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主要介绍把一个普通的服务器改造成一个嵌入式Linux服务器的过程,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就可以做出如路由器、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或专用通讯设备等.也可以把目前基于硬盘应用的Linux系统升级为基于嵌入式结构的Linux服务器系统.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Da Vinci技术的嵌入式Web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TI高速双核信号处理器TMS320DM6467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完成视频信号的H.264编码、传输和存储,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在浏览器中登录Web服务器后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还提出一种基于率失真优化方法的改进型码率控制算法,使用该算法可明显提高视频流的编码速率及改善编码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所得平均码率误差比JVT-G012算法低1.2%,而信噪比PSNR提高了1.16 d B.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交互性、视频质量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远程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3.
刘宇  车进 《宁夏工程技术》2014,(1):30-32,36
针对现有的视频采集设备占用较多空间,而且需要使用专用资源的情况,设计了一个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采集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ARM11为核心处理器,嵌入式Linux为软件平台,搭建嵌入式平台.将视频服务器MJPG-streamer移植到该嵌入式平台,实现图像的采集、压缩和传输,使用者可在Web浏览器中观察到远端的实时视频画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采集、处理和发送视频,实现远程观察实时的视频画面,且设备占用空间较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式Linux与S3C2410的网络视频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其嵌入式服务器软硬件部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对其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完成应用程序向目标平台的移植,并最终实现视频监控调试和运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特点及原理,提出一种利用ARM9构建移动视频终端,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充分调配硬件资源的新方案,从而以无线的方式实现了移动终端与远程PC机之间的视频采集、控制和传输等策略,完成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与初始化程序设计。移动终端采用TE2440,利用CMOS摄像头采集图像。整机系统完成了测试,达到预期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目前图像检测的发展状况以及灵活性不足的情况,然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利用嵌入式Linux系统通过USB摄像头获取图像,将采集的图像通过具有GPRS无线上网功能的嵌入式系统经Socket编程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将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并返回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灵活、可靠、稳定。最后介绍了该解决方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案和各组成部分实现的功能以及具体的实现电路,同时从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出发,着重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采集的实现方法,并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设计、Linux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介绍这种新型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以及采用的JPEG图像数据压缩算法.这种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作为图像处理核心,结合电力线传输技术,能有效节约监控系统的成本,稳定性和通用性也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9.
基于FFmpeg的视频编码存储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Fmpeg能够快速实现音视频格式转换,也能从音视频源获取数据并将其保存。该文介绍了在视频采集系统中利用FFmpeg实现视频数据编码存储的方案,着重介绍了FFmpeg视频处理技术以及将其交叉编译到嵌入式Linux系统的详细过程,总结了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视频编码存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和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阐述了视频服务器的结构体系和客户端实时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就视频数据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和FPGA的红外信号和运动物体驱动的视频智能采集处理系统。选取主频更高的ARM11S3C6410作为处理器,以Linux为软件平台,将采集到的视频信号实时传输到系统内部存储器或后台服务器存储,实现系统存储容量的扩展和视频编码处理等工作。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选用Altera的EP2C70芯片。系统采用H.264视频编码标准,实现系统视频数据的高速处理和传输,达到预期的应用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S3C2410处理器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给出了嵌入武Linux操作系统下Web服务器的实现方法,通过通用网关接口CGI,成功实现了动态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宁夏银川某基坑工程,以土钉长度、竖向间距、倾角为因素,安全系数为考察参数,设计L25(56)正交试验方案,以及双因素全面试验方案,应用Plaxis岩土工程专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对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作用规律,优化土钉支护参数.研究得出:安全系数随土钉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长度大于临界值后,继续增加对安全系数的提高有限;竖向间距过小或过大,安全系数均减小;倾角增大,土钉较短时安全系数提高,土钉较长时安全系数降低.最优支护参数为土钉长度15 m,竖向间距2.5 m,倾角8°.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量分析及计费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国内校园网中流量分析及计费相关系统的应用状况及特点 ,为国内的中、小型校园网提供了一个较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中 ,服务器的实现基于Linux操作系统 ,并应用及优化Linux提供的链路层访问技术 ,来实现对以太网的数据收集 ;而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则采用Linux的管道和共享内存技术 ,构造多级并发进程来进行高速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服务器集群技术是解决目前网络计算瓶颈的一种有效方案,负载均衡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对Linux虚拟服务器集群的结构与原理进行讨论,重点阐述了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AT)的负载均衡技术以及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4种负载均衡算法,并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构建了虚拟服务器集群,测试了负载响应、服务性能、调度器备份.结果表明,基于IP层的负载均衡技术是有效的,集群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下一代网络技术IPv6网络发展日趋壮大,取代IPv4的时间越来越紧迫,而我国IPv6技术人才只限于少数高校和研究所的实验室中,人数寥寥无几,急需大量培养IPv6网络管理人才。而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市场占有优势份额,培养既掌握Linux操作系统又懂得IPv6网络管理的人才在将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Linux系统与应用》课程增加IPv6技术内容达到以上目的。本文介绍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Pv6基础实验包括加载IPv6模块、常用的命令、隧道配置、IPv6的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配置、BBS站点配置、路由配置等。这些技术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IPv6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H264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采用C/S架构的H264视频流网络监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服务器端以ARMS3C6410为硬件平台,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利用V4L2接口技术对视频进行采集,利用6410内部的MFC模块按照H264标准对视频流编码,通过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对视频进行实时传输。客户端通过FFpmeg和SDL库完成对接到的视频数据的解码与播放。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图像清晰、实时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