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衍生物(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loroglucinols,PPAPs)化学结构复杂多变且药理活性广泛,已成为当前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其中部分PPAPs,不仅具有新颖的非传统骨架,同时也可能蕴藏了更多未知的活性,对于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  相似文献   

2.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PPAPs)为中国藤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型,其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多样,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作者在该领域的多年研究,对该类化合物在中国藤黄属植物中的分布和结构分类、波谱特征、提取分离方法以及生源合成途径进行归纳总结,为中国藤黄属植物中PPAPs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4.
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其异戊烯基侧链的存在可以显著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通过对近5年来分离得到的新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科学研究与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姜玥  刘洋洋  田海涛  邓志鹏 《中草药》2022,53(21):6948-6958
桑科桑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枝、叶、根皮、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从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生物碱、香豆素、萜类、多糖等,其中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为其特征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对桑属植物中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桑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间苯三酚类成分广泛分布于陆地植物及海洋生物中,该类成分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其中不乏抗菌活性显著的新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间苯三酚类成分主要分布在桃金娘科及藤黄科植物中,该类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近30年来报道的230个间苯三酚类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伟 《中草药》2015,46(23):3592-3604
桉属为桃金娘科的一个主要属,桉属植物常统称为桉树,其木材、叶、花、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被使用,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痢疾、湿疹、跌打损伤等。间苯三酚衍生物为桉属植物中最主要的一类化合物,因为其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对其研究较为深入。间苯三酚衍生物的结构比较特殊,常与单萜、倍半萜及二萜结合形成杂合物,结构较为复杂、多变,形成的杂合物为桉属植物中一类特有的化合物。目前,从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96个间苯三酚衍生物。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徐云玲  贺蛟龙  江石平  王昱霁  朱婉萍 《中草药》2020,51(17):4388-4392
目的研究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桃儿七95%乙醇冷浸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2′-二异戊烯基槲皮素-3-甲醚-4′-O-β-D-葡萄糖苷(1)、8,2′-diprenylquercetin-3-methylether(2)、5,7,4′-trihydroxy-3′-(3-methylbut-2-enyl)-3-methoxy flavone(3)、8-prenylkaempferol(4)、sophoflavescenol(5)、podoverine A(6)、sinoflavonoid K(7)、香叶木素(8)、金合欢素(9)。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异戊烯基黄酮苷类化合物,命名为桃儿七酮苷A;化合物5~9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5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42.6、46.9、26.9、16.1、31.2μmol/L。  相似文献   

9.
唐云  李伟 《中草药》2015,46(6):923-931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常以叶和果实入药,具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等功效。近年来从其果实、叶和茎皮中发现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间苯三酚衍生物、黄酮类、三萜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蓝桉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经系统文献调研,对蓝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蓝桉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蓝桉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间苯三酚-萜烯为桉属Eucalyptus L.Herit植物中天然存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聚酮-二萜骨架,抗癌活性显著,是抗癌先导化合物的潜在来源。综述桉属植物抗癌活性天然间苯三酚-萜烯类化合物的结构、作用机制,为间苯三酚-萜烯类抗癌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延勋  栗章彭  苏艳芳 《中草药》2017,48(15):3198-3209
裂环环阿屯烷型三萜是一类结构新颖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HIV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总结了除五味子科植物以外其他科植物中的裂环环阿屯烷型三萜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以及植物来源,以期为该类型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从中发现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喆  李全学  徐静  文岳圣  赵余庆 《中草药》2017,48(17):3645-3649
近年来对美洲大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显示其具有药用价值广、不良反应低及来源丰富的特点,在医药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述近10年来国内外对美洲大蠊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概况,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宏宇  周武喜  赵余庆 《中草药》2017,48(20):4353-4360
根皮素是一种从苹果树根皮、果实及叶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在多种植物中也有发现。根皮素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活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皮素的衍生化有助于提高其生物活性及改善水溶性。对根皮素衍生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根皮素衍生物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包海鹰  史帧婷  冯爽 《中草药》2018,49(9):2172-2187
羊毛甾烷型三萜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是多孔菌科真菌中含量较为丰富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可以划分为A、B、C、D、E 5种主要骨架构型,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多孔菌科20多种真菌中分离出的161种羊毛甾烷型三萜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羊毛甾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研究及多孔菌科真菌药用资源的合理应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槐果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宇彬  赵贺  王福玲 《中草药》2018,49(20):4945-4948
槐果碱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及苦豆子S.alopecuroides的干燥根和其地面部分中提取出的生物碱。槐果碱的来源较丰富,在苦参、苦豆子中含量较高,且极易提取,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病毒及保护肝脏、心血管系统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槐果碱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槐果碱治疗相关疾病和新药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韩曼飞  张刘强  李医明 《中草药》2017,48(19):4105-4113
桃叶珊瑚苷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是玄参、杜仲、车前草等常用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其药理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然而,桃叶珊瑚苷衍生物则鲜有报道。对桃叶珊瑚苷衍生物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6-O取代型、10-O取代型、6,10-O双取代型、6′-O取代类型和其他类型)及近10年桃叶珊瑚苷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神经保护、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普通、裂环、二聚体等类型,广泛存在于茜草科各种属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炎及保护细胞等作用。系统综述了茜草科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种类、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综述苦杏仁苷抗肿瘤的活性及调控机制。苦杏仁苷通过调控Akt和RICTOR等相关信号通路、下调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实现抗肿瘤作用。对膀胱癌、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杨萍  黄清杰  李喜香  宋薇  王雪梅 《中草药》2023,54(21):7222-7231
橙皮苷广泛存在于柑橘属、芸香科、茜草科、唇形科、十字花科植物果实或根茎中,是一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中药陈皮、枳实、枳壳、款冬花等的主要药效成分,属于维生素P类药,可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缩短出血时间,临床多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天然抗氧化剂,也可用于化妆品行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橙皮苷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糖尿病并发症、抗菌、抗肿瘤、提升免疫力、保护神经系统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因此,通过对橙皮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