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优良率75.0%(7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50/1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7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垫枕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步态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感觉障碍评分、运动障碍评分、日常活动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能促进术后身体的改善,缓解腰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n=30),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n=30),比较两组患者JOA评分、术后随访检查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JOA评分,以及术后随访检查的各项指标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3.3%,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等症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4,(20):329+331-329
目的分析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方法,探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尿潴留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干预效果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尿潴留的预防,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围手术期神经根水肿干预治疗对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96例,治疗组42例,术前30min甲强龙(MP)静滴20mg/kg冲击,术中减压后神经根周围局部应用MP,术后应用小剂量MP;对照组54例仅术后常规采用地塞米松、速尿、甘露醇等消肿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性疼痛缓解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神经根性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溃疡、感染、心血管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神经根水肿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术后根性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近期的神经功能,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及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订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预防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痔疮手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肛门病七病区诊治的痔疮手术患者95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痔疮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的排尿和排便状况,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出血、便秘、尿潴留以及肛缘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便所需的时间和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均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疼痛9例,出血6例,便秘8例,尿潴留13例,肛缘水肿10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的排尿和排便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速外科康复(ERAS)护理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02~2020-10于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中选择8 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41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RAS护理模式.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观察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NRS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护理前低(P<0.05),JOA评分比护理前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NRS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JOA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出现腹胀、肺感染、肌肉萎缩、便秘、排尿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ERAS护理模式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可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疼痛,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行前路手术治疗的91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JO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9.6%(39/4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7.1%(2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4.83±1.29)分,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10.35±1.47)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症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而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于海国 《中国医药科学》2014,(8):183-184,20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王卫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3-357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方法:对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从心理,手术前准备到手术后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康复指导,给予全过程护理干预。结果:105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系统化和科学性康复训练,是保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54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5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愈显率86.84%优于对照组的69.74%,JOA评分(4.39±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中给予临床护理类路径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给予微创手术一般护理方法的6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66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住院时间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焦虑心理状态测评,护理干预前组间SA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 <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少,组间差异显著(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0.61%(7/66)与观察组1.52%(1/6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97%(64/66),与对照组83.33%(55/6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微创手术治疗中,配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且术后并发症得到控制,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及掌握康复知识、术后康复训练的正确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掌握康复教育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症状,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杨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36-1436
尿潴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8%~52%。我院2000年11月~2004年11月对389例LDH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行留置导尿术,仍有28例在拔除尿管后并发尿潴留,通过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与观察组,各35例。参考组予以传统开放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JOA)评分,临床效果,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考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3 d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对机体损伤,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祁金梅  张秀军 《安徽医药》2012,16(8):1199-120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4月于该院进行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该院进行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JO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的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行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临床实践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某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3)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腹腔镜手术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9.1±11.3)ml,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3.3±6.6)h,住院时间(3.6±0.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发热,1例腹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达8.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切实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