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TPD-MS,IR等技术研究了La2O3,Y2O3,Nd2O3,CeO2及参照氧化物Al2O3ZrO2,MgO表面的酸碱性,氧活性及表面羟基,结果表明,上述稀土氧化物表面上不仅存在着两种碱中心,还有酸中心存在,且其表面都存在的活性氧中心表面的性质同碱土氧化物MgO类似,但与Al2O3ZrO2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TPD-MS,IR等技术研究了La2O3,Y2O3,Nd2O3,CeO2及参照氧化物Al2O3,ZrO2,MgO表面的酸碱性,氧活性及表面羟基.结果表明,上述稀土氧化物表面上不仅存在着两种碱中心,还有酸中心存在,且其表面都存在活性氧中心,表面的性质同碱土氧化物MgO类似,但与Al2O3,ZrO2等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复合稀土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超细粉的制备和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脲为水解试剂,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了(Y,Cd,Eu)2O3,(Y,Tb)2O3,(Y,Gd,Eu)2O2S和(Y,Tb)2O2S等一系列复合稀土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细粉,研究了热分解反应的机理以及产物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火焰热解喷涂Al2O3—Y2O3陶瓷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热解喷涂方法,以Al(NO3)3和Y(NO3)3为源物质,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中,在不锈钢基板上获得了具有一定厚度的Al2O3Y2O3复合氧化物陶瓷涂层。在1273K空气中的恒温氧化结果表明,涂层有效地促进了基体中铬元素的选择氧化,并提高了不锈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Y2O3-Al2O3-SiO2-X稀土玻璃进行氮化硅复相陶瓷的连接。用四点弯曲方法测定不同连接工艺下的连接强度。并对连接界面进行SEM、EPMA和XRD分析。液相钎料玻璃在界面上与氮化硅反应,形成氮化硅/Si2N2O/Y(La)-Sialon玻璃/Y(La)-Sialo玻璃的梯度层界面。接头强度随着保温时间、妆温度的增加,先增后。 在YAS钎料中添加氧化镧,可以提高接头的高温强度。LaYO3的  相似文献   

6.
在水溶液中于AISI304不锈钢表面电沉积zr(OH)_4-Y(OH)_3薄膜,然后在30D~500℃烧结形成ZrO_2-8wt%Y_2O_3薄膜,讨论了相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沉积ZrO-8wt%Y_2O_3薄膜的试样与空白试样相比,氧化增重下降约3倍,表面沉积ZrO_2-8wt%Y_2O_3薄膜的有益作用在于改善了氧化膜与不锈钢基体的附着力和促进铬的选择性氧化。  相似文献   

7.
LiAgSO4-Al2O3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分散第二相α-Al2O3对LiAgSO4的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LiAgSO4-Al2O3的电导率随a-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300-500℃间电导率高于纯LiAgSO4,a-Al2O3含量摩尔比约为40时最高。TG-DTA和XRD分析表明,在高温稳定的体立心LiAgSO4降温后以Ag2SO4的正交β相形式存在,但在H2O存在下,生成Li2SO4.H2O和Ag2SO4.FT-IR分析  相似文献   

8.
氧化物载负型沸石催化剂的阈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系列氧化物,如B2O3,Sb2O3和MgO,对HZSM-5沸石以及用Sb2O3对Hβ沸石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氧化物可在沸石上自发单层分散且大部分分散的氧化物处于沸石孔内。用XRD及XPS方法测得它们的分散阈值。实验中发现,在甲苯烷基化反应中,对二甲苯选择性随氧化物含量增加而迅速提高;当氧化物在HZSM-5上的载量接近其分散阈值时,对二甲葳选择性达到最大,对某些体系可高达95%左右,百在  相似文献   

9.
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结构与紫外阻隔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双金属复合氧化物(CLDH)是一类发展迅速的无机层状材料的煅烧产物,在催化、吸附等领域已获长足进展[1],但作为紫外阻隔材料的性能研究尚鲜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双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紫外阻隔性能,结果发现二价金属离子为锌离子的CLDH具有良好的紫外阻隔性能.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CLDH由NaOH,Na2CO3,MgSO4·7H2O,ZnSO4·7H2O,Al2(SO4)3·18H2O为原料,按文献[2]方法制备.ZnO+Al2O3复配物是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后,研磨,并在与CLDH相同的条件下煅烧…  相似文献   

10.
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在γ—Al2O3上的载体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薛屏  沈岳年 《分子催化》1998,12(6):424-428
一般认为La0.8Sr0.2MnO3和La0.8Sr0.2CoO3两种钱钛矿型复合氧化物是CO氧化、碳氢(HC)化合物完全氧化和NO,还原的良好氧化物催化剂,用复合硝酸功体,制取此类负载型催化剂,负载量15%,用二甲苯完全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配合XRD分析、BETG只测定,发现resume  相似文献   

1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不同温度下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和CaTiO3的组成变化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XPS和CO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其氧物种的反应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rTiO3和少量Ca掺杂的CaxSrl-xTiO3有利于在较低温度(923K)下催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而CaTiO3体系则在高温(1073K)下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和CaTiO3组成变化对不同温度下反应活性的影响与CO2-TPD的脱附谱图有很好的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水溶液中于AISI304不锈钢表面电沉积Zr(OH)4-Y(OH)3薄膜,然后在300 ̄500℃烧结形成ZrO2-8wt%Y2O3薄膜,讨论了相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沉积ZrO-8wt%Y2O3薄膜的试样与空白试样相比,氧化增重下降约3倍,表面沉积ZrO2-8wt%Y2O3薄膜有益作用在于改善了氧化膜与不锈钢基体的附着力和促进铬的选择性氧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YBa2Cu3O6~7超导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反应主要产物是甲醇和二甲醚。利用原位FTIR、XPS和XR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原位FTIR结果表明,反应中间物可能为醛基、甲氧基和甲酸根。CO吸附到YBa2Cu3O6~7上与晶格氧发生反应生成CO2,YBa2Cu3O6~7产生氧空位并由Orthorhombic相转变为Tetragonal相。  相似文献   

14.
碱土金属氟化物促进Eu2O3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碱土金属氟化物促进的Eu2O3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Eu2O3中添加碱土金属氧化物后,碳二烃(C2)的选择性和收率都有明显提高。当Eu2O3摩尔含量相同时,催化性能按CaF2-Eu2O3=BaF2-Eu2O3〈SrF2-Eu2O3顺序递增,XRD分析结果表明,在新鲜的BaF2-Eu2O3催化剂中了菱形EuOF新相,而在其它两类催化剂中氟氧离子交换不明显,这种差异与碱土金属氟化  相似文献   

15.
用Y2O3,碳粉复合棒为原料,经过二步直流电弧反应,从所得的烟炱中在惰气保护下用CS2萃取出Y@C2n(2n=60,70,80,84,90,96)和Y2@C76,样品经场解吸质谱(FDM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皆发现,Y@C84和Y@C90的含量最高且最稳定。  相似文献   

16.
La—Ba—Cu复合氧化物在催化消除NO反应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具有钙钛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YBa2Cu3O7、LaBa2Cu3O7、LaBaCu2O5、La2BaCu3O7和La4BaCu5O12。考察了它们对NO分解和NO+CO反应的催化性能。结合化学分析、XRD、TPD和TPR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构,探讨了该系列复合氧化物对NO分解和NO+CO反应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7.
徐杰  王向宇  辛勤  李灿 《催化学报》1998,19(6):522-525
用XRD,TG-DTA-DTG和CO加氢反应装置,对某些难熔氧化物助剂改性的熔铁催化剂的结构、还原和合成醇活性、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氧化态物相主要是Fe3O4,难熔氧化物助剂的加入可使还原温度提高。V2O5助剂有利于提高低温催化活性和C2^+OH选择性,Cr2O3助剂对提高高温活性有利。TiO2助剂的最佳含量约为2.5%。当采用复合助剂时,不仅可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可降低催化  相似文献   

18.
SYNTHESIS OF 4-(2,3-DIMETHOXY-4-ISOPROPYLBENZYL)-3-ETHOXYCARBONYLMETHYL-2-CYCLOHEXENONESYNTHESISOF4-(2,3-DIMETHOXY-4-ISOPROPY...  相似文献   

19.
BaO对Pd/AI2O3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耘  李树本 《分子催化》2000,14(1):41-45
以Pc(C2H2O2)2为前身,制备了系列BaO-AI2O3复合氧化物负载钯的催化剂,用质量滴定法,测定了复合载体的零电荷点(pzc)。结果表明,体系的pzc随Ba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5%~10%之间存在一拐点,并与XRD所测BaO在AI2O3上的单发散阈值相对应。复合载体在制务中发生固相反应,所生成的BaAI2O4可以阻止AI2O3的相变,并极大地提高载体的热稳定性,其中5%BaO的作用最为明  相似文献   

20.
TiO2-Al2O3复合载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用混胶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的TiO2-Al2O3复合载体(TiO2含量为0.08g/gγ-Al2O3)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的表征方法有XRD,XRS,LRS等,得出的结论如下:两种载体均保持了γ-Al2O3的骨架结构,但TiO2的分散状态不尽相同,混胶样品中TiO2主要以表面富集的形式分散在γ-Al2O3表面,这有利于集二者的优点于一体,共沉淀样品中TiO2趋于整个体相均匀分散,这有利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