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对结肠息肉切除术电凝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结肠息肉切除术电凝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息肉切除术电凝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5%(11/2200),多发生于右半结肠广基大息肉,以局部腹痛为主,患者经禁食、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转归良好。结论结肠息肉切除术电凝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技巧、肠壁情况、电流强度和电凝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吴永勇 《现代保健》2008,(34):47-48
目的分析应用结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结肠镜治疗259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9例患者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均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操作简便,效果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对 116例便血患儿应用电子结肠镜 (OlympusCFXQ2 30 )进行诊断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男性 74例 ,女 4 2例 ,男∶女 =1 76∶1,最小年龄 3月 ,最大 13岁 ,平均 4 7岁 ,年龄分段~ 2岁 10例 ,~ 5岁 6 9例 ,~ 8岁 18例 ,~ 11岁 8例 ,~ 13岁 11例。1·2 临床表现 病程 2d~ 7年 ,平均 8 5月 ,主要症状为便血或粘液血便 ,量少 ,常呈鲜红色 ,附着大便表面 ,仅 2例量多 ,呈暗红色 ,5例伴便后滴血 ,10例间歇性排红白胨子 ,伴里急后重 ,多数无阳性体征 ,8例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120例,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实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但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远期疗效亦十分可观,无复发情况出现,深受患者好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内镜下摘除结肠息肉的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使用OLYMPUSEVIS2 0 0CF - 2 0 0L电子结肠镜及PSD - 2高频电灼器 ,SD - 5U - 1 6U - 1圈套器进行结肠息肉摘除。结果 摘除了 12 6例共 198颗结肠息肉 ,成功率 10 0 %。结论 严格遵守结肠息肉摘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能提高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武胜 《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45-146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对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来该院接受结肠息肉治疗的58例患者使用高频电凝对结肠息肉进行切除手术,对于结肠息肉较大的进行分块凝切,而且保证完全彻底。术后进行几次随访,观察患者息肉是否存在恶化等症状。结果这58例患者在随访后发现只有2例出现息肉感染和恶化现象,其余患者的检查结果均为结肠息肉完全消失,而且没有出血和穿孔等并发证出现。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技术对于结肠息肉患者身体造成的创伤很小,而且切除速度快,造成痛苦小,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息肉的最好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治疗老年人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86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分为无痛肠镜下治疗组(A组,41例)及常规治疗组(B组,45例),观察2组患者检查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结果A组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SBP、DBP、HR均〈B组(P〈0.05),Sp0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成功率〉B组;检查治疗时间〈B组;患者满意度〉B组(均P〈0.05)。结论老年人无痛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结肠息肉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45例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法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研究对象全部有效切除息肉组织,共切除321枚息肉,一次性切除无残留,恢复良好后出院,随访未见复发,有效切除率为100%。术中未发生结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法对治疗结肠息肉安全可靠,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结肠息肉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其内镜下的特点,分析当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应用电子结肠镜发现的210例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对其在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发生部位以及内镜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果:210例结肠息肉患者中,男性为120例,女性90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共计161例,占比率为76.67%.其中息肉发生部位以直肠较多,占比率为32.79%,乙状结肠为30.70%,降结肠为15.81%,横结肠为7.44%,升结肠为6.98%,盲肠为6.28%,病理类型中腺瘤性息肉为主,占比率为54.42%.结论:结肠息肉主要发生于40~69岁年龄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性状改变、便血以及腹痛、腹胀等,分布的部位主要在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为预防结肠息肉进一步癌变的发生,早期的诊断及其治疗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对结肠息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进行结肠息肉治疗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另外49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时通过内镜下黏膜剥除术(EMR)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48例,治疗优良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优良47例,治疗优良率为95.92%,P>0.05,无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6.33%,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本文观察组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同时能够优化各项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阻断息肉癌变进程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结直肠息肉电切术病例103例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分布部位、病理类型、巨大息肉癌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组便血明显高于中年组,中老年组在直乙结肠的息肉分布、腺瘤性息肉数目、巨大息肉癌变均较青年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结直肠息肉的老年患者便血的发生率较高、腺瘤性息肉的数目较多、直乙结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巨大息肉癌变较多,故对老年患者应适当放宽结肠镜指证,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对早期发现结肠癌并阻断其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陈爱芹 《现代保健》2010,(21):27-2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对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热活检钳钳取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情况。结果本组48例(62颗)消化道息肉患者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息肉19颗(30.6%),微波烧灼息肉16颗(23.5%),热活检钳钳取息肉22颗(35.4%),套扎器套扎息肉5颗(8%)。其中44例一次性治疗成功,4例治疗2次治愈。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可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与营养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为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以比较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饱和脂肪酸和猪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多可能是结肠癌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与直肠癌关系不密切。②蔬菜类食品(尤其是十字花科类、鲜豆类、根茎类、海带紫菜类)、新鲜水果以及一些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营养素(如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的摄入量少使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增加,这些因素与直肠癌的关系相对较为密切。③高摄入油炸和腌制食品均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度。④结肠癌病例组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比例是对照组的2.9倍(P<O.01),直肠癌病例组仅为1.6倍(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120例息肉根据其大小、部位及分型,采用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是否复发或癌变。结果:内镜下治疗120例上消化道息肉,均全部切除,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学龄儿童视觉发育的差异并进行生活环境调查,为近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羊坊店中心学区(城区)及河北省肃宁县中心学区(乡区)小学生共1 821名(3 642只眼)进行研究。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视力,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和角膜屈光力;1 a后重复测量进行比较,并发放问卷对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城乡小学生相比,一年级和四年级眼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访1 a后一年级组城区视力显著下降(t=11.475,P<0.01),而乡区视力无明显变化(t=1.219,P>0.05);四年级组城乡视力均显著下降,城区更明显(P<0.01);1 a后各组眼轴均显著延长(P<0.05),且城区较乡区明显。角膜曲率无显著性改变(P>0.05)。问卷调查显示户外活动时间、使用计算机及电视时间、学生家长近视分布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地区视觉发育程度不同,城区视力不良率更高,发展趋势更快。生活背景、学习环境及行为习惯在视觉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12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流式微球分析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别检测25例EP患者(A组)和20例同期行宫腔镜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B组),检测比较Th1[代表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2(IL-2)]/Th2[代表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EP患者TNF-α、γ-IFN、IL-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IL-4、IL-6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的表达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细胞失衡可能对EP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60例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雪芬  钮矫翀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12-4813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60例宫颈息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通过宫腔镜下行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0例宫颈息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手术治愈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慢性宫颈炎是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多加注意。在宫颈息肉的治疗上,宫腔镜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林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74-29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并于术后3、6、12个月门诊随访月经量,术后12、24个月门诊随访息肉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19,10.18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12个月经量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5,10.827;8.164,7.775;13.062,11.874,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经量与对照组比较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7,10.046,P﹤0.05);治疗组术后12、24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4,7.473,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和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活习惯、饮食因素、个人疾病及家族史与大肠息肉的关系,为制定大肠息肉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以各种原因来北京市肛肠医院行电子肠镜检查的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同期检查的非大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每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与饮食习惯、个人疾病史、一级亲属消化道肿瘤史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风险比值比(OR值)及其95%CI。结果生活习惯因素中,吸烟(OR=1.4,P=-0.031)和饮酒习惯(OR=1.3,P=0.042)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而坚持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OR=0.7,P〈0.01);饮食因素中,喜欢食用较烫米饭(OR=I.6,P=0.027)和喜欢吃肥肉(OR=1.3,P=0.047)均能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而常吃豆制品(OR=0.7,P=0.035)和常吃水果(OR=0.6,P=0.001)可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此外,血吸虫感染史(OR=5.6,P=-0.043)以及一级亲属肿瘤史(OR=2.4,P=-0.001)能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生与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坚持体育锻炼、常吃豆制品和多吃水果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