀动态特性以及容腔容积等因素有关。仿真分析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实际工作情况,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合理、有效,基本消除了该起重机的压力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13.
宋春华 《机床与液压》2017,45(14):25-27
针对南方丘陵地带甘蔗,收割机振动对收获系统的影响,建立了扶蔗器的振动模型,运用虚拟技术对该机构和甘蔗扶起过程进行了运动仿真,通过高速摄影进行了甘蔗扶起性能试验,获得扶蔗器对甘蔗的作用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拾起段扶蔗器转速产生的振动有利于分蔗,运动状态较平缓。在输送段上,扶蔗器转速过慢会导致甘蔗未能被扶起,而扶蔗器转速过快,振动较大,甘蔗扶起过程中会出现严重跌落现象。螺旋式扶蔗器性能参数对甘蔗的扶起效果中,扶蔗器转速对振动影响最大。当扶蔗器转速为120 r/min时,扶起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研发了一套基于二维激光扫描测试装置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热振试验装置。利用PLC控制器、触摸屏、滑台型导轨、步进电机、激振器、功率放大器、激光测振仪、加热及温控装置、振动控制仪及数据采集分析装置等,建立了满足层合板高温测振需求的硬件系统。基于PLC梯形图语言编写了二维激光扫描测试装置的控制软件,并详细介绍了手动、自动控制模块对应的操作界面与测控优势。以HF10碳纤维/树脂基层合板试件为例,对该装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显著提高热环境下层合板结构模态振型的测试效率,且有利于研究不同温度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热环境对层合板固有频率和阻尼性能有着复杂影响,且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模态阻尼比呈现减速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玻璃、冶金、铸造、陶瓷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粉料中含铁杂质问题,设计了一种除铁机。该机利用双电机驱动自同步惯性振动过筛,电磁除铁,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基本参数为振幅λ=1.3×10^-3m,抛掷指数D=2.75,选用20目筛处理颗粒尺寸为d=0.07~0.05mm的粒料时,生产率Q=600kg/h。为电磁系统及振动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左英杰  李广 《机床与液压》2019,47(22):115-117
稳罐装置是超深超大矿井提升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护装置,防止超深超大矿井提升时提升容器的大幅震荡。为保证提升容器装卸载大吨位重物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设计了稳罐装置液压系统,主要依靠单边装置2个升降油缸来柔性补偿钢丝绳形变量,利用AMESim对该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升降油缸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升降油缸的运行速度和压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整个液压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稳罐装置补偿速度能够满足提升工况需求。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整平机自动升降液压控制技术对于降低人工作业误差、提高平整作业的精度和质量非常关键.为了便于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进行自动升降液压控制系统仿真.首先运用ADAMS软件建立整平机整平板和激光接收器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论证了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实现激光接收器与整平板的自动升降功能;然后运用AMESim软件进行整平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自动冷镦机的半成品料送料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既节约资金,又满足使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电机检修线整体布局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结构方案,通过抽取装置把转子从牵引电机中水平抽出来,运送到另一侧的输送机上送至检修工位进行检修,该拆解机的抽取装置升降、旋转及倾角微调、走行装置均采用液压驱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机转子拆解机机架进行了单体模态分析,得出其固有频率、振型,为牵引电机转子拆解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践表明,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样机能够适应牵引电机集中检修的传送要求。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machine flexible plates with high accuracy and high productivity. Precision steel plates are finished conventionally by face mill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chucks. It is difficult to correct flatness of the flexible plates, because they deform to fit the chuck surfaces when chuck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uthors have tried simultaneous double-sided milling, but this causes the regenerative chatter vibration. Thus, the new method is proposed and verified to suppress this chatter vibration, in which the regenerative effects on both sides are cancelled out by rotating the two milling cutters at different sp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