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佩尔地平缓释剂对肾移植病人环孢霉素A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8名肾移植并发高血压症患者,接受药物环孢霉素A(CsA)和新型钙通道阻滞剂佩尔地平(perdipine)缓释胶囊治疗,方法:在肾移植术后第3周开始口服佩尔地平,同时监测病人CsA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值。结果:8名病人中7名CsA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值显著升高,停用佩尔地平后,CsA血药浓度、血清肌酐值恢复到原有水平。结论:提示佩尔地平影响CsA的代谢,在停药后,此拮抗作用可逆转。因此,肾移植病人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应注意监测CsA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2.
老年与中青年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CsA )血药浓度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查阅242例肾移植患者病历资料及移植后CsA血药浓度监测值,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a~60a ,218例)及老年组(>60a ,24例) ,比较不同时期2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值。结果:在口服CsA剂量接近的情况下,术后<1mo、1mo~3mo、3mo~6mo、1y~2y4个时间段内,老年组CsA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 05或P<0. 01)。结论:应监测老年肾移植患者CsA血药浓度,以防止CsA致肝、肾中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硫氮唑酮(Dil)长期应用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Dil用于67例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59例肾移植受者为对照,调整2组CsA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观察2组用药后36mo内CsA用量以及血肌酐变化。结果:术后第12、24、36moDil组每例CsA用量较对照组同期平均少14353、9656、7817mg;术后12mo内2组血肌酐无显著性差异,以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上升较快,术后18mo~36mo,Dil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Dil不仅可明显减少肾移植受者的CsA用量,而且可以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血清肌酐(Scr)、尿素(BUN)在肾功能损害中的异常情况,评价Cys 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3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8例、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5例、肾功能不全组27例、肾功能表竭组31例、尿毒症组24例,测定了各组的CysC和Scr、BUN含量.结果各组之间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Scr、BUN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比Scr、BUN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GFR的变化,是一项准确可靠的估测GFR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抱素(CsA)血药浓度监测频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296次CsA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2组:规律组15例201次规律性监测;非规律组9例95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定期监测。比较2组CsA血药浓度统计学变异系数(CV)的差异及排斥反应组与非排斥反应组CsA血药浓度CV的差异。结果:规律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非规律组(P<0.05);非排斥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排斥组(P<0.05)。结论:规律性CsA血药浓度比非规律性监测平稳;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CsA血药浓度的C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定性分析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各种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2001年197例肾移植患者服用CsA 3d以上血药浓度达稳态后谷浓度数据,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CsA血药浓度300~400ng/ml组的平均肌酐清除率与100~300ng/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对CsA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不能单纯依赖血清肌酐浓度判断治疗效果,肾移植术后第1m,CsA血药浓度不宜低于300ng/ml,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他克莫司(Tac)的血药浓度与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S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84例服用Tac的肾移植受者,其中男67例,女17例,收集其Tac血药浓度、SCysC和SCr数据;分别按术后时间、血药浓度分组,将浓度与SCysC、SCr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及浓度水平下血药浓度分别与SCysC、SCr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段内,Tac血药浓度与SCysC、Scr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药物浓度水平组,血药浓度与SCysC、Scr亦没有显著相关性。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Tac血药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SCysC、Scr水平先是降低,术后两年又逐渐上升。结论:Tac血药浓度不影响SCysC和Scr等生化指标对于移植肾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 ,定性分析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各种因素。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99~ 2 0 0 1年 197例肾移植患者服用CsA 3d以上血药浓度达稳态后谷浓度数据 ,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CsA血药浓度 3 0 0~ 40 0ng ml组的平均肌酐清除率与 10 0~ 3 0 0ng ml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对CsA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 不能单纯依赖血清肌酐浓度判断治疗效果 ,肾移植术后第 1m ,CsA血药浓度不宜低于 3 0 0ng ml,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评价CysC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按肾功能损伤程度分为肾功能正常组20例、肾功能储备下降组20例、肾功能不全组20例、肾功能衰竭组20例、尿毒症组20例,测定了各组的CysC和血清肌酐(Scr)含量。结果各组之间血清Cys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ysC浓度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两者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Scr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CysC)比Scr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出GFR的变化,是一项准确可靠的估测GF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肾移植受者应用霉酚酸酯(MMF)与硫唑嘌呤(Aza)的临床疗效.方法:肾移植术后患者86例随机分为MMF组,即用环孢素(CsA)加MMF、泼尼松(Pred)三联用药方案者40例;Aza组为CsA加Aza、Pred三联用药方案者46例;定期监测其肝肾功能、CsA全血浓度等,观察时间为1 a.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基本相同,但MMF组患者血肌酐(Cr)值显著低于Aza组,差异有显著性,;MMF组的CsA用量及其血药浓度也显著低于Aza组;MMF对急慢性排斥反应效果较Aza好;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Aza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于MMF组.结论:含MMF的三联用药更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和降低肝肾毒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酶放大免疫法监测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谷浓度的情况及其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酶放大免疫分析(EMIT)法监测15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2849例次他克莫司谷浓度的结果及肾移植术1个月后他克莫司谷浓度对血肌酐(Scr)的影响。结果:2466例次(占总例次的86.5%)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处于参考值范围,低于下线及高于上线参考值的比例分别为6.3%、7.1%;肾移植术1个月后,当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小于5μg·L^-1或大于20μg·L^-1时,Scr值升高显著(P〈0.05或0.01),当他克莫司谷浓度值小于5μg·L^-1或大于15μg·L^-1时,Scr异常值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用EMIT法监测他克莫司谷浓度值,药物浓度控制比较稳定,5—15μg·L^-1是相对安全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张峥  王宏涛  陈吉萍 《中国药房》2010,(32):3047-3048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环孢素A(CsA)所致慢性肾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对54例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应用复方丹参的剂量不同,将其分为3组: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CsA+复方丹参低剂量组(试验组)、CsA对照组(对照组)。监测3组的CsA血药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浓度、24h尿量、24h尿蛋白量以及比较组织形态学及血流参数,并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方案的患者与应用其他方案的患者相比血肌酐、尿素氮浓度、24h尿蛋白量明显降低,24h尿量增加,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CsA血药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内血流丰富,肾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应用CsA+复方丹参高剂量组方案能更好的拮抗CsA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渗及等渗对比剂对高危对比剂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按照MehranR等归纳的对比剂肾病高危因素评分标准,选择评分〉10分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低渗组及等渗组。其中,低渗组114例,等渗组82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2h均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Scr及CysC平均峰值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GFR平均值降低。其中低渗组Scr峰值平均升高16.9μmol/L,CysC平均峰值增加0.18mg/L,GFR峰值平均降低18.2%;等渗组Scr峰值平均升高14.7μmol/L,CysC平均峰值增加0.17mg/L,GFR峰值平均降低16.8%。低渗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为31.6%,等渗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为2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人群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低渗与等渗对比剂在高危患者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标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健康体检人群和肾内科住院肾病患者共146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0例,肾病组106例。采用Beckman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检者CysC、Scr和Ccr。根据Ccr由高到低将肾病患者组分为四组[Ⅰ组(Ccr≥80 mL/min)36例,Ⅱ组(Ccr 50-〈80 mL/min)20例,Ⅲ组(Ccr 20-〈50 mL/min)30例,Ⅳ组(Ccr〈20 mL/min)20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检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将Ⅰ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分为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分析各组间的Scr和CysC有无差异。结果 CysC随着Ccr降低而升高,二者呈负相关(r=-0.973,P=0.000),Ccr在50-〈80 mL/min时,CysC已显著升高,而Scr仍在正常值范围内,说明CysC敏感性较Scr高;Ⅰ组及健康对照组不同年龄组间患者中Scr与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Cy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则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随着Ccr降低升高不明显,且其与Ccr的相关性较CysC与Ccr的相关性低。结论 CysC检测肾功能异常的准确性较高,较Scr更加敏感,且与Ccr呈负相关。检测CysC较Ccr更好,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CsA)血药浓度与体内病理生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在空军总医院收集58例肾移植术后使用CsA的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CsA剂量、血药浓度及相应生化检验值。应用SAS软件(6.04版)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sA单位剂量血药浓度与总胆红素(TBil)、用药时间(Time)和年龄(Age)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体内总胆红素、年龄与用药时间对CsA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反映其肾功能指标的胱抑素C(CysC)、肌酐(CRE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循环酶法在东芝-2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测定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同时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C),酶法测定肌酐水平;另取100例年龄结构相仿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HCY、CysC、CRE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HCY水平(22.4±10.2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2±5.2μ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血清胱抑素C、肌酐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也呈上升趋势,血清HCY水平可以作为监测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童彤  唐丽琴  张善堂  吴颖其 《安徽医药》2013,17(6):1059-1061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不同肾移植患者的全血中环孢素浓度监测结果的进行初步分析,以探讨影响其浓度的可能因素,为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877例次肾移植患者的CsA血药浓度,分析术后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与CsA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CsA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组CsA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CsA血药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sA浓度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霉素A(CsA)后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脂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20例,平均(38.2±22.5)岁。针对临床上应用CsA的患者中出现的一些毒副作用,将这些患者用FK506替换治疗随访1年以上,监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绝大多数受者血脂浓度显著降低,其中12例患者血脂水平已明显正常;肌酐和尿素氮清除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某些情况下,用FK506替换CsA可以使心脑血管和肾功能得到改善,并使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有助于提高肾移植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赵莉  张相林  杨志豪 《中国药房》2009,(14):1074-1076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肾移植患者钙调酶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2例肾移植前、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钙调酶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术后常规进行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偏振法测定服抗结核药前、后各个时期全血中CsA(或FK506)浓度的变化。结果:利福平可明显降低CsA的血药浓度。该患者的CsA日剂量需增加为原来的3倍以上才可维持较理想的血药浓度;利福喷汀可降低FK506的浓度,但降幅不大。结论:对肾移植前、后并发结核感染的患者应严密监测钙调酶抑制剂浓度,同时注意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移患者植术后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26例肾移植患者中出现高脂血症的267例患者,调查术后时间、环孢素(CsA)全血浓度对患者移植术后血脂影响,及高血脂对患者肝、肾功能和血糖的影响。结果:肾移植术后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1—2年高脂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8%、7.0%、7.6%、10.9%,患者首次血脂异常时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CsA全血浓度呈相关趋势。肾移植患者出现高血脂时,其血肌酐(SCr)和血糖(Glu)也明显升高,服药降低血脂后,SCr和Glu明显下降至血脂异常前水平(P〈0.05),而未服用调脂药仅控制饮食的患者,首次血脂异常后3个月的Glu和SCr水平继续升高,显著高于首次血脂异常时的水平(P〈0.05)。结论:CsA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血脂的影响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术后1年内是肾移植受者高血脂症高发期。高血脂可明显影响移植肾功能,同时使患者血糖升高,应密切监测血脂变化.及时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