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痹、胸痹之名皆出于《内经》,其病位同于人体上焦、病症有近似之处、病机也彼此牵连,但据《内经》之本意,三者有着不同的定义。而笔者发现,有为数不少的教科书或医者却每每将其概念混淆,或将心痹等同于胸痹、或将胸痹等同于心痛、或将三者合而为一。鉴此,为了从理论上澄清这个问题,使其得以明晰,特提出来辨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复习对脉痹、心痹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参考西医学研究成果,对脉痹的病机进行重新认识和诠释;通过对国内文献数据库检索,对脉痹、心痹的并发症进行文献调查,并总结归纳脉痹传变的规律,对《内经》关于脉痹传变规律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内经》中咽与喉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已明确区分开,“喉痹”的病位不在咽而在喉;并将《内经》中“喉痹”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火热说、湿邪说、经脉气逆说、脏腑病变说等四种学说。此外,本文还对《内经》中“喉痹”的两条基本治则“针刺”和“内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内经》中关于痹病的内容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纳,以期形成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和治疗方法的系统认识。《内经》认为痹病的发生一方面除了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机体外,另一方面还由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阴阳失调逆乱而生病,强调先由脏腑内伤,阴阳失调以及营卫不和,然后感受风寒湿、雾露所伤、治疗不善他病转变及五运不及而致病。《内经》对于痹证的辨证运用了多种辨证方法,指出了可采用针刺、砭石的方法、汤液、草药、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灸的治疗方法,这些丰富的治疗方法,对指导现代医生对于痹证的治疗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而具有民族特色。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中医药学亦应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开拓新论。兹就《内经》对脑与心及其孰主神明的论述,从《内经》对脑的认识、心主神明论、神明离合论、五脏血气奉养神明、神明病变的辨证施治、改革中医传统基础理论刍议六个方面予以讨论,进而构建脑主神明的中医藏象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五苓散治疗膀胱咳及胞痹实例,探讨中医古病证名的内涵及临床运用价值,认为这些古病证名体现了中医整体的病理生理观,对于认识与之一脉相承的理、法、药,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经》论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认为,恐在正常情况下为五志之一,是机体情志变化的正常反应;但在病理情况下,恐既可以作为病因导致疾病,又可作为一种由多种原则所引起的独立的疾病,同时也是某些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在治疗上,针对恐病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基本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脏腑痹是外痹日久、内传脏腑而成,是一种内外合痹。尽管脏腑痹内外均可因气血凝滞不行而呈现出实象,但多是因虚致实,治疗应内外兼顾,攻补兼施,重在益脏腑之气血,补正以祛邪,而不可冒昧攻伐,徒伤正气。  相似文献   

9.
《内经》论神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对于“神”的论述,从五脏着眼,把脑的功能统归功于心,分属五脏,提出五脏藏神,又把“脑”作为人体最高主宰,统帅诸神,这些理论对后世论脑及精神情志活动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藏象为核心构建了体质理论,详细论述了影响体质形成的先、后天因素,并从不同层次和侧面对体质进行了分类,认为疾病的发生转归、辨证论治以及养生防病等,均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为后世体质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义蕴丰富而深刻。探讨《黄帝内经》中天地和、天人和、志意和、五脏和、饮食和的含义和思想,及其与哲学中"和"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和研究《内经》中"和"的内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内经》诸篇关于脑的论述,分析《内经》对于脑的理论存在以下几方面:脑是奇恒之腑之一,属阴,为髓海,主髓;根于肾,依赖于肾的功能;脑无主神明的功能,主神明者为心及五藏;并脉为系,连通五官。  相似文献   

13.
综合《内经》诸篇关于脑的论述,分析《内经》对于脑的理论存在以下几方面:脑是奇恒之腑之一,属阴,为髓海,主髓;根于肾,依赖于肾的功能;脑无主神明的功能,主神明者为心及五藏;并脉为系,连通五官.  相似文献   

14.
15.
《内经》中存在着多种学术流派,其学派划分方法目前有两种,即以《内经》中的医家名称为纲和以各专题中的不同学说为纲划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以阴阳、五行为纲来探讨《内经》中的医学流派应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内经》的全息脏象论 ,指出人体的局部有整体的信息。中医学遵循此理论用于诊断和治疗。此理论是临床观察的积累与易学的全息思维相结合而形成的。《灵枢·九宫八风》篇中记述的太一游行于九宫 ,不只是占八风而预测疾病 ,还构建了一个洛书———九宫八风数学模型 ,此模型的数字变换 ,可用于推演全息脏象论和人体小宇宙等有关理论 ,这些正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血液病是原发于或主要发生于血液和造血组织,以血液学异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血液病的认识和治疗虽然还没有较大的突破,但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方向。现今对于血液病的认识无不体现《内经》重要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内经>的研读体会,结合皮肤科临床实践,从脏腑功能与皮肤、气血津液与皮肤、皮肤的功能等方面.对<内经>理论在皮肤病诊治中的运用进行归纳整理,介绍了个人的临床心得.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