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要]羌族地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与气候的复杂性引起频发的灾难,当地居民视灾难为生活常态,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针对不同灾难的应对机制,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消解机制等。这些机制内在于地方性知识中,一旦发生某种灾难,羌族地区村落的社会组织便迅即启动,将灾难的危害置于可控范围,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维持着羌族地区村落社会的平稳运行。当然,村落社会的灾难应对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旦灾难范围、时间长度、破坏程度超过村落社会的应对能力与承载极限时,这些应对机制便失去意义。从羌族地区村落社会应对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内的诸多灾难中,可以认识到具体场景中的灾难应对机制及其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村落社会与政府机构灾难应对机制的异同,由此探索二者建立共生关系的可能,以期村民今后更加有效地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2.
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传统禳灾仪式及日常践行体现出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灾难认知的表述、实践及再生产过程:洪水神话折射出西南少数民族将灾难放入人、自然与超自然力量三维中进行理解与诠释的认知图示;禳灾仪式既是对灾难的传统应对方式,也提供了灾难认知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及社会场域,其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灾难认知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转化为人们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既冲突又契合.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反传统,是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冲突的一面,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却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她的故乡德国生根发芽,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开花结果,除了其他的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标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可以科学回答“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何处来”这一根本性的民族根脉和源头问题,对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由传承意蕴、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保障体系等构成,具体解决为何传承、由谁传承、传承什么、怎样传承以及如何保障等核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生态,以及加强现代话语体系、传播传承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建设,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11,(3):56-58
熊熊的烈火、高温的辐射、惊恐呼叫、四处逃窜的人们……灾难来临时,面对这些场景,人们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的。心理和行为。严重的话。这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时,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学术必须开启中华新文化创造的“自我主张”、自觉自律,这是文化发展史的深刻启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和文化哲学的基本立场,梳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历史环境、精神内核、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源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各自文化使命的需要,详细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方法论原则、具体途径及终极目标。最后,阐发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多维度的、层层深入的重大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下时代背景,将新时代家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高度,赋予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构建起“家庭、家教、家风”新的一体化家风建设体系。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时代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当前家风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家教、家风”中,构建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传承“修身立德”的道德风尚,弘扬“重家教、正家风”的传统文化,以期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主体,多种学说并存的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以及自强不息,追求“大同”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三大文化基点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对朝韩、日本以及欧美等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吸收其传播艺术,借鉴其思想教化方式,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达,切实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重大灾害情景下群体心理症候群的急性应激心理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心理障碍形成途径与作用机理的网络结构关系,提出了基于群体创伤心理障碍特点的分阶段、分层次重大灾害事件的心理救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间的文化竞争愈演愈烈,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相比其他很多国家,我们的文化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还比较落后,且传播途径较为狭窄。网络的普及为普通民众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从增强民众的文化对外传播意识、搭建以互联网为主的传播平台并创造良好的传播环境以及引入激励和引导监督机制这三个方面入手,将构建一个民众助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文化命脉和文明成果.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磨砺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并且内化为民族心理.中国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并指导着中国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意愿,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点,它不仅蕴含了中国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以人为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合理性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国学与动漫的结合可以带来双赢效果:动漫为国学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和表现手段,国学则为中国动漫丰富了素材,拓展了内容.但国学动漫化的发展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SWOT分析,合理把握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推动国学动漫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兴起必然导致网络文化的出现。谈及中国网络文化,大部分人过分强调西方的影响及与传统的断裂,很少涉及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理性地剖析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传统文化在中文网络中从形式到内容的表现、中文网络在语言文字、文化精神与文化传播方式上的独特性及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发展变化等,都是显明的,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生产方式变革、社会、经济和政治不断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文章着重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呈现形式、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对解决当代传统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进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震不仅造成生命与财产损失.还有生理与心理的创伤.大众传媒不仅要沟通危机信息、承栽创伤记忆,还要对记者的职业创伤、受众"不在场的悲伤"与幸存者的创伤体验担当心理援助的功能.传媒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传播效果如何,与传者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媒介内容生产的心理诉求以及媒介组织行为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草遭践踏、火烧、吃食和刈割仍生生不息,这既是生命卑微的象征,又是生命力强的典范。草是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的生活资料与生存环境,常用于形容原始的生活状态与低级的生存质量,也用于形容粗俗的行为或态度,因此常用于谦辞。绿草能造就赏心悦目的景色,但萋萋绿草能强化离愁,映衬出破败凄凉。人们从草的生态习性上领悟出"寸草春晖"等哲理,也在草身上寄予各种美好的希望,包括驻颜、益寿延年、长生不老等人生终极希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修身文化是内涵丰富而哲理深刻的文化,它以人性理论作为修身的思想基础,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模式,以精神境界作为修身的理想追求,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一般而言无非用于记录、计算,然而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万顷之陂,它所蕴含的意义便由此超“凡”入“圣”。古人视其“先天地而己存,后天地而己立”,用之万方,规矩人事,建构了一系列文化语汇。透过数字本身来观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折射与反馈的是先民的宇宙意识,同时又自然而然地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约定俗成,成为华夏民族根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