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由于主观贝叶斯主义主张,只要不违反一致性规范,一个理性的认知主体对一个假说的先验概率的赋值不再受其它限制。其批评者认为科学的客观性会因此被遗失。这就是主观贝叶斯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先验概率问题。回应此批评的方案可分为两种:(1)先验概率的确不体现科学的客观性,但是随着经验证据的累积,不同认知主体后验概率的收敛则体现了科学的客观性。(2)用主体间概率代替主观概率。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间概率是客观性的体现。在分析上述回应方案面临的困难后,尝试提出共同体概率,用共同体概率代替主观概率,以期解决先验概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归纳逻辑的若干问题——对现代归纳逻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从现代归纳逻辑的诸多问题中选出休谟问题、经验主义概率归纳逻辑、逻辑主义概率归纳逻辑、主观主义概率归纳逻辑、贝叶斯定理、无差别原则、相关变项法、非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局部归纳逻辑与整体归纳逻辑等九个问题加以讨论,展示出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脉络及其前景。笔认为,局部归纳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是绕过谟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疑难问题的,因而尽管它对于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过于宽泛的局部化 相似文献
3.
证据主义是知识论的正统观念,即证据是知识的必要条件。这一阵营常常受到无证据知识说的攻击,如以无梦睡眠状态等场景下的主体知识状态作为“无证据的知识”反例,主张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主体的知识是可能的。证据主义阵营的传统的应对方案是搜寻证据,但在无梦睡眠案例中,这一路线的回忆倾向说无法有效地为证据主义提供辩护。基于认知心理学“激活”的概念,新的证据激活方案为无梦睡眠状态下的主体知识提供了激活的精神状态以为证据。按照这一方案,可以坚守证据主义的立场,有希望驳倒无证据的知识说。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考量能成为信念理由?证据主义与实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论辩僵局.新证据主义者试图从信念理由的本质出发打破这一僵局,但它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信念和理由的能动性,忽视了其功能性.通过给审议性约束理由概念(DCR)增加一个胜任力或德性条件,审议-胜任力约束理由概念(DCCR)不仅修正了新证据主义,而且能更好地阻击实... 相似文献
5.
莫尔纳问题使得否定真理以及相关主题再次成为了学界的争议焦点.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它并非一个全新的问题,罗素在逻辑原子主义时期就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尽管哲学家对莫尔纳问题从各个角度做出了回应,但是这些回应都有一些不足之处.从逻辑形式来看,否定真理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断言虚构或者主观创造的对象不存在的命题,另一类是断言某个... 相似文献
6.
迪昂-奎因问题是从整体论的立场提出的,它论述的问题是:既然一个证据只能反驳一组假设,那么一个证据反驳某一单个假设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引起普遍关注,成为当代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之一。本文对解决此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贝叶斯方案即豪森—厄巴赫方案和斯特赖文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前者较为合理和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市场行为,合作双方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合作并分配合作成果.政府在引导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起着强化激励和约束保障作用.目前,产学研合作日趋频繁,在合作的各阶段暴露出了涉及不同层面的很多问题,本文将对产学研合作实践中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0.
使真者理论是分析形而上学家解释真理问题的中心原则,它不仅为解释命题为何为真提供本体论地基,同时也对解决盖梯尔问题提供新思路.虽然使真者理论在当代分析哲学中是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但仍然有着深层问题,需要予以深入批评.这种批评的结果将导致,对使真者理论的理论内核进行改造,将事实视为认识论概念而非本体论概念,用事实建构论取代...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定义的困境与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知识定义的传统分析自从葛梯尔问题出现之后就陷入了困境.反思"知道"与"知识"的区别,指出传统分析所体现的"主体-客体"二元认识模式的缺陷,从"知识的功能"角度反思"知识的条件是什么",从讨论和解决"知识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客观有效性是否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是否是确证知识的合理条件"等问题,可为知识的准确定义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东方约瑟夫问题研究选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东方有过约瑟夫问题多则,它们与西方有异。文章选述的中国和日本典型四例,在故事叙述上充满诙谐,富戏剧性。从数学要求来看,它们是问题原型的进一步发展,至今还具有足够能量向现代组合数学界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主体的加入和原有主体的改造结合模式,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的对接模式,科技项目投入和社会资源的创新整合结合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加大创新主体的培育,既要注意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更注意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既要注意科技项目的投入,更注意社会资源的创新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按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求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从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东北现象“及其与创新价值流动的关系入手,提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钢铁工业、新材料工业等主导产业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抢占创新制高点,获得周期流动的创新价值;通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R&D活动,加快创新速度;通过创新一体化获得向产品高端流动的创新价值;通过产业一体化获得向分工和服务端流动的创新价值等消除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中的“东北现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意会知识的研究是现在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探讨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的关系,把握意会知识的本质属性,并试图建构科学认识的过程模式和结构模式,从而完成对意会知识的认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开始,奎因、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攻击使得经验失去了证成知识的作用,威廉姆森倡导的"知识优先"论题将知识视为不可被进一步分析、拆解的单位,经验不再起到首要作用,这最终带来了知识和经验在当代知识论中的分裂问题.皮尔士关于知识基础的讨论蕴含了将经验视为限制和塑造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知识视为实际探究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17.
参照系是由一定维向构成的符号化的物质关系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关系系统。它能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以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状态将客体的性质及其量显现出来,获得经验知识;并在参照系变换中确定学科的理论体系。参照系具有界定对象世界及其认识范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酒-水悖论在诸多无差别悖论中具有典型性,不少学者曾为消除这些悖论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文对酒-水悖论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对古典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限制和提出从参数θ到f(θ)的线性无差别条件。此外,本文还对酒-水悖论给出一种语言分析,从另一角度表明对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限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的抽象智慧相比,中国智慧主要表现为具体型。但具体智慧同样具有普遍性蕴涵与超越性追求,其特征在于:或以个别类推一般并含括普遍,或以具体蕴含抽象并表达超越。二者的区别主要存在于“同质”还是“异质”、物理认知还是人文价值之间。只有以其本身的特征去接近传统,才能正确解读传统;也只有正确地解读传统。才能以开放的诠释,拓展传统文化的普遍性蕴涵与超越性追求。 相似文献
20.
工程风险是指影响工程活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工程风险的原因存在于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对工程主客体的判断,工程主体的工程思维,工程活动中的自然、政治、经济、技术因素,以及工程风险管理方法之中。工程风险的规避机制包括经济、法律、管理、伦理等机制,伦理机制尤为重要。规避工程风险的伦理机制应综合多种伦理原则,建立起一种涵盖工程师个人、工程共同体和整个社会的应对工程风险的伦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