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踝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骁  卡索  李丹  刘成  田勇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9):849-85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对2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的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踝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2~37个月,平均(21.6±9.4)个月。同时用关节镜观察踝关节继发病变情况。结果 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8.2±6.2)个月,对手术前后按AOFAS评分法评定,主观及总体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主观评分术前(19.5±5.2)分,术后(37.5±4.2)分(t=-4.004,P=0.000)。总体评分术前(62.0±8.2)分,术后(91.7±4.7)分(t=-7.133,P=0.000),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监视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清理、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采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踝关节病变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32~70岁,平均47.5岁;左踝10例,右踝15例;其中创伤后骨关节炎13例,地方性大骨节病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定,根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AOFAS)从疼痛、自主活动、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步态、活动度、稳定性及踝关节对线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20~35个月,平均27.5个月。术后踝关节无疼痛,步态明显改善,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和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平均骨性融合时间为11.7周(8~15周)。术后VAS评分为(1.20±0.82)分,较术前的(8.60±0.96)分明显降低(t=27.326,P=0.000);术后AOFAS评分中客观项目均较术前改善,术后AOFAS评分为(82.44±4.96)分,较术前的(36.44±9.90)分明显增加(t=-19.178,P=0.000)。结论:关节镜监视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术操作简单,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踝关节融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对62例踝关节骨关节炎行踝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52例获随访。分别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52例随访12~84个月,平均36.2个月。术后3种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从术前的(57.6±12.8)分、(56.5±14.9)分和(61.5±12.6)分提高至(82.4±11.5)分(t=11.02,P=0.00)、(84.8±12.6)分(t=9.52,P=0.00)和(84.1±14.7)分(t=8.70,P=0.00);优良率分别为80.8%(42/52)、82.7%(43/52)、84.6%(44/52)。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踝关节骨关节炎和游离体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例踝关节创伤性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5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77分.关节镜下见到关节腔内大量滑膜增生,内外踝可见条索状滑膜增生组织,均在关节镜下予以切除并清理关节.结果 本组获得2~15个月随访.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4分.结论 踝关节镜检查成为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具有手术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关节镜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41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28~69岁);左踝18例,右踝23例;首次发作12例,反复发作29例;病程2周~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前58.44±9.45,术后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6.15±7.36,83.41±9.22,84.10±8.22,术后评分升高。术后踝关节肿胀、疼痛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助于痛风性踝关节炎的诊断、改善临床症状和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微创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46例,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24岁(18-32岁)。左踝20例,右踝26例。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16例,军人15例,学生11例,舞蹈演员4例。前踝撞击综合征37例,后踝撞击综合征9例。关节镜下行前后踝或距骨骨赘磨削,刨削清理增生肥厚的纤维瘢痕和滑膜组织,清除退变剥脱的软骨碎屑。结果术后得到随访41例,失访5例。平均随访3.5年(2.5~7.6年)。46例患者中,37例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背伸跖屈活动度正常、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4例踝关节背伸活动轻度受限,活动后肿胀疼痛。踝关节间隙无变窄。根据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川进行疗效评估,优70.7%(29例),良17.1%(7例),可12.2%(5例),优良率87.8%。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痛苦少,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联合跟腓韧带(CFL)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27例(28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资料,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踝关节镜下解剖重建ATFL和CFL,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8min(72~104rain)。2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8个月(12~25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明显踝关节僵硬及活动时疼痛等不良表现。距骨前移距离由术前平均(10.82±3.32)mm减小至末次随访时平均(4.03±1.70)mm,距骨倾斜角由术前平均15.60°±3.86°减小为末次随访时平均6.01°±2.64°,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79±1.79)分降至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54±1.35)分,AOFAS的踝一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63.64±11.20)分提高为末次随访时平均(90.21±4.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踝关节镜下ATFL联合CFL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不同原因所致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采用关节镜治疗的39例不同原因所致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折18例、软组织撞击综合征7例、剥脱性骨软骨炎5例、痛风性关节炎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关节功能,前抽屉应力位X线片评估关节稳定性。结果 3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5%;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随访结束时踝-后足评分为(84±4)分,优于术前的(54±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9,P=0.000)。18例骨折患者术前和随访结束时的距骨前移距离分别为(15.2±2.5)mm和(3.5±0.2)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92,P=0.000)。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行关节腔病灶清除术后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踝关节镜技术可用于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踝关节软骨损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监视下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3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结果所有病例创口愈合良好,均在术后2周拆线.27例获得随访,时间3~19(9.5±6.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8-17(10.3±3.7)周,无骨折不愈合:随访X线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畸形愈合:植骨区骨痂生长良好,新生骨与植入骨紧密结合.3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尚不平整,出现轻度骨关节炎的表现,1例主诉长距离行走后踝关节肿痛.按Mazur等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14例,良12例,可1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小切口撬拨复位,尽可能使重建后的踝关节面接近正常解剖.可防止创伤性踝关节炎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Meyers—Mckeever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施行关节镜下复位及内固定术。在关节镜监视下对移位或翻转的粉碎骨折块进行复位,同时处理合并伤。术后使用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6周,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38例患者随访8.2~42.3个月,平均(10.5±2.4)个月。患者术后6~10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3±2.3)周。术后3个月I。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2±2.2)分,术后6个月为(91.8±2.3)分。术后随访采用Katlstrom—Olerud标准对伤肢功能进行评定,本组优20例,良14例,可3例,差l例。结论经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一直是令关节科医生困扰的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可以比较彻底的切除病变组织,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缺点: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有的患者恢复期较长,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我们尝试利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该病。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9~52岁,平均32.6岁;左侧11例,右侧6例。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应用AOFAS评分进行统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4~28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病例,1例患者疼痛症状缓解不佳。6例主诉剧烈活动后有踝关节疼痛不适感,平时无不适。10例完全正常。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年行MR检查,仅1例在检查中见踝关节腔有少量积液,未见结节样绒毛增生病灶。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AOFAS评分分别为51.9±9.6、78.2±5.6、81.8±6.3、82.6±6.9,手术前、后评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全关节滑膜切除术是治疗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治疗彻底,创伤小的优点,但需要有较好的关节镜下技术,尤其是后踝关节镜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全踝关节置换治疗55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其中52例获得随访,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2岁(36~79岁).手术采用STAR假体.52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行Kofoed踝关节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并对比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评分结果. 结果 52例患者术后获6~60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术中截骨时发生内、外踝骨折;1例术后出现假体滑动半月板失效断裂.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0~10°.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Kofoed踝关节评分平均为(86.0±9.3)分,与术前[(51.0±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0,P=0.000);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88.0±8.2)分,与术前[(66.0±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00).52例患者中,术后无疼痛19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6例.42例患者表示满意或一般,10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80.8%. 结论 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在减轻疼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在临床使用上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P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治疗胫骨Ⅱ、Ⅲ型Pilon骨折共32例,其中AP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37.4±13.3)岁;LCP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34.6±11.3)岁。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成角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1.7)个月。AP组与LC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6.5±8.3)min和(58.3±3.4)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0.5±0.4)周和(15.7±0.2)周,正侧位成角之和分别为(6.6±0.5)°和(3.6±0.2)°,LCP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AP组(P〈0.05)。按照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LCP组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3方面均优于AP组(P〈0.05)。结论:延期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尚可,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after STAR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MATERIAL AND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00 and September 2004, 49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2.5 years underwent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with the STAR prosthesis. At an average follow-up of 30.4 months, 48 patients were examined clin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The Kofoed ankle score and the patients'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improved the Kofoed ankle score significantly, from 28 to 86 points, 90% of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The revision rate was 10%. CONCLUSION: The early results after implantation of the STAR ankle prosthesis are encouraging. With correct indication, a high rate of pain redu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can be achieved. The long-term benefit of this procedure has yet to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共12例,均采用踝关节镜辅助下改良Brostr?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12例均获得15~46个月随访,平均(26±8)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未出现踝关节不稳,无踝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1.0±2.6)分、Tegner评分为(6.0±1.2)分,两者较术前均明显提高(t =10.57、12.38,均为P<0.001)。距骨倾斜角(4.5±1.0)°较术前降低(t=7.13,P<0.001)。 结论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m法解剖重建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断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下应用全内和外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63例半月板撕裂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缝合术,对前角及体前、中部损伤采用由外向内缝合法,对后角及体后部损伤采用全内半月板缝合方法。结果全部病例经12~18个月随访,膝关节无症状率达93%。本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2.23±5.56)分,术后6个月提高到(91.35±2.7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具有损伤小及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的近期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38例ACL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其中双束单隧道重建21例(A组),传统单束单隧道重建17例(B组)。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Larson和Lysholm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8例患者(38个膝关节)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正常,A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手术前后的3种评分同样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比较,除了术后Larson评分双束组优于单束组(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ACL胫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均能取得较为满意近期临床疗效,双束组可能优于单束组,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治疗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在椎间盘镜下行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36例在神经根管探查时均发现存在神经根管狭窄,对神经根有明显的压迫,神经根活动度<1 cm,进行神经根管减压后,神经根压迫解除,神经根活动度>1 cm.手术时间(61.7±5.6) min,出血量(60.0±9.7)ml,术后住院(3.5±0.5)d.36例随访6 ~29个月,平均17.5月:术前ODI评分(72.3±6.2)分,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21.2±8.6)分(t=49.204,P=0.000);术后6个月VAS评分(3.3±0.1)分,显著低于术前(7.7±0.8)分(t=-141.496,P=0.000).结论 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可彻底解除神经根压迫,显著缓解神经根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背景:足踝部创伤可导致患者较长时间的踝部制动及术后软组织粘连,易造成腓肠肌挛缩,从而诱发创伤后马蹄足。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跖腱膜炎、外翻、获得性平足症、前跖痛等并发症。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型马蹄足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通过腓肠肌腱膜切断松解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4~55岁,平均44.3岁。术前对所有患者伸膝及屈膝90°时的踝关节背屈角度进行测量,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术后腓肠肌挛缩。采用改良的Strayer手术对腓肠肌松解。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患足功能。术后再次对伸膝及屈膝90°时的踝关节背屈角度进行测量并与术前比较。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腓肠神经损伤,无明显疼痛不适。伸膝状态下踝关节背屈角度由术前的0.9°±3.4°恢复到术后的13.6°±2.4°(P<0.01)。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为(80.9±5.7)分,与术前(57.6±6.4)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后并发的腓肠肌型马蹄足,腓肠肌腱松解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跗骨窦综合征在关节镜下的特征,评价应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诊断为跗骨窦综合征的病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平均33.4岁(19~48岁)。其中,踝扭伤后11例,跟骨骨折后2例,胫腓骨骨折后1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均应用距下关节镜检并行镜下手术。术前后应用直观模拟量表(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关节镜下发现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滑膜充血增生、脂肪纤维化、疤痕形成,有3例患者伴距跟骨间韧带的局部撕裂,1例伴腓骨肌腱损伤,1例伴距跟关节面软骨损伤;有2例患者镜下未见明显异常。针对不同病变,行跗骨窦区的增生滑膜、疤痕及脂肪组织清除,射频电极止血。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6~28个月),疼痛消失及明显缓解者13例,2例缓解不明显,其中,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例患者缓解3月后再发疼痛,经抗炎治疗缓解。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平均VAS评分从术前的7.7分下降到2.1分,优良率86.7%(13/15)。结论跗骨窦综合征在关节镜下常有明确的滑膜充血或增生等病理表现,通过关节镜手术可取得较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