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前S1抗原的存在反映病毒活动性复制和肝损害,前S1抗原抗体系统的消长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和HBV感染的预后,一般认为与HBV DNA关系密切。现对248例HBV感染者对PreS1及HBV DNA进行检测,以了解血清前S1抗原与HBV DNA、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前S1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的组成成分,与HBV的组装、分泌入侵肝细胞密切相关,而HBV血清中HBV-DNA阳性检出通常作为HBV复制的金标准。本研究通过对3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联合检测及相关性分析,评价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在判断乙型肝炎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有多篇文章论述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关系。共同结论是前S1抗原与HBV—DNA高度相关,前S1抗原阳性是提示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无资格开展PCR技术的医院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来判断病毒是否复制。众所周知,HBV—DNA定量数值的增减是判断抗乙肝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但是,无资格检测HBV—DNA的医院是否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e抗原联合检测同HBV复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PreS1)由S基因的前S1区编码,PreS1含有数个能影响HBsAg分泌的调节序列,其特定氨基酸序列可参与HB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1].而机体对PreS1免疫应答可为清除肝细胞内HBV及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提供重要的防御作用.本文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定量PCR法(FQ-PCR)定量测定HBV DNA,以此作为病毒复制和传染的直接依据,来探讨HBV感染者PreS1作为病毒复制标志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 3种成分,前S1蛋白在病毒入侵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HBV感染和复制的新标志.前S1蛋白是由S基因区的前S1基因表达合成,构成42 nm HBV颗粒外壳的最外层,超速离心后在42 nm HBV颗粒位置[1].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感染率.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蛋白和前S蛋白,前S蛋白又分为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现巳证明前S1蛋白对HBV附着于肝细胞及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有人分别对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进行详细研究,认为前S1蛋白较前S2蛋白在病毒的致病机制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作为病毒复制和判断病毒活动的指标.本文对303例HBV患者同时作前S1蛋白和乙肝标志物测定,对两者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乙肝患者前S1蛋白与乙肝标志物联合测定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细胞病毒,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感染率。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蛋白和前S蛋白。前S蛋白又分为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现已征明前S1蛋白对HBV附着于肝细胞及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有人分别对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进行详细研究,认为前S1蛋白较前S2蛋白在病毒的致病机制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作为病毒复制和判断病毒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征  孙静娜  李亚威  张海明 《临床荟萃》2006,21(20):1474-1475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对前S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HBV感染肝细胞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较快,尤其是前S1抗原用于反映HBV复制的报道较多,但对前s2抗原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前S2抗原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感染者前S1蛋白和HBV—DNA检测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748例乙肝患者HBV—M和前S1蛋白,并与HBV—DNA做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均阳性的高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86.9%,HBV—DNA阳性占98.2%;HBsAg/HBeAb/ABeAb均阳性的低复制组中,前S1蛋白阳性占31.1%,HBV—DNA阳性占416;HBsAb/HBeAh/HBcAb均阳性的康复组中,前S1蛋白和HBV—DNA均为阴性。前S1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结论前S1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
乙肝病毒PreS1与HBV DNA检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病毒前 S 1抗原( PreS1)是乙肝病毒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PreS 1由前 S 1基因编码 119氨基酸组成,其 C端与前 S 1蛋白的 N端连接, PreS 1具有高度的抗原性;通过合成多肽单抗阻断和多肽竞争试验,发现与肝细胞受体结合的 HBV的配体位于 PreS 1的 21~ 47位氨基酸部位 [1].乙肝病毒 DNA( HBV DNA)定量检测分析已在临床应用,为了解 PreS 1与 HBV DNA检测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对 PreS 1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结果前S1抗原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由HBV基因组的前S1基因区新编码,存在与完整的病毒颗粒及管状颗粒表面,与HBeAg、HBV—DNA等标志密切相关。结论前S1抗原与HBV复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2 抗原、抗体与HBVM、HBV DNA之间关系。方法 对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前S2 抗原、前S2 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前S2 抗原检出率分别为 8.33 %、71.96 %、77.0 7% ;前S2 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9.34%、3 .7%。前S2 抗原在HBV DNA、HBeAg阳性病例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0 1)。前S2 抗体阳性病例HBV DNA、HBeAg均为阴性。 结论 前S2 抗原的检出意味着病毒有复制或有传染性。前S2 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被清除 ,在慢性肝病中检出并不意味病情稳定 ,同时发现该抗体可以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及血清HBVM全部阴性的患者中检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之间的关系,探讨HBV前S1抗原在病毒复制中的意义及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7月住院及门诊的HBV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10例进行检测,HBV前sI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eAg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谷丙转氨酶采用酶学速率法检测。结果①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检出率高;②HBV前S1抗原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eAg有高度的相关性;③谷丙转氨酶水平增高时前S1抗原阳性率增高。结论HBV前S1抗原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及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病毒,其外膜蛋白包括S、前S1、前S2三种成分。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及管状颗粒上,具有较高免疫原性。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机体免疫应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前S1蛋白的研究都比较深入.但有关前S1抗原研究的相关报道主要偏重于HBeAg与HBV—DNA关联方面.而对乙肝“小三阳”前S1抗原结果处于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报道甚少。随着对HBV检测、预防、治疗措施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抗S和抗前S1单抗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83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Pre—S1)检测,其结果和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2.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检出率36.8%(P<0.01)。前S1抗原在HBV DNA阳性组的检出率为76.6%,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的检出率42.4%(P<0.01)。前S1抗原和HBV DN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70.5%,两者总体的检出率有关联(P<0.01),两者检出率的相关系数r=0.971(P<0.01)。 结论 前S1抗原可作为反映HBV复制与传染性的一个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指导临床免疫干预.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建卡行产前检查,存在HBV感染的孕妇5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抗原等.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V病毒载量在各种HBV血清学模式组中的百分率分别为:(1)(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91.4%;(2)(HbsAg、Hbe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31.4%;(3)(HbsAg、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34.4%;(4)(HbeAb、Hbc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10.0%;(5)(HbcAb 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11.1%.HBV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指标前S1抗原的关系为:前S1抗原(+)组HBV DNA阳性率为95.1%,前S1抗原(-)组HBV DNA阳性率为4.9%.结论:HBV DNA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有助于临床了解和控制病毒复制水平;同时通过探讨孕妇感染HBV DNA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阻断母婴传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以及诊断乙型肝炎、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9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病例进行前S1抗原测定,并对30例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前S1抗原高度符合,符合率为88.6%。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与HBV-DNAPCR法相比,方法直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作为HBV感染及复制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S区基因组分别编码S 蛋白、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从而构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主蛋白、中蛋白及大蛋白.其中前S1蛋白只存在于完整的病毒颗粒表面[1],具有与肝细胞膜结合的位点,与HBV侵入肝细胞的机制有关.2003年4月至7月,我们对532例血清标本进行了HBV前S1抗原及五项检测,对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前S1抗原的检测与HBV-DNA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检测的对比分析,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进行检测;用FQ- PCR荧光定量法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 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HBV血清标志物传染性强(HBeAg阳性)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和HBV DNA的检出率高,平均为93 .0 %和94. 4 %。在HBV血清标志物传染性弱(HBeAg阴性)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HBV DNA的检出率低,平均为4 1 .5 %和30 . 1%。HBsAg、HBeAg均为阴性的模式中前S1抗原基本上为阴性,HBV- DNA的阳性率更低。结论 前S1抗原与HBeAg和HBV- DNA密切相关,其阳性可作为HBV复制的一个重要依据,结合HBVDNA的检测既能较为准确地检测病毒在机体内的复制状况,又能了解是否携带HBV变异毒株和诊断疾病的转归,完善和补充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前S1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两对半”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前S1抗原(Pre—S1)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中,少量存在于HBsAg球形颗粒中,由HBV基因组的前S1基因区所编码。有报道证实Pre—S1在HBV感染肝细胞以及HBV体内复制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与HBV—DNA密切相关,可作为补充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两对半”检测的重要的血清学指标。为进一步了解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20份HBV感染者及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re—S1抗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