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界于自走式和牵引式之间的一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型,适合于种植地块小、行距差别大、套种玉米的收获,具有不占动力、可实现自走收获、不需人工开道,兼有秸秆还田和价格性能比适中等多种优点,是当前我国农村最为适用的一种玉米收获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2000万公顷以上,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还不到2%,已成为农机化发展中最落后的一个领域.为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这里以国内较优秀的4YW-Q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例,介绍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技术,以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博认为,要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实施为引导,推进以玉米联合收获机等为代表的农机装备向高端化发展,支撑农机装备制造强国和高质量的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在这两大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全省水稻机械栽植水平达到87.4%,这主要得益于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在玉米全程机械化各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收获。在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全省下大力气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环节,并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予以倾斜,将玉米收获机纳入普惠制,有力地促进玉米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的热情,使玉米机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达到42%,超出我国玉米机收平均水平。虽然2014年全省玉米收获机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在实践中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解决,以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维宇 《吉林农业》2011,(3):187-187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种植作物,分布广泛,常年种植面积约0.27亿hm2,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但玉米收获机械化较为滞后,机收水平仅为16.9%,成为制约玉米机械化的"瓶颈"。近年来,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各地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制定倾斜政策,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加大玉米收获机械推广力度。但问题是,由于耕种方式不一、种植地块分散等因素,玉米收获机陷入推而不广的境地。为此,科研部门及生产企业下大力气,力求解决玉米收获机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食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比较落后,玉米收获机械化严重阻碍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市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其主要原因是:一、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1.农机与农艺不相融合。本地区玉米种植大多密植,行距大部分在400-500厘米之间,而国内生产的玉米收获机的行距在500-650厘米之间,从而造成农业的种植与玉米收获行距的不融合。2.分散经营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相似文献   

6.
崔虎国 《吉林农业》2011,(10):137-138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技术只不过是初级水平,很难适应不同的玉米种植行距,必须开发适合多种行距的自走式玉米不对行联合收获机,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可分为联合收获、半机械化收获和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收获等几种形式. 1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1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收获作业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5%,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为减轻劳动量,很多农民选择购买收获机来完成玉米收获作业。我国现有几十种玉米收获机,农民在购买时除了要注意产品的投资收益及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考虑区域适用性。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部分要求对行收获,而我国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又千差万别,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区域适应性都  相似文献   

9.
辽源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的80%以上,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在28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积极踊跃购买玉米收获机械。辽源市农机主管部门结合实际,针对玉米机械收获等农机作业薄弱环节,重点对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的农民实行优先补贴的扶持政策,收到了良好成效。据统计,2014年末全市共拥有各类玉米收获机械718台,其中自走式收获机304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到110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0%。广大农民群众认识不断提高,把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作为解决玉米收获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期限长、损失多的一项重要措施,破解了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促进了玉米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玉米收获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良 《吉林农业》2011,(2):139-139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分布广泛,种植面积0.27亿公顷。在玉米全程机械化中,收获环节最为薄弱,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为了突破这一玉米机械化的“瓶颈”,各玉米主产区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契机,纷纷向玉米收获机械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玉米收获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鉴于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尚处于逐步成熟阶段,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几种玉米收获机应用特点,通过示范发现手扶拖拉机前置悬挂式玉米收获机更适宜该区域玉米收获作业,其操作灵活、维护简便、安全可靠、明显地提高了收获生产率。并且该收获机价格便宜,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具有农民易于接受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玉米产品的深加工和再利用,近年来玉米的价格一路攀升,加之玉米的种植、管理较其它农作物简单、费工少,病虫害少。所以,各地种植玉米面积居高不下,随之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发展关键。二九一农场在2007年种植玉米达21万亩,成为农业种植第二大支柱产业。农场原有玉米收获机械23台,只能完成作物种植的1/4收获面积,远远不能满足机械化收获的需求。为此,2007年我单位为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能力,在推广使用玉米收获机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南丘陵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位居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之首,市场容量大,但机收水平较低。西南丘陵地区的玉米收获机收率不足5%,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率较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影响西南丘陵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西南丘陵地区机械化收获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收获方式、籽粒含水率等技术问题的影响,玉米收获的机械化一直滞后于小麦收获的机械化水平。随着国家对农机产品研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玉米收获机产品质量日趋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出一种秸秆粉碎机前置的果茎兼收自走式多功能玉米联合收获机,需要将割台的调整方式由托举式改为悬挂式。割台悬挂式调整机构是改型玉米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直接影响到机组作业性能。利用AIP软件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耦合分析功能对割台悬挂机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得到割台悬挂机构及割台的运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进而将悬挂机构运动载荷传递给油缸连接支架和割台支撑装置,通过有限元计算,得了到2个重要部分的等效应力、位移及安全系数,为玉米割台悬挂式机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设计的悬挂式割台调整机构在收获作业中稳定可靠,取得了预期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息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息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以突破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以发展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为支撑,以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索与创新,着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2016年,息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8.2%,其中,耕地机械化水平95.1%,种植机械化水平58.8%,收获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主要的饲养原料,其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大大影响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传统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特点与青贮玉米收获机的特点着手,基于国内外现状分析与比较,提出了国内研发的主要方向,并对青贮玉米收获机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凤城市现有耕地6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万公顷。从2004年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十多年来,通过引进、示范、宣传及推广,到2013年秋季,拥有各类玉米收获机204台,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3家。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应用在凤城市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在玉米周公之生产的过程中,传统的培育手段与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产生制约作用,因此促进玉米种植模式的改变,建立完善的种植体系是刻不容缓的.文章通过对我国玉米种植现状进行分析,从播种对收获的影响、植物特性对收获的影响两个方面对玉米生产中的农机农艺技术相互影响发展进行概述,接着从玉米种植与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调整、收获方式的选择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行描述,最后从政府引导、农机农艺统筹、机械化标准生产的研究与指导三个方面对促进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提出使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购买玉米收获机的群众越来越多,为了让农民群众用上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提升长安区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我们通过与有机户座谈、电话垂询对我区2012年玉米收获机的经营情况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长安区玉米种植面积49万亩,适宜机械收获面积42万亩。玉米收获机拥有量538台,其中小麦、玉米互换割台254台,背负式102台,玉米专用收获机182台。近五年来,由于国家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和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长安区玉米收获机由原来的几十台增加到现在的538台,尤其是近两三年来玉米机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2011年我区玉米机收面积26.5万亩,收获水平提高到55%,2012年收获面积38.5万亩,机收水平达到78%,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