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良好的城乡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只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现状呼和浩特市辖区城乡空间关系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市辖区内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协调城乡发展、强化城乡空间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乡村聚落发展模式,将现有乡村聚落布局从高度分散转向适度集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聚落空间形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聚落空间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乡村地区的人地关系。本文基于相关文献总结了聚落地理学在乡村聚落空间形式方面的发展成果。对国内外乡村聚落空间形式类型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挖掘其背后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影响因素。通过这种系统的类型研究和因素研究解读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式.以期能对我国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7,(3)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东北地区乡村的重视度也逐渐增强,而乡村聚落的区域的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的开展以及实施,本文主要立足于东北地区乡村聚落发展与空间特色,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期望能在对东北地区的乡村聚落发展与空间的特色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康璇 《中外建筑》2022,(12):109-113
城镇化背景下山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迫切,山区乡村应严保生态安全格局,以乡村聚落为空间载体,重构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社会关系等多元生态价值体系。基于此,试图构建基于山区乡村生态价值重构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并以大别山南麓湖北省团风县G乡南部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森林、水体两方面构建山区生态保护格局,根据乡村聚落与生态保护格局的空间关系评判其生态安全影响度;再结合空间合理性、经济产业、聚落规模、历史文化、服务设施及访谈等综合判断;最终将山区乡村聚落分为搬迁撤并、控制发展、适度发展、重点发展四种优化类型,并提出在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湘中梅山地区水车镇乡村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历史、人文条件,研究乡村聚居空间形态构成基础、特征以及规律。从乡村聚落构成五大方面深入剖析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探索乡村聚落空间应对现代乡村聚落发展的对策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6.
乡村民居是我国建筑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域位置和历史时期,乡村民居具有不同的形态。论文从陕南地理特征入手,以宁强地区为例,分析其传统乡村民居和现代乡村民居的特征,总结陕南宁强地区乡村民居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7.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文化区域下不同生产方式为研究视角,把甘南藏区的牧区村落、半农半牧区村落和农区村落根据村落选址情况,划分为牧区山坡型村落、牧区草原型村落、半农半牧区河谷型村落、半农半牧区山坡型村落、农区村落五种类型,以五个典型村落分别作为研究案例,通过住户、组团、宗教空间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索,提炼出牧区山坡型村落为住户外散、整体外散,牧区草原型村落为组团外散、整体外散,半农半牧区河谷型村落为组团外散、整体内聚,半农半牧区山坡型村落为住户外散、整体内聚,农区村落为组团内聚、整体内聚的聚落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力机制与空间响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有效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大趋势下,如何推动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正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而驱动聚落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何选择并适应性地做出空间响应则尤为重要。通过对不同地区乡村案例卫星图的图示化解译,分析总结我国传统农业型乡村的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分析现代农业对乡村聚落空间的影响,从而提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3个方面,并探索在该3种转型动力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在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和用地功能上的重构路径和方式。最后以成都市战旗村为例,验证3种重构动力能够促使乡村聚落空间更加集约化、现代化、永续化,在营造良好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型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丁杰  王如明 《室内设计》2023,38(5):103-109
传统聚落包括城镇与乡村,是中国历史 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多种独特的 空间特征。由于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的空 间形态上,且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导致人们对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理解不足。研究提 出一种新的方法理解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特 征,基于句法原理分析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模 式的差异,并选取三组(9个)地域特征明显的 乡村聚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星形模型和分类 空间测度的方法解读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 特征。结果发现,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模式 主要分为轴线导向型与河流导向型,前者体现了 《考工记》中“理想城镇”的空间模式,后者则 反映了风水理论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研 究运用一系列数学测度方法来探索中国传统乡 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拓展解读,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中国传 统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吐鲁番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吐鲁番土地利用数据和DEM为主要数据源,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吐鲁番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吐鲁番乡村聚落扩展趋势与乡村位序-规模法则比较符合,聚落日益趋向于中小规模发展;(2)吐鲁番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呈现出偏左正态分布的趋势,密集分布在高程0~452m和坡度0°~3°区域;(3)吐鲁番乡村聚落主要集聚在主要道路与河流两侧。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准格尔地区传统乡村聚落形态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乡村聚落分布的空间形态较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制约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在传统特征的基础上持续发展.并在城乡关系的多元分异背景中产生了多元形态。而就单一聚落形态来讲,由于规模、区位、组织方式、性质、自然条件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从而形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黔中喀斯特地区若干屯堡聚落宏观、中观及微观空间进行了定性与量化解析,提炼特征,通过研究认为其空间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聚落规划的思想,是军事防御、明清江南汉族文化在喀斯特地域日渐演进融合的结果,并最终形成了特征突出的聚落类型。  相似文献   

13.
村庄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居民聚集单元,也是我国乡土文明的传承实体,但也是我国发展落后的主要地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改善村庄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解决城镇用地紧张问题;随之出现了以土地增减挂钩为手段的村庄治理工程,进而导致了我国大量村庄的消失、乡土文明的消亡。面对这一无序的村庄治理过程和其造成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山区村庄要分类型、分层级治理的因地制宜发展思路,结合我国村建制现状提出了中心村、自然村两层级治理的模式,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结合我国山区村庄客观特点提出了集镇型、村部型、整治型、引导型四类型治理的路径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通  杨瑞祺  尚书棋  宋阳 《风景园林》2021,28(5):107-113
鄂西武陵山区乡村聚落地域特色鲜明,以其乡土景观形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风景营构传统的概念以及要素构成.通过类型学的物质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从宏观尺度解读地貌特性对乡村风景基调的影响、控制;从中观尺度探索"山–房–田–水"的空间布局机制;从微观尺度挖掘乡村聚落空间要素类型、形态特征和场地营建传统,揭示了乡村聚落景观物质空间...  相似文献   

15.
陕西南部地区乡村聚落数量巨大、人口众多,当地农村居民长期面临居住安全性差、脱贫致富难等困境。现阶段主要解决措施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陕南传统聚落的问题,但是,大规模的移民安置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的不断改变,陕南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已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乡村聚落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聚落在地更新的发展模式。这既是对生态移民政策的有益补充,丰富了陕南地区乡村聚落的更新模式,并且对于多山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更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李沛锡  李和平  付鹏  肖竞  谢鑫 《规划师》2023,(12):67-76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统筹下农业多元价值的彰显、三产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农业型乡村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农业提档升级角度出发,将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型及休闲农业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个典型乡村聚落案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重构指标确定及用地时空变化分析,归纳出不同转型模式的空间特征差异及重构路径,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地区乡村聚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城镇化步伐加速推进,其空间形态也在不同程度地调整与重构。以井冈山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及类型学研究方法,分析聚落形态的类型划分与外显特征;并从聚落整体形态与公共空间两个层面,探究聚落形态演变的深层规律。最后,总结演变过程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以期探索出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聚落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乡村聚落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冲击,使其空间形态、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和重组。而其中老年群体在其演变过程中表现出难以适应的负面反馈。因此,本文选取湘西多个乡村聚落,立足其老年群体的生活环境,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研究乡村的聚落形态空间在变化发展中形成的适老性问题,对改善我国乡村老年群体的居住环境进行实践思考,同时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新改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规划行为开始深度介入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开始转向精细的数字化研究阶段。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有成果的系统梳理与分门评述,厘清相关重要概念,总结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向与研究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村落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